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裡面很有名的下河幫川菜,就是以重慶江湖菜、萬州大碗菜為代表的重慶菜。多以家常菜為主,創新的菜肴也較多,味道麻辣,用料也比較大膽和創新,常被人稱為江湖菜。此菜系的菜多源于當地居民家庭和路邊小吃店,為人們喜愛,在全國也廣受歡迎。

下河幫川菜菜品,簡單粗犷,創新大膽,江湖氣息極其濃厚, 味道鮮香麻辣,親切感人,就和熱情如火、豪情萬丈的重慶妹子一樣火辣辣地讨人喜愛!
所謂“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挨刀就要見血,見血就吃毛血旺。”
在重慶的江湖菜裡,毛血旺有非常重的江湖氣息,聽名字就能唬住不少膽子小的人。毛血旺烹饪手法粗犷豪邁,但又暗合烹饪至理,毛血旺開創了一種新烹饪手法,是重慶江湖菜的鼻祖之一,民間有言子:“到磁器口不吃毛血旺,等于沒到磁器口。”
據說,最早的毛血旺是清湯,毛血旺的“毛”,是指沒有煮過的新鮮、生的豬血旺。毛血旺的配料,全是豬雜碎,它的做法複雜,考驗技術、考驗耐心,一口大鍋,中間再放一口四周有漏眼的小鍋。小鍋裡面熬着豌豆湯。小鍋外面,則是用豬骨,加上品種不限的豬下水,慢慢煨湯。要邊煮邊加冷水,保持剛剛煮開的狀态,血旺在這種火候下,越煮越嫩。佐料由油辣子、姜蒜水、醋、鹽、醬油、麻油、花生碎等等調和而成。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才出現,現在這種火辣辣的毛血旺,并且流行于世,并且被大衆所喜愛。毛血旺摒棄清淡,轉向麻辣後的迅速風靡全國,成為重慶菜的代表之一。這也标志發端于重慶的當代川菜,進入向麻辣味道的整體大躍進。重慶菜,自此被打上“麻辣”的标簽。
口水雞讓人流口水,口水雞是涼拌雞,但是涼拌雞卻不是口水雞。
據說,重慶第一家口水雞,是80年代開在大陽溝菜市場西邊大門旁。他家前身是白斬雞,但是老闆愛搞發明創造,居然整出了幾十種佐料,非常講究。那麼口水雞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口水”其實是一個動詞,即“流口水”,是川渝地區人們形容食物好吃的一種表達,可以了解為“讓人流口水的雞”。當年他家一天能賣出200隻雞。
現在川渝地區的口水雞的,有幾十種之多,有紅油的,有藤椒的,椒麻的、怪味的但是真正讓人流口水的雞,确實不是很多。
目前來說,最受專家認可的,就是紅油口味的了。流淌着滿滿香辣醇厚的紅油料汁,裹住嫩滑的雞腿肉,讓雞肉從鮮美升華到欲罷不能。紅油調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了雞肉的風味能達到哪種層次。而這袋紅油,就讓你見識到四川人在辣椒調味上面的造詣,出神入化,一口入魂,絕對的“大宗師”。
萬州烤魚的名氣,肯定比萬州大!
2021年10月,萬州烤魚宴,一共展示了57種口味的萬州烤魚,有香辣、泡椒、蒜香、魚香、椒香、糊辣、蔥香、豆豉等等味道。
其實不管何種口味,萬州烤魚之是以全國知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刷油,這是萬州烤魚在制作上獨到之處,比方說邊烤邊往魚身上刷特制的燒烤油,而在随後炒味料時,又會用到老油。由于這兩種油都是加了多種香料煉制而成,是以用了以後會讓魚肉的香味變得很獨特。
是以,我們吃起萬州烤魚,才會感覺鮮嫩焦香,回味無窮。萬州 烤魚實作了“一烤二炖”的烹饪方式,你可以說它是燒烤界的火鍋,也可以說是火鍋界的燒烤,這道菜充分借鑒了傳統渝菜和火鍋的用料特點,從1920年創新至今,一直都是在不斷創新中成長的。
水煮肉片不是“水煮,”這個詞的欺騙性太強。
“水煮”這一定語用得極具欺騙性,因它而鬧出的烏龍是數不勝數。當不能吃辣的外地人到了重慶飯館點菜,看見菜單上“水煮肉片”四個大字便心中大喜:總算有個葷菜能将自己從辣味中暫時解放,那還不趕緊下單。想象中是白灼肉片,按照重慶人的口味頂多會配個蘸料增味。
等菜端上來,眼前擺着的卻是一大碗紅亮的辣椒鍋,看那陣勢簡直和紅油火鍋不相上下。還未嘗其味,就被滿盆紅汪汪的辣椒吓得退避三舍。算了,隻能怪自己對重慶人的口味掉以輕心,悔不當初。
水煮是辣椒版的水煮,外地人心中的這場“騙局”,是重慶人約定俗成的烹饪規矩。凡是帶了“水煮”兩字,像是水煮魚、水煮牛肉、水煮豆腐、水煮腦花、水煮毛肚、水煮鴨血等等,也是同理。汪曾祺先生來渝時嘗過一次水煮牛肉,後來他在書中形容當時的感受:“水煮牛肉上來,我吃了一大口,把我噎得喘不過氣來”,并且還下了個定論“川菜麻辣之最者大概要數水煮牛肉”,可見水煮菜肴的辣,的确非同小可。
酸菜和魚的搭配,僅僅是源于一個誤會。
酸菜魚是重慶的經典名菜,因他獨有的酸辣口味和獨特的烹調技法而聞名天下,讓很多超級吃貨都流連忘返,是重慶江湖菜的招牌菜之一。相傳酸菜魚源于重慶江津的一個江村漁船,漁夫将捕獲的大魚賣了錢,并将賣剩下的小魚與其他的農家換酸菜來吃,偶然間漁夫不小心将酸菜和鮮魚一塊煮了,就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做法,竟然做出了一頓美味。
酸菜魚最早應該是流行于90年代初期,那時,重慶大大小小的餐館裡面都有它的“位置”。再到後來,重慶的廚師們把它推廣到中國的世界各地,于是其他的各個地方開始知道了這道酸菜魚。
沒有華麗裝備的加持,沒有驚豔外表的裝扮,隻有含蓄内斂的本味。失去了重料的綜合和掩蓋,魚的口感就尤其重要。一盆優秀的酸菜魚,魚一定要嫩滑,酸菜一定要脆爽,湯料一定要鮮美,所有的一切都要剛剛好。
再低價的食材,隻要用心烹調,一樣可以上《風味人間》的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是一道傳統的江湖菜,家常味濃厚,非常下飯,同時還具有江湖菜豪邁爽快的氣質。你可以随意在重慶街邊路巷裡找到它的身影,接受度極為廣泛,如今黔江雞雜早已融入了重慶人的生活之中。
以雞肝、雞胗、雞腸為原料,輔以泡野山椒、魚香泡辣椒、胭脂蘿蔔等食材熱油爆炒,脆嫩鮮香、麻辣兼備,色鮮味美,醇香可口,麻辣得人食欲大增。在去年的《風味人間》播出之後,黔江雞雜,有9.5評分,5億次播放量,實在是令人驚歎!
陳曉卿是這樣描述黔江雞雜的:“雞胗獨具魅力。這是雞的胃部肌肉,緊實而富有彈性,切片後紋理細膩,質地脆嫩。猛火快炒,最大程度保持爽脆。泡椒提辣去腥,酸蘿蔔生津開胃,酸辣鮮爽調和雞雜,爆炒中風味得到綻放。雞雜上桌,需要趁熱享用。滿鍋的脆韌和火辣,“小而美”的雞雜,因天生的袖珍和緊緻,也擁有了自己的名号。”
在重慶這個魔幻的城市裡,不僅僅火鍋辣,燒烤香、并且各式江湖菜也是豪情萬丈,名氣響當當。去重慶玩耍的話,這些江湖菜,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隻有吃了這些下河幫的川菜,你們才會感受到,重慶人的熱情,爽朗,就和重慶妹子一樣的火辣辣的惹人喜愛。
朋友們,你們還吃過哪些下河幫的川菜,不妨在讨論區留言,看看是不是确實熱情如火,充滿江湖的豪情呢?
(文中所用圖檔部分來自網絡,有版權需求的請聯系作者删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問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