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巴菜是天津的一道特色美食,當地人又叫它“嘎巴菜”。據說是宋代梁山好漢張青的後人所創,在清朝被乾隆賜名。沒錯,又是這個吃貨老爺,好多有名有姓的美食似乎都和他有着多多少少的聯系。

雖然鍋巴菜在天津獨樹一幟,大緻的做法都差不多,但不同的餐館做出來的味道卻多多少少有些差別,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家店,用自己獨家研制的蔥油醬代替了醬豆腐,在口味上給了不少食客耳目一新的感覺,下面我就來給你介紹一下。
從7分漲到7塊錢,客人依舊買賬
這家位于西關北街南大寺附近的早餐店,在公廁對角已經開了很多年了。喜歡在他家吃早餐的老顧客,回憶道“以前在他家吃早餐,鍋巴菜還隻是賣7分錢2張糧票,沒有糧票還不給買。”
沒錯這家店的規矩還是比較多的,每天早上排隊的人都很多,為了公平起見老闆就立了一條不能占座的規矩。也就是你一個人來,隻就能坐一個位置,可沒有我先占個位朋友馬上就過來這一說法。
不僅如此,店裡面還有另外一個規矩。就是一旦位置坐滿了,就暫停售賣早餐了,等到位置空出來就又開始售賣。個人感覺,這個規矩會讓拿到餐顧客都有位置坐,不過在外面等的人就會排得比較久了。
這麼多年,鍋巴菜的價格從7分漲到了7塊錢,足足漲了100倍,可是客人們依然還是愛到這裡來吃,全都是因為它獨特的味道。下面我就詳細給你說說,這一碗鍋巴菜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蔥油醬代替醬豆腐,不一樣的鍋巴菜
鍋巴菜首先需要把綠豆和大米制作成煎餅,其次用各式香料調味形成鹵汁,再把煎餅切成菱形後炸制幹脆,又放入水中煮開。最後淋上鹵汁、醬豆腐等調料,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而這裡面的醬豆腐,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豆腐乳一類的調味品。
因為有了醬豆腐,鍋巴菜味道中的鹹味會更加的香濃,大多數的鍋巴菜中都會加入醬豆腐來提味。而這家店卻不走尋常路,用自家制作的蔥油醬來替代醬豆腐來進行調味,他家的蔥油醬看上去黑乎乎的,但聞着比較香。
整體而言就和蔥油拌面裡面的蔥油的感覺差不多,可能不同的是他家在制作這個蔥油醬的時候,應該是把小蔥切碎以後再炒制的。這種調味品的替換,鍋巴菜雖然口感上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味道上卻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進而成就了一碗不一樣的鍋巴菜。
總結
這一碗天津的經典早餐,雖然起源比較早,但在時代的不停更替的同時,也不斷地探索和進化着,被不同時代的人們所喜愛的美食,才是真正的傳承。就好像是希修斯之船一樣,雖然船身的材料不停地更換,但隻要船的形狀還在,它就還是希修斯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