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德雲社開業 馬志明出席講話 他的一番話讓郭德綱有點下不來台

作者:蕭陶

昨天,德雲社天津分社開張營業,位于河北區建國道的民主劇場成為天津的第一家德雲劇場。據說,德雲社還會在天津的楊柳青、濱海新區以及南開區開設三家德雲劇場。

天津德雲社開業 馬志明出席講話 他的一番話讓郭德綱有點下不來台

馬志明與德雲社部分演員合影

郭德綱是侯耀文的徒弟,可在今年天津衛視和德雲社合辦的相聲春晚上,馬志明卻高調宣布郭德綱是“我們家的傳承人”,并把一塊刻有“馬派傳人”的醒木贈予郭德綱。郭德綱把這看成是對自己的認可,直言“說相聲這麼多年,能得到馬師爺認可和鼓勵,我沒白活”。

這回德雲社天津分社開業,郭德綱登門邀請馬志明出席開業儀式。天津相聲界名家輩出。如今,跟馬志明同輩的還有好些位,比郭德綱大一輩的就更多,但隻有馬志明一人出席了德雲社天津分社的開業儀式。對此,馬志明解釋說:“因為德綱對我很尊重,而且很樸實,跑到我家裡頭一再邀請我出席,我本來有點怵,不好趕來的,但是情不可确吧,是吧?平時咱這交情...另外呢,咱們天津這個德雲劇場成立,得益于我們市裡頭和我們河北區這麼些上司的愛護支援,我就更不應當不來了。”

天津德雲社開業 馬志明出席講話 他的一番話讓郭德綱有點下不來台

視訊截圖,蕭陶合成

講話時,馬志明還主動提到另外一件事。馬志明說:“我對這個封建門戶啊,還有什麼這個輩分,極為反感。我很長時間都是這麼(說的)。有的朋友見我那樣一說,哎,少馬爺...我當時(就說),哎,可别這麼說,咱沒有‘爺’這一說。我跟記者朋友也經常的托付,表達我的心意,是要‘少馬’,不要‘爺’!”

4月29日,中國曲藝家協會相聲藝術委員會和行風建設委員會聯名發表《關于加強相聲界行風建設自覺踐行崇德尚藝的倡議書》,要求相聲從業者堅決抵制封建行幫陋習。《倡議書》寫道:“‘三年學徒,兩年效力’‘以師命家法為大’‘清理門戶’等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江湖陳規陋習已經被時代、社會和人民所摒棄,推崇封建禮法、渲染人身依附的舊式班主制或師徒關系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尊師重道,而是開曆史的倒車。”

天津德雲社開業 馬志明出席講話 他的一番話讓郭德綱有點下不來台

馬志明講話時,侯震跟孫越聊得挺開心

郭德綱于4月30日轉發了曲協《倡議書》,馬志明則是借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場。他反對封建門戶,反感相聲界的輩分,不讓别人叫他“少馬爺”。

馬志明這麼做,跟郭德綱轉發《倡議書》有共同之處,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共同之處是他倆都在積極回應曲協的倡議,不一樣的地方是馬志明一直不贊成相聲界的師徒制。

按說馬志明至少有五個徒弟,可他隻承認黃族民一人。黃族民已跟馬志明搭檔了三十多年。馬志明曾公開說:“盧福來和于克志,這是我爸爸讓我收的”,青島的潘貴才,“九家電視台搞活動,台長讓收的,平時不走動,也沒擺知”。除了這三位外,河北的王金東也自稱師承馬志明,是馬派相聲傳人,可馬志明一樣不認賬。不過,黃族民的師承,相聲界很多人也不認賬,因為沒擺知。馬志明認賬的,别人不認賬;别人認賬的,馬志明又不認賬,合着馬志明就沒徒弟。既然沒徒弟,馬志明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贊成師生,不贊成師徒!”他最近一次公開說這句話應該是在2019年在天津衛視所辦的《笑禮相迎》上。

天津德雲社開業 馬志明出席講話 他的一番話讓郭德綱有點下不來台

馬志明的表情有點複雜

跟馬志明不同的是郭德綱的徒弟衆多。郭德綱的徒弟按“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分科。迄今為止,已拜師的雲字科13人,鶴字科40人,九字科36人,霄字科6人,騰字科10人,四字科10人,海字科1人。眼下德雲社正在招生“龍”字科學員。即便不算“龍”字科,郭德綱也是相聲界徒弟最多的,沒有之一。

相聲界拜師收徒是百年的傳統。《倡議書》并非反對拜師,而是反對封建行幫陋習,反對舊式班主制,提倡建構尊師重教、亦師亦友、平等互助、共促發展的現代師徒關系。馬志明的主張要比《倡議書》更進一步。反觀郭德綱,他不僅樂于收徒,而且看重輩分。這裡蕭陶舉個例子。在《相聲有新人》當召喚師時,遇到新面孔,郭德綱都會問,你師父是誰?

在收徒和輩分問題上,馬志明跟郭德綱的觀念完全不同,但如今他倆卻是親如一家人。這其中的奧秘,外人真說不清楚。不過,在天津德雲社開業儀式上,當着郭德綱的面,馬志明說“我對這個封建門戶啊,還有什麼這個輩分,極為反感”,多少還是有點出人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馬志明早就不再登台,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再有,也是性格使然,要不然他就不是天馬行空、“孤獨一支”的少馬爺了。哦,對了,要“少馬”,不要“爺”!“爺”字帶有封建色彩。

(蕭陶原創。圖檔來源于網絡,注明的除外。嚴禁轉載,盜用者必受追究!)

#天津德雲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