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大家散在燈影裡,食粥竟都是埋着頭靜默的,在深夜,好像更有幾分暖意。』

順德有句俗語就叫“食夜粥”:說某人食過兩碗夜粥,其實是指他練過功夫。

以前南(海)番(禺)順(德)一帶有習武傳統,很多人白天做工,晚上跟師父練洪拳、詠春,到了深夜,師母要端出一鍋白粥和幾個包子來給徒弟宵夜,慢慢地,練功夫就變成了“食夜粥”,兩種傳統習俗就像粥米一樣年長日久地和融了。

好粥都落陋巷,最好吃的粥店通常是連名字也沒有,沒當地美食達人做帶路黨絕找不過去。小生哥說起一家他常去的粥店,開在村子裡,沒名字沒招牌,一年到頭隻賣一種魚片粥,每天卻都是要上百條魚下料的興旺。

食粥在順德人生活裡就像喝水一樣不能少,街邊粥店要挑出一家不好吃的都不太容易。這幾天和各路朋友聊吃,容桂人說容桂的粥最好,大良人居然也說容桂的粥最好,我們就計劃着到容桂來食粥。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圖 / 攝圖網

小生哥是廣州女友專程來順德引薦介紹的,此人開着兩家飯店,平時賽車、爬山、找吃,在容桂美食圈裡有“怪傑”之稱。

好粥店也有自己的時辰,不會逾矩搶做生意。賣早粥的就隻賣早粥,中午之前收檔。小生哥推薦的一家大井頭肉丸粥,早上5點開檔,到7點就賣光關門,我這種不能早起的夜貓子鐵定吃不上;也有隻賣夜粥的,下午才開始備粥底,七八點開檔,直到淩晨兩三點。

晚上22點半鐘,小生哥起身說:走吧。他開出一輛高爾夫R20,開始領我們在容桂的陋巷小街之間竄行。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容桂小街巷裡的夜粥店——新記小食店(張雷 攝)

小車四驅,就跟賽車一樣刺激,幾個推背感下來,本來已經沒精打采的我們幾個頓時來了精神。

街巷裡面燈光昏黃沒有幾個行人,鋪面大都打了烊,我們穿過一條又一條這樣的空街,幾乎要懷疑有沒有小生哥描述的美妙夜粥這種東西的存在,等車再猛打過一彎,突然眼前就出現了一個熱氣騰騰的鋪面,燈影晃動間,幾張鋪着桃紅桌布的小桌子邊各自圍坐三五食粥人,停車走近,才看清門楣上老舊模糊的招牌:“新記小食店。”

屋裡還有兩三桌客人,隔出的竈間很擁擠,櫃門上貼了一張手寫的粥單,十六七種準備生滾的肉料一字排開:肉片、牛肉、排骨、闆根、豬心、豬仔、豬肝、肉球、魚球、牛肉球、魚骨、魚片、皮蛋、腸頭、墨魚仔,看得眼花。櫃上有杆小秤,是專門用來稱肉料的,老闆娘告訴我:你點了碗牛肉球粥15塊,市面上牛肉大概60塊一斤,那我就給你稱2兩5錢的下料。

店裡頂頭放茶水的角落吸引了我,上下兩層,整齊放了好幾十瓶白酒,都是開過的,裡面剩酒多少不一,每個瓶身上都有黑粗筆寫下的潦草名字:德叔,冬菇仔,古仔,秋仔,十三……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紀錄片《尋味順德》

小生哥說,順德老人有邊食粥邊喝酒的習慣,這些酒是附近經常來食粥的人存的,下次來可以接着喝。這麼一大堆酒基本就兩個牌子:玉冰燒和紅米酒。“玉冰燒是佛山石灣的,紅荔牌紅米酒是順德的,都是當地人喜歡的本地酒。”

看那些老人家喝粥,先把裡面肉料慢挑出來,蘸料,下酒,最後再将一碗粥喝盡。我們剛才進門的時候,外面小桌邊就坐了一個老人,坐在燈影裡看不清臉,一腳支在椅子上,一手端杯小酒,一個人默默食他的夜粥。

我們其實已經到了離中山很近的容桂南界,獅山東路。小生哥說這家小“新記”開了二十幾年,粥底熬得很講究。順德人眼裡的一鍋好粥是什麼标準?别的不說,粥底必定要綿,綿了才有米香。我多喝了幾家後,現在也有經驗,端上來先聞一聞,若是米香裡透着一股粽子那種堿香味兒,那碗粥的味道一般來說都錯不了。

煲粥最好用新鮮糙米,這樣才出得來米油。“新記”的老闆娘跟我說,他們這麼多年都隻用一種米,那可是反複試過的。煲的過程中要放陳皮,越陳越好,但品種也很重要,不是什麼陳皮放進去都增加好味道。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上好陳皮上千元一斤,有些老粥店也是舍得用的,剛才小生哥喝幾口就斷言,“新記”的陳皮味道好,一定用了上千塊的。檢驗陳皮好壞,掰斷了聞一下、咬一下,沒有苦味一般就可以。一個陳皮,大約可供用10人份的粥底。除了陳皮,粥底裡面還要放點玉竹、紅棗,增加自然的甜味又不會過分。再講究的,加一點腐竹,粥煲出來有白豆的香氣。

煲粥通常要兩三個小時以上:米洗淨,瀝幹水,鍋開後放進去。最忌諱中途加水,水、米比例一開始就要心裡有數。中途加了水,老食客肯定吃得出來,因為會有他們所說的水氣。如果用煤爐,保持溫度,粥底就可以和老火湯一樣,放多天也不壞。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牛肉球粥,粥底綿香,要熬上三五個小時(張雷 攝)

粥底裡下不同的肉,用不同的火。排骨慢熟,若粥底太滾,放進去會外熟裡生,煮長點時間又太稠,是以生滾排骨粥用的是中火。雞塊很容易熟,可以用大火,豬肝則小火煨。

原料的腌制也有講究,比如魚片不能放酒,但要放花生油和姜、蔥;豬肝、排骨、雞和肉片都要和姜片、米酒配料腌,用曲酒味就不好。兩三種原料之間可以互相搭配,怎麼搭并不絕對,看個人喜好,但也有一定的習慣,比如肉片和魚片,牛肉和豬肝,牛肉和排骨……

這樣搭配都是比較鮮美對味的。這幾年流行的粥水火鍋毋米粥,其實也是取了白粥上面的那層粥油來做鍋底,一塊牛肉放下去,粥油迅速像膜一樣鎖住肉的水分,用粥的溫度來煨熟它,是以生滾粥和毋米粥裡下牛肉都會特别鮮美。

喝完“新記”的牛肉球粥已經快23點了,我困意全消,繼續跟随小生哥飛車去找第二家。

萬記飲食店就在容桂比較豪華的哥頓酒店旁邊的一條小巷子裡。比起剛才的“新記”,這個門臉敞亮些,竈間也開闊,但沒有那麼多客人。

來順德,“去食夜粥啰!”

圖 / 視覺中國

小生哥說,老闆外号“大夾萬”,在廣東話裡這是說人靠譜,錢也抓得緊。我們點了牛肉粥、豬闆根和豬肝粥。這家的粥吃起來更甜味一點,味道也稍濃,小生哥說可能是腌制原料的配料不太一樣。至于他們最看重的粥底,剛喝幾口時覺得比“新記”的偏稀一點,但喝到一半的時候就感覺還不錯,粥裡有米油。

午夜過後,我們已經站在了工業路上著名的帶記馳名艇仔粥門口。

工業路原來是容桂唯一的一條石闆老街,商鋪比較多。“帶記”三代做粥,很有點名頭,店面就像是一個大的菜市場,幾十桌排開,人聲喧嚷。我已經喝不動了,也突然倦意襲來,站在門口看了一會兒熱鬧。想起剛才那兩家小店,大家散在燈影裡,食粥竟都是埋着頭靜默的,在深夜,好像更有幾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