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最美人間四月天”,豫南大地到處是春意盎然:油茶花開、杜鵑盡燃、春筍挺泥。同時,這片紅土地上也是喜氣洋洋的,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地處大别山下、淮水河畔的申城人民,都要迎接一件盛事的到來,那就是一年一度的茶葉節。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車輛行駛在信陽的公路上,一幅幅巨型的廣告牌上,“中國毛尖之都”這樣的字眼時不時的進入大家的視野。一座座茶山在不經意之間出現在路邊,茶園裡三三兩兩的采茶妹正在忙碌着,從遠處望去就像是茶山上飛舞的蝴蝶。信陽,是一座與茶有着難以割舍感情的城市。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茶,不僅是代表信陽的一張名片,更是信陽文化和風情的靈魂!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信陽在山水之間成為了“茶都”,通過“茶都”展示了北國江南的“魅力”。信陽人民對茶葉的喜愛、熱愛、摯愛的程度,是簡單的語言難以形容和描寫的。我想借自己的這部信陽茶的系列文章,和廣大的網民、遊客們聊一聊咱們信陽茶的那些事。

<h1>第一部:曆史的長河</h1>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談起信陽茶,無論是申城當地的政府官員、還是推銷毛尖的經濟人,或者是生産茶葉的莊園主,往往都喜歡向外地的遊客們講述下面的幾個曆史小故事:

一是說北宋大文學家蘇轼,曾經路過義陽的浉河畔,品嘗了信陽茶之後,揮毫贊歎!

二是說被人們譽為“茶聖”的陸羽,也曾經在公元754年的時候,來到義陽郡和光州等地,對我們這裡的茶葉也給予過高度的評價。後來,在他撰寫的《茶經》中,将全國列為八大産茶區,信陽歸屬淮南茶區。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三是說1915年的時候,信陽車雲山上種植的毛尖遠渡重洋,與茅台酒一起參加了巴拿馬的萬國博覽會,并獲得了金獎,為國人争了氣。

然而,信陽茶的曆史故事遠遠還不止這些......

<h1>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h1>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1987年3月,原信陽地區文化部門對固始城南磚瓦廠的白獅子地14号墓進行了發掘,這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墓。

當從業人員打開棺材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主棺蓋上放有一層“樹葉”,這小小的葉子後來經過北大考古專家的鑒定,竟然确定為茶葉!

白獅子地14号墓的發掘可以有力的證明:一是固始茶乃至于信陽茶史至今不晚于2300年前;二是固始出土的茶文物是信陽茶區的唯一;三是有力的說明了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信陽茶區的人們就已經完成了從野生茶樹向人工種植的過渡。(《中原文化大典》之科學技術典中對此事專有記載)

<h1>吳狀元與信陽茶</h1>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1817年的時候,咱們河南終于出來了清代267年間唯一的科舉狀元,此人更是1300餘年中國科舉曆史上唯一的植物科學家,他就是固始縣人的驕傲——吳其濬!

吳狀元曾經先後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學政,兵部侍郎,并官至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福建、山西等省總督或巡撫。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據史料記載,吳狀元“宦遊各地,酷愛植物,每至一處,必搜集标本,繪制圖形,并于庭院中培植野生植物。”由他撰寫的《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兩本著作,在我國植物學發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在固始縣,儲存完好的吳其濬故居古風悠揚,位于固始城南的吳其濬墓地參觀者絡繹不絕。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在2018年的時候,更是為了紀念這位不像官員的狀元官員,而啟動了規模宏大的吳其濬文化園項目的建設。

在日漸興起吳狀元紀念熱的同時,大家不應該忘記這位著名的植物學家,也是一位與信陽茶有淵源的人。

那是吳其濬辭官回鄉的時候,來到固始南部山區一個叫仰天窪的地方,隻見這裡遍布了滿山的茶園,茶樹與山間的毛竹色染青山、遙相呼應,組成了一道又一道翠綠色的屏障,而更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頂上的皚皚白雪尚未融化,這一綠一白交相輝映、甚是好看。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宦迹半天下”的吳狀元看到這一幕後,心中十分的感慨,就寫下了“和風詠雪仰天綠,芳茗迎春蓋世香”的詩句。

後來,聰明的茶鄉人巧借這首詩,為仰天窪茶起了一個非常具有文化範的茶名——“仰天雪綠”,此茶後來不負衆望,成為了信陽茶區在最東端的後起之秀!

<h1>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h1>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衆所周知,滿漢全席是滿族與漢族菜精華結合而形成的最為著名、最為隆重、最為豐富的國宴。

滿漢全席之中的蒙古親藩宴則是清朝皇帝為招待與皇室聯姻的蒙古親族所設的禦宴。(一般設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滿族一、二品大臣坐陪。曆代皇帝均高度重視此宴,每年循例舉行。而受宴的蒙古親族更視此宴為皇帝賜予的大福。)

在蒙古親藩宴之中,當賓客們津津有味的品嘗完鳳尾魚翅、 宮保野兔、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芫爆仔鴿、八寶野鴨、佛手金卷、炒墨魚絲、 繡球乾貝、炒珍珠雞、奶汁魚片、幹連福海參、五彩牛柳、 挂爐山雞、生烤狍肉、山珍刺龍芽、蓮蓬豆腐這些銷魂的大菜、硬菜之後,宮女們就會端出最後的告别香茗:那就是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當然在那個時候,還沒有南灣水庫,即便是有因為路途遙遠,水也送不到北京去。這蒙古親藩宴上的信陽毛尖,是專門用皇帝賜予的北京玉泉山上的泉水燒出來的,但是口感與現在用南灣水泡制出來的毛尖茶幾乎是一樣的。

當蒙古貴族們在大魚大肉之後,又好奇的品嘗了這種與蒙古奶茶味道完全不一樣的香濃綠茶後,個個是贊不絕口,紛紛感歎皇恩浩蕩......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深夜時分,瞌睡蟲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到來。

為了繼續完成緊張的創作,我泡了一杯信陽毛尖,當清香濃郁的茶水進入我的體内後,瞬間兒神奇般的為我提了神。

信陽毛尖的那些事......第一部:曆史的長河神秘古墓裡的信陽茶吳狀元與信陽茶滿漢全席上的信陽茶作者簡介

仰望燦爛的星空,我在想:其實,帝王将相的茶文化故事隻不過是曆史長河之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我們不僅僅要關注信陽茶文化的“昨天”,更應該把目光投向“今天、明天”,因為隻有挖掘、發展現在的茶文化,才最親切真實、才最接地氣!

是以,在筆者的《聊一聊信陽茶的那些事》系列作品之二中,我将向繼續向大家介紹信陽現在茶文化的三種顔色。

請大家耐心等待!

<h1>作者簡介</h1>

孟軍,豫南地區旅遊、美食、特産、風情的熱心宣傳者,近年來撰寫了大量與此有關的文學作品,特别擅長用“網”事來進行宣傳,作品語言特點幽默、生動、接地氣。其網絡作品《中國好身影—固始旅遊介紹七字經》、《舌尖上的固始》、《詩說蓼城》、《固始,一個美景之鄉》、《固始,一個美食之鄉》、《詩說蓼城》、《關于推動信陽菜成為下一個沙縣小吃的思考》在網上均有很高的點選率。在2019年春節期間,孟軍同志連續在網上推出《固始菜:“南山北水”争奇鬥宴》、《南後街的春節家宴》、《 老闆,來個熱鍋子! 》、《固始美食烹饪八大法》、《 固始美女為何多?》、《固始,一個正在崛起的廚師之鄉》6部作品,生動的诠釋了古蓼大地的“年味兒”,從美食文化的角度,為“推動信陽菜成為下一個沙縣小吃”做了積極的宣傳。2019年2月,孟軍同志被授予“固始縣旅遊宣傳推介突出貢獻獎”。

孟軍同志在業餘時間還緻力于大别山區紅色文化的研究,專注正能量文學作品的創作。其創作的紅色文化作品《羅榮桓元帥史銘》在2012年入選紀念羅帥誕辰110周年紀念文集《堅持永遠不變的軍魂》之中。長詩《孫中山先生詩傳》在2016年入選《香山詩刊》紀念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征集專輯。長篇七言詩《焦裕祿同志詩傳》得到了焦裕祿同志的故鄉--山東淄博市委書記周連華同志的親筆批示,并被收藏到該省博山縣焦裕祿同志故居紀念館和河南省的焦裕祿幹部學院。創作文學作品《盧溝魂》曾經被河南省電視台報道,作品《正氣歌》獲得河南煙草系統“四個三”詩歌征集大賽一等獎。廉政文化作品《一代廉吏--固始祝慶藩》曾經得到過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好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