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盡職盡責的藥監人
常利霞——商都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小海子監管所的一名食藥監管執法人員。從1997年走出校門她一直在基層一線工作,從事過計生、司法、民生、文化等多項工作,無論事從那一行她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她多次被評為農村先進工作者,并獲得了市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号。

在工作中,她始終堅持“在其位,盡其職,勝其任”的工作理念。2014年4月因工作需要她從一名基層文化站的幹部轉職成為一名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的食藥監管人員,毫無食藥監管工作經驗的她卻更加懂的“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藥品安全,群衆關心、社會關注,是天大的事,是一項民生工程,不僅關系人民群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有序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随着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深入,基層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愈發凸顯,成為人民群衆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而自己做為一名基層食藥監管人員責任重大。她盡快調整自己的狀态,一邊積極參加系統主辦的各級各類教育訓練學習,一邊積極投身到工作中。鄉鎮食藥監管曆年來都是個薄弱的環節,監管對象分散,自律意識談薄,守法意識不足,市場缺乏一個規範性的治理。被監管的對象不夠熟悉,不清楚那些行是否符合規定,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導緻監管工作中會存在不了解、不配合的情況。在開展基層的監管工作中,她都要把宣傳和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邊監管,邊教育宣傳,提高群衆和從業者對相關法規的熟悉和知曉度,教育從業者支援和配合監管工作,提高他們守法經營的自覺性,加強經營者責任意識,這樣就從根本上降低監管風險,保證監管品質。
小海子鎮全鎮二十九個行政村,涉及食品藥品的店鋪,商家百十多戶,但是農村食品加工小作坊、流動攤販、餐飲攤點、農家樂等多為個體家庭式經營,規模小、軟硬體設施差,業态種類複雜,分布相對散亂,産業規模化、集聚化水準低。她們幾乎每天走村串戶,不是追着流動貨車跑,就是打聽哪家有紅白喜事的宴席。每個村的小賣部,副食店,鄉村衛生室(院)以及學校、機關及企業員工的餐廳,都有她們忙碌的身影,下文書,留下意見,監督整改,不合格食品藥品下架……連店鋪的老闆都和她開玩笑說,自從有了她們,店鋪連理貨員都不用雇了。因為這些店鋪她幾乎每個季度都要走一遍。而她就在這繁鎖的工作中默默無聞,而又踏踏實實的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在思想認識上,她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提升自己的覺悟。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結合工作實際,積極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樹立正确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主動參加機關組織的各種政治、業務學習和各種讀書會、報告會。自覺參加組織生活,能利用空餘時間學習食品藥品監管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閑暇時間能堅持閱讀哲學、文學等方面的書籍,以做到在工作中不循私舞弊,堅持原則,遵紀守法。自重自律,在工作中以人格和誠信取信于人。
在生活中,她嚴于律己,樂于助人,同僚之間誰有困難,她也總是盡心盡力,有求必應,得到大家的一緻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