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在很多人的眼裡,寫字時就要蘸墨,并且,蘸完墨後就要去寫字,如此反複,這是在臨摹階段所要做的一個很正常的動作。然而,我們也時常看到了些書法大師在寫字時,并不會有這樣的動作的。他們往往在蘸一筆墨後,要寫出很多字,墨色由濃、由濕到淡、到枯,最後就會産生出一幅精彩的書法作品來。那麼,書法究竟如何用墨?這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對于書法愛好者來說,卻是一個不得不知,并且不得不去學習的問題。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書法為什麼要講究用墨的問題?這是因為書法本身就是一個個的單線造型藝術,每個漢字是由墨色反映在宣紙之上,最終成為一幅作品的。文房四寶中的每一樣都是很有講究的。古人對用墨的問題多有論述,清代沈宗骞《芥舟學畫編》中指出:“蓋筆者墨之師也,墨者筆之充也;且筆非墨無以和,墨非筆無以附。”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到,“帶燥方潤,将濃遂枯”,都是強調用墨的重要性,書法本于筆,而成于墨,可見墨色是書法的生命特征。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在一般的書法臨摹中,人們寫字時往往都會蘸一筆墨,去寫一個筆畫或最多是寫一個字,然而,這隻是一個初級的學習方法。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學習書法時,會把用墨的問題同臨摹結合起來,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專門把用墨單獨提出來學習,而是結合在臨摹和日常的書法創作過程中,使得用筆、用墨等同時進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有的老師甚至這樣說,看一個人書法水準如何,就看他是如何用墨的,具體到細節中,就看他是不是寫一個字或寫一個筆畫,是不要多次蘸墨,如果是這樣,那就說明他的水準肯定是很一般,但如果這位老師在寫字時,很注意用墨,比如蘸一次墨而寫幾個或多個字,就說明這位老師的書法水準很高,因為他在構思一件藝術作品,讓墨色在作品中發揮出最好的作用。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歐陽詢《八法》中“墨淡則傷神采,絕濃必滞鋒毫,肥則為鈍,瘦則露骨。”王羲之為使筆毫揮灑自如,故“用筆着墨,下過三分,不得深浸”。晉人用筆以使轉為主,“把筆抵鋒,肇乎本性,力圓則潤,勢疾則澀;緊則勁,險則峻;内貴盈,外貴虛,起不孤……”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除用筆之外的用墨所産生出的藝術效果。上面那位老師的做法,并不是有意而為之,恰恰相反,他是對古人論墨問題有了深刻了解後才這樣去做的,就說明他的用墨乃至書法水準是很高的。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為什麼說蘸一筆墨,寫一個筆畫的人書法水準并不高?這主要是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他在寫字時,總是感覺墨水不夠用,生怕哪個筆畫出現枯燥感,是以才蘸一下寫一下,另一個原因是他在學習書法或創作書法作品時不自信,甚至沒有專門進行過用墨訓練,筆下不熟練所緻。按照一些書法水準高的人的要求,在學習書法初期,就要進行用墨訓練,如果誰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訓練,那就要在以後的學習當中,補回這一課。

寫字時怎樣蘸墨才是高水準的?書法高手都是這樣去做的

用墨中有哪些技巧或方法呢?古人對墨法分為九種,即:濃墨、淡墨、幹墨、焦墨、濕墨、漲墨、枯墨、宿墨等,合理地用好這些墨色,會創作出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張顯出書法的藝術價值。這方面,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的一些書法大師都有優秀大量的經典作品及論述可以參照。比如王羲之的作品中就有濃淡幹墨的表現方法,顔真卿的《祭侄文稿》極能清楚地表現出墨色的變化,明末清初書畫家王铎是漲墨方法的高手,他的很多作品都有這樣的特點,古人的方法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推薦閱讀:

筆墨在書法意象中的作用及實作方法

王铎運用墨法寫出了草書的自然狀态

他把這幅“墨塊”作品差點撕掉,沒想到竟然入選全國書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