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雞公山茶文化(一)丨信陽毛尖創始人——甘以敬

作者:信陽微視角
雞公山茶文化(一)丨信陽毛尖創始人——甘以敬

原名甘慶綿,庠名以敬,字瓞浒,号周原。生于同治四年(1865),河南信陽李家寨甘家沖老塆人。幼年好學善思,青年時代參加科舉,獲秀才功名。中年受康梁維新變法思想影響,鼓吹富國強民,實業救國之道。曾任信陽縣勸業所所長,規勸國人同袍,興辦民族工商業。并自行開辦有工廠、商行、藥店、書肆等各種實業,有較雄厚的經濟實力。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甘以敬熱心家鄉建設,聯絡地方鄉紳地主,廣植茶園,創辦了信陽第一家經濟實體“元貞茶社”。這種集生産、培育、改良、推廣的經濟形态,不僅是信陽首家,亦是近代中國茶葉史上首例。此後,信陽股份制茶社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興起,興旺時有八家之多,甘周原獨占三家,逐漸形成了茶葉經濟。

雞公山茶文化(一)丨信陽毛尖創始人——甘以敬

清宣統二年(1910),甘以敬夥同股東們創辦宏濟茶社,茶社本部位于信陽市四一路。車雲山茶葉初售于信陽城内“同盛醬園”,後遠銷京、津、汴、洛和漢口、西安等地,獲得高度贊譽,名聲鵲起,國内外聞名遐迩。代表中國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一舉奪得金質獎章。

清宣統三年(1911),甘以敬創辦裕申茶社。在浉河區柳林鄉甘家沖小孫家沖一帶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的丘陵地帶植茶三萬餘窩(約合30餘畝), 影響逐漸擴充。甘家沖及附近群眾紛紛仿效,開山植茶。茶産業鍊極大地帶動信陽地方經濟發展。

雞公山茶文化(一)丨信陽毛尖創始人——甘以敬

1911年辛亥革命中,甘以敬思想激進,參加推翻清廷統治。袁世凱倒行逆施,圖謀複辟帝制。1913年孫中山發起武裝讨袁運動,失敗後孫逃往日本。甘以敬因參與孫中山“革命黨”倒袁活動,被北洋政府通緝,是以經營的工廠、實業慘然倒閉,與母舅一親戚戴某逃往上海外國租界。因颠簸流離,曆盡艱辛,于民國五年(1916)甲寅冬月初五日酉時,病死于滬甯東站長老公司會館,葬于上海萬國公墓,年僅50歲。

為紀念甘以敬為信陽人民做出的貢獻,信陽市人民政府在浉河邊“茶之韻”廣場公園為他樹立銅像,以志紀念。

雞公山茶文化(一)丨信陽毛尖創始人——甘以敬

注:1、此文摘自《甘氏家譜》,内有不妥之處在3、7、8注中更正。

2、庠(xiang):古代學校,特指鄉學。

3、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獲得金獎,不是金質獎章,實際上獎章是紫銅鑄造。

4、瓞:die小瓜。

5、甘以敬清末遷移到李家寨,是以銅像下方注字稱李家寨人。

6、甘以敬銅像下方注字

晚清儒生甘以敬,信陽李家寨人氏。受康梁影響,為振興實業,辦藥店,開書肆,拓荒植茶。光緒二十九年于信陽震雷山創“元貞茶社”,此乃華廈第一茶社也。

7、母舅柴某,非戴某。

8、民國三年(1914)死在上海,非民國五年 (1916)。

附:甘以敬夫人

柴德正郭氏女,同治二年癸亥三月初八酉時生。大王沖柴家老塆,享年四十五歲,卒光緒三十三年丁未九月三十日未時,葬焦家塆屋後。來源:雞公山風景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