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李·思朋斯(Edward Lee Spence,1947 -)是一位出生在德國的美國“尋寶天才”。1972年,他從海洋研究協會海洋藝術學院(Sea Research Society's College of Marine Arts)取得海洋史博士學位(Doctor of Marine Histories),從此一生緻力于對海洋考古學進行跨學科研究。思朋斯被視為水下考古的先驅和海洋考古學的創始人之一,在沉船和沉寶等方面擁有極為淵博的專業知識。

愛德華·李·思朋斯和他發現一個黃金刀柄
少年尋寶者的奇妙之旅
思朋斯對海洋考古的熱愛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時期。思朋斯的父親在二戰期間曾從事軍事情報工作,在戰後常常給小思朋斯講述自己曾經的間諜生涯。思朋斯4、5歲住在法國巴黎。有一天,他的父親在整理花園時挖出了一個石器時代的珠子和一個燧石彈點,這讓他的孩子們大喜過望,思朋斯和兩個哥哥立刻開始在院子裡尋找屬于自己的寶藏。第二年,他們到佛羅裡達州帶托納(Daytona)走親戚,思朋斯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海邊收集各種貝殼,并學會了很多貝殼的學名和相關知識。在思朋斯的記憶中,最鮮活的故事就是父親教他在水下把雙手并攏,食指分别貼在兩隻眼睛的上方,在眼睛上方形成遮擋,能夠将呼出的氣體攏住,吐氣時産生的氣泡便形成一個簡易的臨時面罩,可以看到水下的東西。這個小技巧為思朋斯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
思朋斯9歲時,舉家移居到了印度支那地區。這年聖誕節,父親送了他兩本皮面裝訂的書——《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和《金銀島(Treasure Island)》。他日後回憶說,雖然自己并不十厘清楚當時父親的意圖,但這些書确實令他着迷。之後,思朋斯還讀了雅各·伊夫·庫斯托(Jacques Yves Cousteau)的《沉默的世界》(Le Monde du Silence)、若翰·大衛·懷斯(Johann David Wyss)的《海角一樂園(Swiss Family Robinson)》等,越發沉迷其中。思朋斯說:“如果我不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探險所吸引,那看完這些書之後,我也會對冒險感興趣的。”之後他就夢想着冒險,像小說中寫的那樣,尋找沉船和海底寶藏,喝掉從沉船中打撈上來的朗姆酒。同時,他也謹記父親的話:成功的關鍵是艱苦的工作。
從11歲開始,思朋斯就開始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潛水裝備。然而,他的母親認為他的設計存在隐患,不支援他戴着自己設計的裝備下水,是以他一直背着母親秘密地計劃自己的水下活動。可是,正如母親所預料的,當他第一次使用自制裝置下水時差點被淹死,隻好另起爐竈、從頭來過。
從兒童時代起,思朋斯在海底陸續發現了很多散落的文物。在他12歲的時候就發現了人生中第一條沉船。在13歲的時候,他已經發現了5艘沉船和一些古錢币。雖然他自己也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運氣,但也使他更為積極地堅持訓練,使眼睛在水下更快地發現散落的文物。同時,他還不斷學習沉船和沉寶的相關知識。他意識到,大多數的船隻都是因為撞擊了礁石或岩石沉沒的,是以就到海濱不遠處的淺灘裡尋找,這裡的沉船數量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其中喬治亞納(Georgiana)被思朋斯本人視為他一生最重要的發現,而當時他也隻有十幾歲。
在思朋斯還在上學的時候,他在一本政府資料檔案彙編中讀到了喬治亞納沉船的資訊。之後,在圖書管理者的幫助下,他開始借助微縮膠片的記錄尋找這艘沉船的資訊。在美國内戰期間,喬治亞納号被視為當時最堅固的巡洋艦。然而,它卻在1863年首航途中經過南卡羅來納州查斯爾頓的聯邦封鎖區的時候觸礁沉沒了。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思朋斯發現著名小說《飄》中風度翩翩的船長瑞特·巴特勒(Rhett Butler)的原型正是這艘喬治亞納号的主人喬治·阿爾弗雷德·特倫霍爾姆(George Alfred Trenholm)。
當喬治亞納号出水之際,船上一共發現了一百多萬件文物。從19世紀中期的火炮到英國著名的威基伍德瓷器應有盡有。在此次發掘中,思朋斯獲利約2000萬美元。
喬治安娜号打撈上來的部分物品
喬治安娜号打撈上來的瓶和罐
1972年從喬治亞娜号打撈上來的钴藍瓶裝蓖麻油
險象環生
對于思朋斯來說,海洋尋寶不僅僅是他的生計來源,更是他此生自我價值實作的途徑。他的一生曾經有過五次婚姻,也許在他的生活體驗中,那些沉默但生着氣的美麗女人比大洋深處更加莫測。
思朋斯和他發現的燧發槍
然而,思朋斯的探險之旅并非一帆風順。海洋尋寶者總是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威脅。其一是因為這一活動本身的危險性,其二則是無數禁不住巨大金錢誘惑的亡命之徒。在潛水過程中,思朋斯遇到過因塌方被埋在洞裡、被漁網纏住、被困在沉船裡、用盡氧氣且無法及時浮上水面、被魚咬傷,甚至是被刺傷、槍擊等種種危險。而即使在岸上,這位有名氣的尋寶者也常常都面臨着死亡的威脅。
由于海底寶藏的巨大誘惑力,思朋斯常常被卷入到同政府和黑幫的糾纏當中,這在南美洲尤為普遍。他曾在哥倫比亞被指控犯有“叛國罪”,即使他并非哥倫比亞公民,也沒有哥倫比亞血統。即使當他離開了哥倫比亞,當地電視台還播出關于他的“審判”新聞,思朋斯大為光火,很快回到哥倫比亞尋求海軍方面對他的支援。然而,黑幫團夥并沒有放過他,團夥的頭目是一個毒枭,他威脅思朋斯說,他本人雖然不會殺死思朋斯,但是他擔保人們會很快發現思朋斯的屍體漂在海上,而原因則是不幸溺水。思朋斯卻有信心自己不會死,因為他們所想知道的是海底沉船的線索,如果思朋斯死了,他們隻能重新去尋找了。後來在一次訪談中,思朋斯坦言雖然自己并不怕死,但是也不是個“愣頭青”。“如果放棄寶藏我就能活下來的話,我很樂意這樣做”。後來,思朋斯當晚安全地離開了哥倫比亞,但也沒有透露關于此事件的更多細節。
思朋斯和他發現的手槍
天才的糟心事
另一個轟動一時的新聞就是思朋斯和克萊夫·卡斯勒(Clive Cussler)關于漢利号潛艇(H.L.Hunley)的發現之争。這艘漢利号潛艇是世界曆史上第一艘被擊沉的潛艇,雖然在美國内戰當中未能發揮什麼作用(1864年就被擊沉了),但卻具有相當重要的曆史意義,是以思朋斯認為這是自己最重要的發現。
雖然思朋斯在之前已經花了幾年的時間對漢利号進行了細緻的調查研究,但他還是認為從技術上講,這個發現屬于偶然。1970年的一天,思朋斯在海上指揮其他搜尋工作時,魚栅突然勾住了什麼東西,他以為那是豪薩托尼克号(USS Housatonic)。但當天思朋斯沒有潛水計劃,沒有帶自己的潛水裝備,但對曆史和探索的熱愛遠遠超過了對不安和危險的恐懼,他借了船員的裝備跳進冰冷的海水親自排查。他在海底看到魚栅被一個小平台勾住,而這個平台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并且他确定這絕不是豪薩托尼克号。由于船隻暴露出來的部分很少,思朋斯盯着看了半天,突然,他意識到這正在漢利号船體的頂端。他興奮的遊到水面尖叫到:“我找到了漢利号!”可誰都沒想到,在這一聲興奮宣布的20多年後,發現成果險些易主。
1995年,作為一個失敗的小說家和成功的商人,卡斯勒向媒體宣布自己發現了漢利号潛艇,這已經不是卡斯勒第一次盜取思朋斯的發現成果了。他還公布了漢利号的GPS定位地圖。這幅地圖中用“X”表示了漢利号的具體位置,然而這份地圖卻是在思朋斯1979年所繪制的基礎上繪制的。後來,這一項目的真正指揮者、水下考古學家馬克·紐厄爾(Mark Newell)博士承認,他是在思朋斯的地圖的基礎上來指揮考察隊的,并承認了思朋斯的發現權。
雖然鐵證如山,但是經過媒體的渲染,仍有許多人堅信是卡斯勒發現了漢利号,因為當時卡斯勒發表的聲明受到了州政府的官方認可,這令思朋斯無比心碎。然而,随着更多的資料被披露出來,南卡羅來納州總檢察長承認了思朋斯對這艘船的發現權。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思朋斯也享有這艘潛艇的所有權。雖然這艘船的價值被估算為1200萬美元,思朋斯最終還是決定将這艘船捐贈給了國家。
斯科瑞特(R.G. Skerrett)1902年繪美國聯邦魚雷艇漢利号。思朋斯的私人收藏
漢利号被打撈出水面
修複中的漢利号
1979年,思朋斯發表的地圖。用單詞“it”和箭頭指向的标記“X”來表示漢利号真正的位置。© E. Lee Spence
關于漢利号發現者的争論報道
關于思朋斯捐贈漢利号所有權的新聞
水下考古專家是如何煉成的
與許多海洋尋寶者不同,思朋斯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學者。他曾多次對後輩同仁說,除非你對曆史和考古都充滿激情,否則不要做任何關于沉船打撈和沉寶探索的工作。他反複告誡别人,不要以為水下考古不過是潛到海底将那些文物打撈上來,然後就可以一夜暴富。事實上,人們往往隻看到了最後的成功,而對塑造這一成功的艱辛過程視而不見。在大學期間,思朋斯學習過五門語言,能夠直接閱讀拉丁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荷蘭文和意大利文文獻。此外,他還學習過化學、實體學和高等數學,乃至制圖學和工程學。而具體到沉船打撈,他認為焊接、壓縮機、瓦斯和柴油發動機的知識也很重要。至于學習潛水、指揮一艘船、使用聲納和磁力儀等更需要學習。
此外,如果你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展水下考古和進行前期的研究準備工作,就必須要找到投資人。是以,商業運作和法律知識也成為了必需。而且,即使有了資金,還需要與沉船所在國家打交道,要搞定各種許可證、機器裝置和從業人員,尤其是要和這些國家 官僚機構磨蹭上好長時間,等待他們的層層審批。是以,一個真正的水下考古專家,“你不能隻熱愛曆史,你必須得成為一個集推銷員、發明家、商人和科學家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雖然這種要求非常高,但對于思朋斯而言,他的一生就是為這一事業做準備和實踐。
正如思朋斯對朋友所說,“在我發現這幾百艘沉船時,每一個發現都讓我興奮。但我對沉船價值的評價并不單純是看它能帶來的經濟回報,最令我滿足的是因為我的發現和研究,一些從未被發現之事物的神秘面紗得以揭開”。他反複向媒體和那些希望借水下尋寶而一夜暴富的人說,賺錢并非他最初的目的,他隻是因為熱愛曆史和冒險才走上這條路:“錢隻是我追求夢想的副産品,屬于意外收獲。”從他小時候讀的科幻小說中,他學到了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并且讓這個理念一直深深地紮根在心底,并展現在每一次的考察和每一天的生活中。這個理念就是:無論你有什麼樣的夢想,我隻知道唯一一種讓夢想成真的辦法,那就是努力地工作去實作它。用《三體》中維德的話來說,就是“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
希望我們都能走在追夢的路上,并獲得豐厚的副産品和意外收獲。
思朋斯的部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