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蝦米在奮鬥
閑着無聊,在《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裡選擇了後者。
已經20大幾的我,更關心這群30歲女人的故事。
我不是三位女主角類型中的任何一個,卻總能找到共鳴。
平時12點前準睡覺的我,熬到了淩晨2點半,隻為了看完剛剛更新的第七集。
關上平闆的時候,我滿腦子都是鐘曉芹。
這個眼瞅着馬上30歲的姑娘雖已嫁為人婦,心思卻簡單地像個未成年的小女孩。
職場得過且過,家裡怎樣都行,反正沒有大追求,也樂得個容易滿足。
隻是,她的婚姻卻并不幸福。
明明才剛剛結婚三年,夫妻二人卻過得好陌生。
衣服各洗各的,動物各養各的,吃飯雖然在一個桌上,但誰也不理誰。
這場婚姻,究竟怎麼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職場裡的老好人,大不了多做點事</h1>
閨蜜顧佳這樣評價鐘曉芹,“你老是習慣把别人的想法當成你自己的想法,别人要是說喜歡呢,你就說好,别人要是讨厭呢,你就不要”。
簡而言之,就是鐘曉芹是個老好人。
剛到公司,鐘曉芹就被告知“上司讓她收拾一下工位”,不明是以的我還以為她在桌面堆了一堆資料。
結果,等到兩步小跑到桌前,我才發現她滿桌子都是辦公和生活用品。
隻是,她并不是一個行政,也就是說,這些東西,并不是她的工作需要。
“曉芹,你那有針線嗎?裙子的扣開了。”
“曉芹,你快去弄下咖啡機,吃包子噎死了。”
“曉芹...”
鐘曉芹才剛開始整理一盒夾子,來找她幫忙的人就絡繹不絕。
全是和工作無關的事情,全都不是非鐘曉芹不可的事情,可她沒有一句拒絕,甚至樂此不疲。
鐘曉芹在這家公司呆了6年,再過幾個月就要30歲了。
可眼瞅着比她年紀小的,比她來的晚的都升職加薪,她還是個做表格的基層員工。
好在鐘曉芹沒追求,這樣普通的生活她也樂得接受。
老好人的性格對工作沒什麼幫助,但也沒什麼壞處,頂多就是多做些雜事。
她隻需按部就班,朝九晚五,便可穩定安逸。
可婚姻,卻在她的老好人性格下,爆發出了一次次危機。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沒拒絕母親的私自來訪</h1>
就像兒媳婦讨厭婆婆私自進自己的家一樣,女婿也讨厭丈母娘這麼做。
陳嶼出差回來,随便掃了一眼,就看到了桌上擺好的四菜一湯。
毫無疑問,鐘曉芹的媽媽又在家中沒人的時候,獨自跑進來到處張羅。
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做菜做飯。
陳嶼不喜歡這些,跟鐘曉芹提了好多次,可總是沒什麼用。
“我跟我媽說了呀,是以她從一星期四次變成了一星期兩次。”
“我媽都是為了咱們好,不想咱們老點外賣。”
鐘曉芹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因為媽媽想,是以我們要接受。
不難想象,鐘曉芹跟她媽談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媽不願意,提出不然少來幾次。
鐘曉芹當然知道陳嶼不喜歡,可她老好人的性格,讓她沒敢再拒絕自己的媽媽。
于是,就有了鐘媽媽一周隻來兩次,可陳嶼依然感覺到個人空間被侵犯的情況發生。
其實,在婚姻關系裡,夫妻雙方是利益共同體,任何一方都不僅僅代表自己。
鐘曉芹雖然是一個人和母親“談判”,但其實她代表的是陳嶼。
她按自己的性格處理了問題,卻沒有達到陳嶼想要的結果。
她覺得委屈,陳嶼覺得不滿意,沖突就這樣發生了。
其實,如果鐘曉芹果斷地拒絕,也許倆人的關系就會緩和許多。
可惜,她不懂得如何拒絕。
<h1 class="pgc-h-arrow-right">3.拒絕不了老公的堕胎要求</h1>
一月一次,做好措施,鐘曉芹還是意外懷孕了。
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她的第一反應卻是懊惱。
她糾結再三,微信寫了又删,最後還是沒把這個消息發出去。
她這麼顫顫巍巍的原因,是她“早跟陳嶼說好五年内不生小孩”。
這隻是一個三年前的約定,卻對她有如此大的威懾力。
她不知道要不要這個孩子,不僅是因為自己不知道“為母”的責任,最重要的是,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做一個和陳嶼不同的決定,她要不要“忤逆”陳嶼。
當陳嶼看到驗孕單的時候,鐘曉芹是忐忑的。
當陳嶼笑着說堕胎的時候,鐘曉芹是氣憤的。
她可能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但她肯定已經知道了自己不想要什麼。
可是,她還是氣鼓鼓地去堕胎了,因為陳嶼希望她這麼做。
手術的那天,她找借口從手術室裡逃了出來,她終于發現自己想把孩子生下來。
母愛大過了她的懦弱和委曲求全,母愛逼她從“不會拒絕”的困擾中走了出來。
但她依然不敢直接面對陳嶼,是以她說了謊,是以她和顧佳做了局。
本想激起陳嶼的父愛,卻不料弄巧成拙,陳嶼因覺得自己被騙被糊弄而大發雷霆。
如果鐘曉芹不是“老好人”的性格,如果她沒有對意外懷孕感到愧疚,如果她第一時間就和陳嶼做了溝通,如果她從手術室出來的時候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事情根本不會這麼複雜。
可是遺憾呐,婚姻中,一次沒有結果的争吵,就是一道沒有修複的裂縫。
它不至于讓房屋倒塌,但也能對房屋的安全産生威脅。
鐘曉芹沒有和陳嶼鬧崩,卻為今後的互不了解埋下了伏筆。
<h1 class="pgc-h-arrow-right">04.老好人的性格,在婚姻裡不行</h1>
老好人之是以是老好人,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拒絕别人,而不是因為他們不想拒絕别人。
是以,那些日積月累的不爽和悶氣,會在他們的心裡慢慢生根發芽。
等到樹芽長成參天大樹的那天,就是沖突、沖突、不解爆發的那天。
職場上,老好人大不了變成“非老好人”,反正鬧崩就鬧崩,不行就換家公司。
可婚姻裡,鬧崩的結局是曾經相愛的倆人,隻能一拍兩散。
這緊密卻又脆弱的婚姻關系,往往無法承受這巨大而猛烈的沖擊。
是以我們常常看到,以前都好說話的妻子突然要非要堅決地離婚,以前好說話的丈夫突然連家也不回。
更何況,有時老好人的性格還會威脅到家庭利益,夫妻二人的關系也自然會受到影響,最後的結果還是不容樂觀。
其實,說真的,老好人們的初心是好的,他們想這也許妥協能換來和諧。
隻是,人都是變本加厲的,接受了别人一次妥協,就想着第二次,第三次。
老好人終有一天會崩潰,會懷疑,會不甘,會痛苦。
與其這樣,不如一開始就大聲地說不,不為勝利,隻為讓對方降低期望,不要得寸進尺。
願我們都不委屈自己,都不去做那受欺負的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