天天看點

雲南師宗縣務龍村黨總支副書記——帶頭互助 做好幫扶(我是共産黨員)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

在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彩雲鎮務龍村見到村黨總支副書記許老六時,他正在院子裡,和村殘協的幾名成員開會。

“說是開會,實際上是把大夥兒定期聚到一起,選一個主題交流。”許老六說,這次的主題是“談獲得”。“我參加了縣殘聯組織的養殖教育訓練,收入增多了”“我坐的輪椅就是政府送的”……參加讨論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語。看着大家交談時充滿信心的模樣,許老六心裡滿是欣慰。

幫助殘障人士,是許老六這些年最重要的事。

他當過村殘障人士聯絡員、彩雲鎮康複指導員,創辦了殘障人士扶貧示範基地,幫助縣裡殘障人士就業,是四裡八鄉認可的能人。

“右腿使不上力,上台階要把手放在褲兜裡,用力提褲腿來借力。”許老六掀起褲腿露出纖細的右腿,那是患小兒麻痹症造成的肌肉萎縮。許老六沒有是以消沉。1993年,他以全鎮第四名的成績通過考試,成為鎮裡的代課老師,後來又向親戚借錢,在村裡開了一間小賣部。從那時起,隻要是殘障人士來他店裡買東西,他都隻收成本價。

2006年7月,師宗縣在全縣每個村委會(社群)選一名殘障人士聯絡員,每月發放補助,協助縣、鄉殘聯做好殘障人士工作。得知消息的許老六毫不猶豫報了名。有人問他,你自己都殘疾怎麼幫助别人?許老六說:“正因為我是殘障人士,懂殘障人士的不容易,才更要做這份工作!”

殘障人士聯絡員要經過考試選拔,考試的最後一道問答題是“你打算如何幫助殘障人士?”時隔十幾年,許老六仍清楚地記得自己的答案:“要挨家挨戶走訪殘障人士家庭,了解殘障人士貧困的原因,要有針對性地幫扶,發掘殘障人士身上的閃光點……”洋洋灑灑寫了近千字,最終,許老六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聘為彩雲鎮務龍村村委會殘障人士工作專職委員。

許老六用行動踐行了他在試卷中的回答。任職後的第一年,他學會了騎自行車,走訪了全村120戶殘障人士家庭,摸清情況。

走訪中,許老六遇到了許老法。許老法患先天性腦癱,導緻雙腿肌肉萎縮。

許老六第一次見到許老法時,隻見他坐在輪椅上郁郁寡歡,整個人沒有精氣神。一打聽,許老法才19歲。“你還年輕,讀過中專、懂技術,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許老六掀起自己的褲腿給許老法看,“我也是殘障人士,我們不能喪失對生活的信心。”

許老六發現,除了少部分有嚴重殘疾的人之外,很多殘障人士并非什麼都不能做,但他們卻被“殘疾”兩個字束縛,“必須先從思想上擺脫束縛,樹立身殘志堅的信念,然後再結合康複鍛煉,做到生活自理。”

在幫扶過程中,許老六對許老法尤其重視,平日裡走村入戶,他都騎車帶着許老法一起。碰到無法騎車的路,兩人互相攙扶着往前走。日子久了,許老法的腿慢慢也能使上點勁。言談間,許老法常講自己對生活的打算,講對未來的憧憬。

為了更好地為殘障人士服務,許老六在務龍村村委會7個村小組成立了“殘障人士自助小組”。

2009年,許老六報名參加了社群康複師的教育訓練,學習了盲人定向行走訓練等康複技巧,并成功通過結業考試,取得資質。

同年8月,縣殘聯聘任許老六擔任彩雲鎮康複指導員。許老六為鎮裡争取到一批康複設施,運用所學的康複治療方法,為每名殘障人士建立了一本康複檔案。單是盲人定向行走訓練的檔案,這些年來他就記錄了50餘本。

為了彙集更多的力量幫助殘障人士接受康複訓練,許老六開始把自己所學無償傳授給其他人,許老法就是其中之一。在許老六的指導下,許老法成為漾月街道法塊社群的殘障人士聯絡員,負責包括法塊社群在内的5個自然村243名殘障人士的康複訓練。

“發掘每個人的閃光點,幫他們找到想做的、能做的事情。”積極幫助殘障人士康複的同時,許老六還為殘障人士就業創業出謀劃策。

張紅春在許老六成立的師宗縣殘障人士扶貧示範基地學習養殖技術,去年靠養殖掙了2萬多元。許老六介紹,該扶貧基地累計教育訓練殘障人士500多次,帶動60餘戶殘障人士家庭年均增收上萬元。

2013年,許老六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他時刻按照黨員的标準和要求激勵自己,帶動村裡的殘障人士一起緻富。今年的換屆選舉中,許老六當選務龍村黨總支副書記,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身體殘疾不可怕,隻要肯努力,殘障人士一樣能彰顯自己的價值!”許老六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