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條走廊,承載着吉林新型工業化未來——“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重點領域項目掃描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h1>

這條走廊,承載着吉林新型工業化未來——“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重點領域項目掃描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一汽紅旗員工正在裝配車輛。

日前,記者探訪中國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工廠,發現整個項目正在進行達産前的準備工作。這一重大項目不僅将為中國一汽增加20萬輛新能源整車産能,還将給我省帶來一條嶄新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引領全省汽車産業快速駛上高品質發展道路。

一汽集團工程部基建主任張宇東告訴記者,項目被列為長春市重點“三早”項目,提供了開啟“綠色通道”辦理臨時施工許可證等服務,于去年4月15日正式開工,比預估開工時間早了30天。項目建成傳遞僅用了14.5個月。

記者環顧一汽紅旗新能源工廠,項目按照全球領先的設計和制造理念建設,是紅旗品牌搶占行業制高點的關鍵舉措。立足5G時代,工廠引入智能中控系統,沖壓、焊裝、塗裝、總裝等五大工廠中的房間,接入上百萬個資料采集點,實時采集、監控裝置資料,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對裝置進行預測性維護。海量資料彙入統一的資料中台,為生産制造各個環節提供重要參考。

一汽紅旗新能源工廠內建大量新型科技與制造技術,實作了衆多國内乃至全球首創。全球首套工藝級自動駕駛功能試驗台,智能模拟交通複雜場景,實作自動駕駛産線端測試驗證;電芯分選技術首次實作自放電率線上檢測,極性自動調整,打造極緻品質與安全。此外,全廠大量應用智能機器人及最新自動裝配技術,全自動高速連續鋼鋁混合機械沖壓線,能實作複雜造型零件的生産,公差小于0.2毫米;焊裝廣泛采用自動化焊接及傳輸裝置,焊接自動化率100%,線内輸送自動化率100%……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汽車“新四化”趨勢洶湧而至之時,一汽紅旗新能源工廠的誕生,必将形成龐大的汽車産業叢集,帶動我省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發展,提高我省汽車零部件企業産品價值鍊地位,助力我省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産業叢集邁向“萬億級”未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h1>

這條走廊,承載着吉林新型工業化未來——“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重點領域項目掃描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從業人員通過搭建自動化測試平台對衛星多台單機進行測試。 本報記者 石雷 攝

在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作為大力發展的主導産業之一,正不斷形成新的競争力,已在環保裝備、通用裝備、智能控制裝備制造等領域集聚重點企業130餘戶,2020年年産值突破430億元。

坐落于長春新區的長春航天資訊産業園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集衛星研發、生産、檢測、試驗以及航天科普教育于一體。目前,長春航天資訊産業園已具備年産50顆衛星能力,并将逐漸形成以衛星研發、生産到遙感資訊加工、應用的産業叢集。按照長春航天資訊産業園的發展計劃:2021年計劃實作60顆衛星在軌運作,具備全球任意地點30分鐘重訪能力;“十四五”時期實作138顆衛星組網,具備全球任意地點10分鐘内重訪能力。

一個龍頭帶動一條産業鍊。随着長春航天資訊産業園内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機械制造、光學制造、光電傳感技術以及遙感資訊技術企業的發展。在衛星項目上遊,以長光宇航、長光辰芯等為代表的企業正為“吉林一号”配套生産關鍵核心部件;在衛星項目下遊,以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吉林大學等為代表的30餘家政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業,正依托“吉林一号”衛星資料進行遙感資訊開發。預計“十四五”時期,産業鍊條上的企業将超過50家。

圍繞衛星資訊産業,長春高新裝備制造企業如雨後春筍。以長春長光宇航複合材料公司為例,目前已在纖維複合材料研究方面處于國内領先地位,參與了“神舟飛船”“天宮一号”載人航天工程配套項目。2020年9月,長春長光宇航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年産300套商用先進複合材料件項目開工建設,項目位于長春新區北湖科技開發區,主要生産商用先進複合材料件,建成投産後預計實作産值2億元。

“十四五”期間,長春新區将進一步做精做優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的關鍵零部件和發動機、汽車電子等汽車配套體系,積極引進與研發新能源汽車,用先進技術改造和重點發展通用裝備、專用裝置、電器裝備、儀器儀表、電子及通信裝置等,打造以汽車零部件、新能源和節能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為重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區,力争到2025年産業規模突破千億元。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h1>

這條走廊,承載着吉林新型工業化未來——“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重點領域項目掃描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吉林世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精密鑄件智能化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本報記者 石雷 攝

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是四平市依托長平一體化發展戰略,抓牢中國一汽資源優勢,帶動汽車零部件産業發展的重要項目。日前,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園區内汽車塑膠配件等項目臨近交工,綜合辦公樓、職工宿舍等也在火熱建設中。

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總規劃面積60萬平方米,規劃零部件加工、專用車改裝、綜合服務三個功能區。項目總投資30.1億元,目前路網、配套基礎設施、商用汽車線束生産等項目已開工建設。入駐汽車産業園區企業可采取自投自建、輕資産入駐、飛地經濟等多種合作模式。其中,自投自建按固定資産投資額度,稅收最高可實行“五免五減半”優惠政策;輕資産入駐按固定資産投資額度,廠房租金最高可實行“1免9減半”、稅收最高可實行“五免五減半”優惠政策;飛地經濟以汽車産業園區的土地、規劃建設和産業聚集優勢吸引資金、技術和資源遷移,與發達地區開發區、大企業集團、商協會充分合作,有效承接産業轉移,實作共同建設、共同招商、利益共享,共創雙赢局面。

今年4月,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簽約項目共有7項,計劃總投資達9.6億元,分别是商用汽車線束生産項目、河北宏泰專用車建設項目、年産100萬套汽車塑膠配件加工項目、年産2000輛輕量化自卸車建設項目、年産2000輛智能噴灑車建設項目、年産2000輛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産建設項目、廣汽豐田店改造更新建設項目等。這标志着長春與四平在汽車産業上的對接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面對我省汽車産業邁向高品質發展帶來的新機遇,長春和四平的協同合作将帶來産業叢集優勢,實作互利共赢,為全省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h1>

這條走廊,承載着吉林新型工業化未來——“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重點領域項目掃描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松原市長青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員工正在項目現場進行作業。

今年以來,松原市立足自身優勢,以市區為輻射中心,依托高速鐵路、高等級公路等交通主幹線,圍繞三個“做大”,即做大石化産業、做大農副産品和食品加工産業、做大通用航空産業,實作三個“發展”,即發展汽車産業、發展裝備制造産業、發展新材料産業,大力建構優勢互補、布局合理、協同配套、關聯發展的現代工業走廊。

截至今年9月底,松原市申請納入省級工業産業鍊清單項目80個,計劃總投資431.92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95.79億元。其中,新開工建設項目49個,計劃總投資363.44億元;重大在建項目31個,計劃總投資68.5億元。目前,已有68個項目開(複)工,累計完成投資90.3億元。

做大石化産業。以松原石油化學工業循環經濟園區現有産業基礎及發展優勢為依托,打造“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外廊關聯區。以長嶺縣天然氣産業園區金沙江科技示範園項目、吉化星雲百萬噸級天然氣制乙烯及下遊化工新材料産業鍊項目為依托,打造天然氣全産業鍊基地。以扶餘四大化肥,輻射中化長山、雲天化,建設東北最大化肥生産基地。

做大農副産品和食品加工産業。以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十月稻田30萬噸稻米加工項目、長嶺中糧家佳康年屠宰100萬頭生豬項目為依托,加快推動地方農産品、畜産品等加工業快速發展。依托豐富的玉米和農業廢棄物資源,發揮嘉吉中國食品安全與技術中心等技術平台創新引領作用,引進下遊澱粉、果糖、功能糖等強鍊項目,氨基酸、有機酸等延鍊項目,酶制劑、膠體等補鍊項目,形成玉米深加工全産業鍊。

做大通用航空産業。以長嶺通用機場為支撐,建設一園,即通航産業園。以查幹湖機場為支撐,建設一基地,即無人機試驗基地,建設一中心,即空中應急救援中心。

發展汽車産業。以長春一汽無人駕駛汽車等項目為依托,打造汽車用漆、齒輪等配套産業叢集,加快前郭縣、長嶺縣汽車産業園布局建設。

發展裝備制造産業。發揮新研牧神公司在農機行業領先地位的優勢,加快建設農機産業園區。依托甯江區雅達虹工業集中區石油裝備制造産業基礎,打造國内陸上油田配套石油裝備制造基地。

發展新材料産業。以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為重點,主動承接吉化、大慶石化基本有機原料深加工項目,發展醫藥染料、有機玻璃、塑膠、車用材料、特種工程塑膠等終端産品。借力吉林省打造中國碳谷契機,推進吉林化纖集團年産2.4萬噸碳纖維項目、吉林化纖集團年産萬噸粘膠基碳纖維原絲項目、吉林聚能年産5萬噸锂電池負極材料及20萬件碳/碳複合材料制品項目,全面建設碳纖維碳絲生産和應用基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h1>

這條走廊,承載着吉林新型工業化未來——“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重點領域項目掃描一汽紅旗——牽引新能源汽車産業鍊長春新區——先進裝備制造産業瞄準“千億級”産業規模目标四平——長春共建汽車産業園區合作打造産業叢集優勢松原——建構現代工業走廊吉林碳纖維産業——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吉林化纖15000噸碳纖維項目3号碳化生産線。

近年來,吉林市作為中國碳纖維産業的“搖籃”,加快完善碳纖維全産業鍊條,成為我國碳纖維産業增長最快地區之一,正全力打造中國“碳谷”。

10月8日,在吉林化纖國興碳纖維公司碳化工廠中的房間内,潔白的碳纖維原絲在絲道上有序運作,各氧化爐内溫度按設定值穩步上升。伴随着預氧絲從6号氧化爐内成功産出,吉林化纖1.5萬噸碳纖維項目7号線一次試車成功。這也是國興碳纖維公司年内投産的第三條大絲束碳化線。

今年9月,吉林化纖1.2萬噸碳纖維複材項目在吉林經開區啟動。該項目占地13.4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16億元,主要建設1.2萬噸碳化線、1萬噸碳纖維拉擠闆、400萬平方米碳纖維編織布項目,預計2022年8月份陸續開車投産。

“1.2萬噸碳纖維複材項目産品主要應用在風電、光電等綠色新能源,還有建築補強等領域。”吉林化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孫小君告訴記者,該項目是吉林省重點打造的中國吉林國家碳纖維産業園項目之一,也是吉林化纖年産30萬噸碳纖維全産業鍊項目之一。

截至目前,吉林市擁有吉林化纖、吉林碳谷等25戶碳纖維生産企業,其中規上企業12戶,已實作規模化生産碳纖維下遊制品4個系列、10餘種終端産品。全市碳纖維産業已擁有知識産權60多個,“碳纖維原絲油劑、上漿劑”“25K-50K聚丙烯腈基原絲及碳纖維産業化技術”等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同類産品先進水準,填補了國内空白。預計到今年底,吉林市碳纖維原絲産能将達到6萬噸,碳絲産能将達到2.4萬噸,繼續保持國内領先;全年碳纖維産業将實作産值30億元,同比增長100%。

“十四五”時期,吉林市将圍繞“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聚焦新能源汽車、風光發電、航空航天、壓力容器、氫能利用等重點領域,建設以吉林化纖為主力軍的碳纖維産業叢集,力争到2025年,原絲産能達到31萬噸、碳絲産能達到10萬噸,複材及制品産能達到5萬噸,碳纖維産業規模達到500億元。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華泰來 程光

編輯:于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