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49年,稱霸西北草原的瓦剌再次入侵明朝,23歲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振的鼓動下,帶領20萬大軍禦駕親征。
此時的明英宗一心追效先祖,滿懷安邦定國的雄心壯志,他哪能想到正是因為這次貿然出征,使自己不幸淪為了瓦剌的階下囚。
一、土木之變
雖然是禦駕親征,但是軍中的指揮大權卻牢牢把握在王振手裡,明英宗對自己這位啟蒙老師言聽計從。
本來隻是落第秀才的王振哪懂什麼作戰,一路之上他又要回家鄉誇耀、作威作福,又要保護自己滿車的奇珍異寶,結果一通胡亂指揮,緻使一直到大軍行進到懷來城時,才發現糧草辎重都沒跟上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出兵打仗的人都明白的道理,更何況是20萬大軍,糧草一天都缺少不得!于是,王振一聲令下,讓大軍原地休息,以等候糧草到來。

朱祁鎮影視形象,網絡圖
這時候,瓦剌軍追趕過來,将明英宗朱祁鎮等人團團圍困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
臨時拼湊來的20萬大軍說不上有多麼強大的戰鬥力,更何況面對的是久經沙場的瓦剌士兵?幾個回合下來,瓦剌軍殲滅了十幾萬明軍,跟随明英宗出征的一百多名大臣紛紛戰死,大太監王振則在亂軍之中被憤怒的明軍大将殺死。
明英宗朱祁鎮十分鎮定地成了瓦剌軍的俘虜,開始了他一年左右的囚徒生涯。
曆史上當俘虜的帝王不少,比如宋朝的宋徽宗和宋欽宗,但是像明英宗這樣當囚徒當得極受歡迎的卻不多,而一生的身份經曆了由帝王到俘虜,再由俘虜到帝王的更是隻有明英宗朱祁鎮一人。
二、 明英宗
明英宗被瓦剌士兵抓住之後,瓦剌的首領也先竟然為難了一陣子,不知道怎麼處置他才好:
殺掉他吧,從此以後明朝肯定會成為瓦剌的死敵。瓦剌的敵人很多,原本并不要緊,但是現在瓦剌還沒有強大到能和明朝抗衡的地步,他們隻想從明朝搜刮些财物,還沒有吞并明朝的野心和實力。
不殺吧,這位皇帝明明已經成為自己的俘虜,不殺又怎麼處置呢?
也先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也先正猶豫不決的時候,他弟弟伯顔帖木兒給他出了個主意:留着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
這倒是個好主意,正符合瓦剌現在的需求,于是也先讓伯顔帖木兒負責看守朱祁鎮,自己派人去向明朝索要巨額贖金。
三、 第一次得逞
知道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後,明朝文武大臣同意用财物贖回明英宗。尤其是明英宗的錢皇後,自從十六歲嫁給明英宗之後,她和明英宗的感情一直都很好,為了能夠贖回丈夫,她拿出了自己所有财産。
然而,也先得到明朝送來的财物之後,卻改了主意,他覺得手裡能有明英宗這麼大的籌碼實在不容易,機會難得,自己應該好好利用,以争取利益更大化。
于是,也先開始挾持着明英宗奔波在邊關各鎮之間,想要借着明英宗的名義,讓明朝守關将領打開邊關大門,好讓瓦剌大軍進去大肆搶掠。
無奈這些明朝守将即使親眼看到明英宗站在瓦剌大軍之中,仍然是固守城池,堅決不開城門,也先率領的大軍多次都無功而返。
也先無奈,隻好暫停這種“巡視”,繼續讓伯顔帖木兒看守明英宗。
四、 英宗異相
也先不是沒動過要殺掉明英宗的念頭,但是奇怪的是,他剛剛動了這個念頭,他的馬立刻就被雷電劈死,吓得他即使在心裡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更奇怪的是,也先有時候夜裡出去,會看到明英宗住的大帳被一片紅光籠罩,遠遠看去就像龍盤在那裡一樣。
也先認為這些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鎮正是人們傳說的“真龍天子”!
也先雖然霸道,但是卻還有些淳樸,于是他又想到了一個主意: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給明英宗。
明英宗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對于這樣的提議,明英宗婉言回絕了:“朕尚流亡,豈可玷辱公主?日後回京,當婚聘之。”
明英宗在敵營之中顯然仍然保持着自己帝王的風度和威儀,并沒有做出俯首屈從的樣子。
這樣的态度居然讓對方折服。
和明英宗打了幾次交道之後,也先對明英宗更加欽佩,平時就經常設宴招待明英宗,在酒宴之上他對明英宗行的是君臣之禮。
也先對待明英宗這麼尊崇,他弟弟伯顔帖木兒對明英宗更是禮遇有加,和朱祁鎮相處得如師如友。
明英宗在瓦剌的一年,雖然是俘虜的身份,可是各種待遇卻和貴賓沒什麼兩樣。
其中原因可以說有朱祁鎮的個人魅力,也可以說是瓦剌部落的人很憨厚,而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明朝當時的強大,和一直沒有示弱的強硬态度。
五、 代宗即位
明英宗被瓦剌俘虜,明朝宮廷内外經曆了短暫的慌亂之後,很快就平穩下來,在以于謙為首的大臣們的建議下,明英宗的弟弟,負責監國的郕王朱祁钰被擁立為皇帝,是為明代宗。
朱祁钰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聽到這個消息後,也先知道自己手裡這份籌碼可利用的價值正在逐漸降低,他惱羞成怒,繼續率領大軍攻打北京,卻被早有準備的于謙擊敗。
眼看着手裡這張牌越來越沒用,也先隻好派人去向明朝求和,表明自己願意放回朱祁鎮。
隻是此時的明代宗朱祁钰卻不願意見到哥哥回來:哥哥在,他隻能是郕王,最高也隻是監國;哥哥不在,他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但是即使身為皇帝,朱祁钰也不能完全憑着自己的意志行事,還有滿朝的文武大臣,以及深宮裡的太後、皇後等人,于是他不得不先後派出大臣李實、楊善等人出使瓦剌。
六、 國書暗藏玄機
李實出使瓦剌的時候,帶了明代宗朱祁钰的一封國書,不過令李實震驚的是,國書中居然一個字都沒提要接朱祁鎮回來的事。
李實吃驚之餘,擔心是内閣大臣書寫時寫漏了,于是連忙跑到内閣去詢問,結果在半路正好碰到朱祁钰的親信太監興安。
李實向興安詢問國書的事,卻被興安大聲訓斥道:“奉黃紙诏行耳,它何預!”
拿着國書走你的吧,管那麼多幹什麼?
李實明白了朱祁钰的真實意圖,于是他見到朱祁鎮時,在朱祁鎮哭訴在這裡吃穿都不适應、迫切想回京的時候,他隻是冷冷地看着他,然後把朱祁鎮訓斥了一頓,就離開了。
七、歸來
把朱祁鎮接回來的是都禦史楊善,為此楊善還變賣了自己的全部家産。
楊善出使瓦剌的時候,明代宗仍然沒提要迎回朱祁鎮的事,楊善深知帝心,沒有強調迎駕的事,而是偷偷用自己變賣家産的錢買了一些奇珍異寶,準備作為送給也先的見面禮。
有趣的是也先此次和楊善的談話,他居然十分關心明英宗回到明朝之後的處境,直接問楊善:“上皇歸将複得為天子乎?”
朱祁鎮回國後,還會是皇帝嗎?”
楊善答道:“天位已定,難再移。”
景泰帝(朱祁钰)已經即位,怎麼能夠再更換呢?
也先雖然對朱祁鎮不能再當皇帝有些失望,但還是讓楊善把朱祁鎮接走了。
朱祁鎮走的時候,和他相處了整整一年時間的伯顔帖木兒居然依依不舍,他陪着朱祁鎮走了很遠的路,然後才灑淚而别。
八、南宮生活
結束了在塞北一年的俘虜生活,朱祁鎮終于回到北京。
一年前出北京的時候,他是率領20萬大軍的皇帝,可是歸來的時候,他卻是隻有幾位大臣相陪的俘虜。
雖然朱祁鎮曾經熱切地盼望着能夠回到北京,甚至表示哪怕是做個普通百姓也好(願為黔首),或者給祖宗看墳墓也行(守祖宗陵寝),但是他顯然低估了他的兄弟,朱祁钰的胸懷和手段。
錢皇後的影視形象,網絡圖
回到北京後,朱祁鎮被鎖在南宮長達七年時間,南宮大門的鎖被灌注鉛水,即使有人帶着鑰匙來也不能打開。供應的飲食和衣服嚴重不足,更别提會有采買東西的銀兩了。
忠實地陪伴在朱祁鎮身邊的隻有錢皇後。為了丈夫能夠順利歸來,在丈夫被困瓦剌的日子裡,她日夜磕頭祈禱,每天都為遠在邊疆的丈夫哀泣,沒有安穩地睡過一覺。
惡劣的環境讓她的腿受了重傷,再難以治愈,日夜哭泣傷了她的眼睛,可是錢皇後竟然絲毫不以為意,固執地不接受任何治療,甯願承受這些痛苦以換取丈夫的歸來。
如今,朱祁鎮回到了她的身邊,可是她身體的殘疾卻再也無法治愈,她成了一個又瘸又瞎的女人。即便如此,她仍然日複一日地帶領宮人趕制繡品,好讓人帶出去變賣,用來貼補家用。
昔日養尊處優的帝後二人,在南宮中相依為命,直到迎來七年之後的“奪門之變”,朱祁鎮重新坐上奉天殿的寶座,再次成為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