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看相算命,從鬼谷子算起,在中國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曆史。珞琭子消息賦有“鬼谷布其九命,約以星觀”一句。一般算命行業,是拜鬼谷子為開山鼻祖的。盡管這是迷信,但中國古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為了更好地奴役人民群衆,不斷地宣傳和灌輸迷信思想,以期達到鞏固封建王朝的目的。由此,看相算命,成了曆朝曆代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精神寄托。

鬼谷子(網絡圖檔)
據傳,鬼谷子生于公元前400年,卒于公元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有說他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華夏族人,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 。還有另一種版本說他是戰國時期魏國邺(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人。後代稱他為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常入山采藥修道,因隐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後人對鬼谷子的稱呼,為老學五派之一。“老學, 蘇、 張( 指蘇秦和張儀) 、 鬼谷一派,申、 韓一派, 楊朱一派, 莊、 列一派, 尹文一派。 ”據小說演義中描述稱他通天徹地,人不能及;精通數學、星象緯,占往察來,言無不驗;六韬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導引,平地飛升。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看相算命。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兵聖,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蔔的尊他為祖師爺。據說,鬼谷子命書是司馬季主所得,後為李虛中所得,并作了注解。
民間傳說,看相算命大師還有四人很是出名。其一是賴布衣,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自号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号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生于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1126年間)。
其二是楊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楊救貧,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風水宗師。
其三是郭璞(276-324年)東晉文學家、訓诂學家。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博學古文奇字,詞賦為東晉之冠,因喜陰陽曆算五行蔔筮之術,所占多奇驗,其文學幾為術數所掩。其父郭瑗,晉初任建平太守。
其四是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縫輿,号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歲(854),卒于梁貞明三年丙子歲(916),享年63歲。幼習詩書,熟究天文經書,黃庭内經諸書。隐居雩都黃龍寺時,緣遇楊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鳥,遂得堪輿大道”。
言歸正傳,下面說一則關于看相算命的小故事,讓大家了解算命的“玄機”。
明朝有一個大權臣叫溫體仁,是進士出生。他為人處世非常的圓滑,而且城府也極深,為官三十年,左右逢源,官運也很通順。崇祯三年(1630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成為首輔。善于排斥異己,在朝政上卻是碌碌無為。
這裡要說的是那年溫體仁與兩舉子進京趕考,來到皇城根下的宛平。見宛平民豐物阜,甚是繁華,便相約逛一下集鎮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特别是在一個看相算命的攤檔前,更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溫體仁和其他兩名舉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擠了進去,見一仙風道骨的算命先生正為他人看相算命。溫體仁對另外兩名舉子道:“聽外面圍觀的人說,這算命先生看相特準,我們不妨也讓他看看?”兩人自是附和。待前面的人看完相和算完命,溫體仁三人上前,讓算命先生幫他們看看此次考進士能考上幾個?算命先生向三人反複看上好幾遍,爾後神神秘秘地伸出一個手指頭,良久一言不發。三人争先恐後重複問着同一個問題:“隻能考中一個?那考中的是哪一個?”算命先生任三人問得再迫切,始終裝模作樣,閉目養神,卻緘口不語。溫體仁三人見問不出是以然,隻好給付酬金,悻悻然離開。
考完放榜,果然隻有溫體仁一人考中二甲進士,其他兩名舉子落第,失意而歸。溫體仁得春風意之餘,忘不了宛平那算命先生。于是備足禮品酬金,來到宛平酬謝算命先生,那份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自此,溫體仁凡遇難以決斷之事,必找人測算,每年總有幾次去宛平拜訪那算命先生,着實讓算命先生大大風光了多年。事後,算命先生老婆問他,你就真的算得那麼準?算命先生啞然失笑:“我伸出一個手指頭不說話,他們認為我說的是隻能取中一個,結果真的中了一個。其實無論什麼結果都是我算準了。”接着,他解釋道:如果三人都考中,伸出的一個手指頭可以了解為一個個都可以考中;如果三人都考不中,可以了解成沒有一個考中;如果考中兩人,可以解釋為隻有一個考不中;這考中一個,自然就更好了解了。
明代權臣溫體仁(網絡圖檔)
當然,看相算命的伎倆不止如此一種,但上面的這則故事足以佐證看相算命其實都是騙人的把戲。前面所說的鬼谷子等人那些神乎其技的推演算命之術,完全是曆代統治階級為奴化老百姓而編造的謊言。(作者:張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