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上周【吃貨攻略】推薦了山東十大面,本期【吃貨攻略】親情奉上山東八大餅,寫着寫着小編就流口水了,山東的餅種類太多,估計非得連載才能寫完。如果八大餅漏掉了你家鄉的那一種,歡迎給我們留言哦,攢夠了咱再續上一篇。據說多吃面食能長個兒,看完趕緊去買餅吧。

滕州菜煎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起源于山東滕州的名小吃,不知何人所創。目前大大小小的連鎖店已經從山東滕州向全國蔓延。菜煎餅如今已經成為一道著名的山東小吃,原料采用花生、玉米、芝麻、小麥、大豆等十餘種雜糧按比例科學配制,用石磨或機器磨成面粉,攤糊烙制而成,并全部采用無公害蔬菜,不含任何防腐劑、添加劑和色素,既有粗糧的纖維和全面營養又有蔬菜的維生素,以獨家專用神秘香料配制,口感酥松香嫩,獨樹一幟,深得人民喜歡。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周村燒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周村燒餅,因産于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而得名,是山東省的著名漢族美食之一。以傳統工藝精工制作而成,為純手工制品,有“酥、香、薄、脆”四大特點,富有營養,老少皆宜。其外形圓而色黃,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酥孔羅列,薄似楊葉,酥脆異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滿口腹,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片,俗稱“瓜拉葉子燒餅”。周村燒餅制作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曆史。幾經工藝改造,如今已是馳名中外,家喻戶曉,深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喜愛。正宗的周村燒餅的制作,要經過配方、延展成型、着麻、貼餅、烘烤等多道工序,而配方、成型和烘烤則是制餅的關鍵。特别是烘烤的火候、非名師高手,很難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所謂“三分案子七分火”、“火中求财”都是制餅師傅的多年經驗。吃一次會讓你流連忘返。歡迎來品嘗。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景芝三頁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景芝三頁餅又稱景芝三蓋餅,一種屬于面食類的漢族小吃,因三頁如一,葉薄如紙,一抖三開而得名。正宗産地是山東省安丘市景芝鎮。和該鎮小炒肉、綠豆糕、金絲面并稱景芝四大名吃。

沂蒙煎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僅僅在十幾年前,臨沂農村還保持着“戶戶支鏊子,家家攤煎餅”的習俗。雖然那時幾乎每個農村婦女都會烙煎餅,但這并不意味着煎餅的制作工藝有多簡單,相反,烙煎餅有着複雜的工藝制作過程。要烙出一張煎餅,至少得兩天時間,頭一天泡糧食,第二天把泡好的糧食磨成糊,然後才能上鏊子烙,烙得好的煎餅很薄,以至于臨沂人帶着煎餅到外地吃時,許多外地人特别是南方人都以為在吃“紙”,薄如紙,正是煎餅的一大特點。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萊蕪燒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萊蕪吊爐燒餅呈“橢圓型”,上層“灑着細細的芝麻”,薄且香脆,當中有“很大的空心部分”,下層“軟中帶脆”,“百吃不厭”。鹹的“夏天是韭菜餡,冬天是白菜餡”,咬下去“滿口溢香”,“味道那叫棒”!萊蕪燒餅沒什麼特别的材料,椒鹽面團油,主要是烤制的家什比較特别,是個類似镂空抽屜樣的爐子,期間還要不停的翻烤,剛出鍋的最好吃,酥酥的有點椒鹽的味道。凡在濟南住上一年兩年的人,沒有不知道萊蕪燒餅的。幾乎所有小羊湯館都供應萊蕪燒餅,挂爐燒餅外焦裡嫩。

濱州邢家鍋子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鍋子餅是山東濱州市漢族傳統名點之一。鍋子餅先用軟面做兩個小餅,在熬子上烙黃備用,再用雞蛋、熟肉、豆腐、香菜制餡,卷入餅中,稍煎,切成塊食。由清朝末年濱城西關村邢振海初創,經過多年積累和研究,将這種用單餅卷肉或蛋的食品,稱為“邢家鍋子餅”,曆經百年風雨,成為經久不衰的“老字号”。

硬面鍋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福山硬面鍋餅和福山大面、叉子火燒,并稱福山三大名吃。硬面鍋餅有嚼頭,墊饑,兩邊的饹吃起來特别酥香,是過去很大衆化的面食。賣鍋餅的時候還有個訣竅就是要斜着刀刃切,那樣切出來的鍋餅美觀些。鍋餅涼了,硬了,再好的牙口嚼着也費事,于是燴鍋餅又成為了一種美食。把鍋餅切成麻将塊或是象眼塊,用姜蒜和适量的醬油爆鍋,把肉片炒熟,加上時令蔬菜,添水燒開,放入鍋餅塊,開鍋加鹽調鹹淡,用韭菜末或者香菜末提味,有家常特點的燴鍋餅就做好了。

菏澤吊爐燒餅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山東八大餅,有沒有你家鄉的那一種?

吊爐燒餅制作工具“吊爐”,頗有特色。一般制作燒餅的工具是燒餅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爐則是燒餅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将爐烤熱,然後利用扛杆将火爐吊起放入燒餅,上燒下烘而成。其外觀呈圓形,比一般燒餅直徑小很多。選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鹽及各種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裡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觀,深受單縣城鄉及周邊群衆的喜愛。

(黃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