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味道湖南」傳統曲米魚 做成大産業

「味道湖南」傳統曲米魚 做成大産業

湖南日報10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劉志軍)今天,記者采訪祁陽市曲米魚産業帶頭人蔣新平,不時被求購曲米魚的來電打斷。該市商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蔣新平生産的曲米魚,年産值達1.4億元,發展訂單養魚面積1萬多畝,帶動300多人就業。

祁陽曲米魚是當地一道傳統菜肴,逢年過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做,已有900多年曆史。其制作工藝較為複雜,首先制作紅曲米,就地取材70種天然中草藥制成曲種,将煮熟的大米加入曲種,發酵8天後做成曲米粉。然後,将魚去鱗、清洗幹淨,瀝幹水分切塊,用鹽和米酒腌12小時,再沖洗幹淨、晾幹,加入曲米粉、茶油、紅辣椒粉等攪拌,上鍋蒸熟。2018年,祁陽曲米魚被列入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為把曲米魚做成産業,2013年,祁陽市下馬渡鎮泉唐村村民蔣新平放棄穩定的生意,籌資400多萬元,專攻曲米魚産業化生産。面對沒有加工曲米魚的現成裝置、保鮮難等諸多困難,蔣新平反複攻關,通過一年多努力,建成現代化曲米魚生産流水線。工廠化生産的曲米魚保持了原有的鮮、嫩特點。他還針對不同區域消費者的飲食習慣,開發出孜然味、紫蘇味等10多種口味100多種産品,不放任何防腐添加劑,可冷藏保質45天、冷凍保質180天。祁陽曲米魚是以“破圈”,遠銷廣東、廣西等地酒店,還進入長沙、衡陽等地超市。

目前,在蔣新平帶動下,祁陽市發展曲米魚加工企業20家。

來源:湖南線上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味道湖南」傳統曲米魚 做成大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