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的美國,時年12虛歲的他,和自己的小夥伴在馬路上踢足球,大家玩得非常開心,一時竟忘記了附近那棟房子開着的窗戶,隻聽“嘭”的一聲,玻璃在球的撞擊下碎了一地,一個老人怒氣沖沖地走了出來,詢問是誰打碎了玻璃,這可不是一般的玻璃,要價相當的貴,其它的小朋友見狀一哄而散,唯獨他卻呆在原地。他垂頭喪氣地來到老人跟前,請求老人原諒他的過錯,可老人絲毫不領他的情,堅持讓他付15美元來償還那塊玻璃,孩子的臉上吓的面無血色,15美元,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尤其對一個孩子而言,那簡直就是個天價,他嗚嗚咽咽地哭了很久,老人才答應讓他回家向父母求助。
他忐忑不安地回到家中時,父親一眼看出他今天沒幹什麼好事,一向寵愛他的父親三下五除二就套出了事情的原委。可出乎意料的是,父親的表情非常嚴肅,15美元可能相當于一個平常家庭的一月開支,多少有點讓父親心疼,當他把錢交到孩子手上時,那臉上的表情變得異常嚴肅認真:“玻璃是你自己打碎的,你應該自己去賠償,我知道你身上沒有錢,這錢算作是我借你的,你必須在一年内把它還給我。你要明白,對自己的錯誤負責,才是一個敢做敢當的男人。”
自從把錢交給那位老人後,他一反常态地放棄了遊戲和踢足球,通過剪草坪,賣報紙以及倒垃圾等其它力能所及的事,一分一分地賺錢,整整四個多月的時間,他才把15美元如數還給了父親。
父親高興極了,他拍着孩子的肩膀說:“孩子,你将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因為你學會了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多年後,他大學畢業,遇上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父親卻破産了,他很快成為有名的主持人,承擔起家庭的全部開銷。可就在事業蒸蒸日上時,出于對社會的責任感,與通用電氣公司發生了沖突,由此引起了軒然大波,他也是以失去了工作。
離開媒體行業後,他投入了政治界,先後擔任了第33任加利福尼亞州長,第40任美國總統,曾用軍備競賽、偷梁換柱之計讓蘇聯垮台,在他執政的八年裡,可以說是中美關系最好的時期之一,為美中關系的發展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尤其在《八一七公報》上作出了較多讓步。并于1984年4月6日與鄧小平、李先念等舉行了會晤,他是中美建交後首位在任時來華通路的美國總統,對“一個中國”的政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曾在美國2011年的民調測評中,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總統,排在林肯與華盛頓之前,他就是是羅納德.威爾遜.裡根。
裡根總統回憶當年賠償玻璃的事情時,仍然感慨地說:“那件事教會了我,隻有勇敢地承擔責任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