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暴風雨前的甯靜

今天,市場震蕩,中證環保依然是上升趨勢。還有上周五說的軍工,也是比較強勢。

當下市場屬于存量博弈,大多數人已經躺平,軟體都不想看,屬于情緒低點。而各大行業指數,基本上都企穩了,有橫盤蓄勢的迹象。

此時,積極有為的人将擁有未來。

暴風雨前的甯靜

今天有點忙,接下來,分享一篇老文。

為什麼每年聯考結束,最受關注的總是各省的作文題目呢?

在滿分750中,作文滿分不過60,絕大多數人的作文分數都在45上下,大家作文上得分差距可能不超過理綜一道選擇題。平心而論,作文對聯考最後結果的影響并不大。

人們之是以關注每年作文題目,而不是數學或理綜的壓軸題,不過是因為作文是聯考中唯一能讓大衆自以為看得懂的題目,人人都能講兩句,可以有點存在感罷了。

投資中,類似的現象也不少。

比如,财經媒體最喜歡講北向資金的流入與流出,不是因為它真的能有多少實戰意義,隻是因為大衆看得懂。

再比如,聽過幾句價投理論的人,最愛用股息率名額。其實,如果企業未來成長性堪憂,分紅也難以為繼。可能他們也不是不知道,隻是不懂怎麼分析企業,隻好看一些靜态而機械的名額,刻舟求劍。

還有的人,看到股東減持就心慌,看到增持就開心;又或者說什麼跌破發行價是罕見的機會,不一而足。

暴風雨前的甯靜

但是除了一些磚家的書中偶爾提及外,這些所謂的方法,在投資大師的書中從未見過。

真正的大師,隻關注投資的本質,即股價的趨勢和公司的基本面。而這兩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容易,都需要多年的學習實踐才能慢慢悟出一些門道。

在《第五項修煉》中,講過一個醉漢找鑰匙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刻舟求劍”的國外版。

說有天夜裡,有一個人在路燈底下尋尋覓覓,喃喃自語。有好奇者上前去看個究竟,發現那人醉醺醺的,費勁詢問才知道,他一直在這裡找鑰匙。

于是有了這有趣的一問一答:

“你确定你的鑰匙丢在這個地方嗎?為什麼不到别的地方找找呢?”

“我哪兒都不去,就要在這裡找!”

“為什麼?”

“因為……别的地方沒有路燈!”

很多人所遵循的邏輯與醉漢的其實如出一轍:他們之是以不假思索地選擇某種解決方案,躊躇滿志地推行某種舉措,并非因為那樣做多麼有效,而是因為那樣做最直接,最簡單,最容易看懂。

而那些人迹罕至處,往往才能找到真正的鑰匙。一盤不令人頭疼的棋是不值得下的,一本不難啃的書是不值得讀的。

投資,也需從難處入手。

晚安~

作者:布衣書生 自媒體:複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