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49年,称霸西北草原的瓦剌再次入侵明朝,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带领20万大军御驾亲征。
此时的明英宗一心追效先祖,满怀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他哪能想到正是因为这次贸然出征,使自己不幸沦为了瓦剌的阶下囚。
一、土木之变
虽然是御驾亲征,但是军中的指挥大权却牢牢把握在王振手里,明英宗对自己这位启蒙老师言听计从。
本来只是落第秀才的王振哪懂什么作战,一路之上他又要回家乡夸耀、作威作福,又要保护自己满车的奇珍异宝,结果一通胡乱指挥,致使一直到大军行进到怀来城时,才发现粮草辎重都没跟上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出兵打仗的人都明白的道理,更何况是20万大军,粮草一天都缺少不得!于是,王振一声令下,让大军原地休息,以等候粮草到来。

朱祁镇影视形象,网络图
这时候,瓦剌军追赶过来,将明英宗朱祁镇等人团团围困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
临时拼凑来的20万大军说不上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更何况面对的是久经沙场的瓦剌士兵?几个回合下来,瓦剌军歼灭了十几万明军,跟随明英宗出征的一百多名大臣纷纷战死,大太监王振则在乱军之中被愤怒的明军大将杀死。
明英宗朱祁镇十分镇定地成了瓦剌军的俘虏,开始了他一年左右的囚徒生涯。
历史上当俘虏的帝王不少,比如宋朝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但是像明英宗这样当囚徒当得极受欢迎的却不多,而一生的身份经历了由帝王到俘虏,再由俘虏到帝王的更是只有明英宗朱祁镇一人。
二、 明英宗
明英宗被瓦剌士兵抓住之后,瓦剌的首领也先竟然为难了一阵子,不知道怎么处置他才好:
杀掉他吧,从此以后明朝肯定会成为瓦剌的死敌。瓦剌的敌人很多,原本并不要紧,但是现在瓦剌还没有强大到能和明朝抗衡的地步,他们只想从明朝搜刮些财物,还没有吞并明朝的野心和实力。
不杀吧,这位皇帝明明已经成为自己的俘虏,不杀又怎么处置呢?
也先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也先正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弟弟伯颜帖木儿给他出了个主意:留着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
这倒是个好主意,正符合瓦剌现在的需求,于是也先让伯颜帖木儿负责看守朱祁镇,自己派人去向明朝索要巨额赎金。
三、 第一次得逞
知道明英宗被俘的消息后,明朝文武大臣同意用财物赎回明英宗。尤其是明英宗的钱皇后,自从十六岁嫁给明英宗之后,她和明英宗的感情一直都很好,为了能够赎回丈夫,她拿出了自己所有财产。
然而,也先得到明朝送来的财物之后,却改了主意,他觉得手里能有明英宗这么大的筹码实在不容易,机会难得,自己应该好好利用,以争取利益更大化。
于是,也先开始挟持着明英宗奔波在边关各镇之间,想要借着明英宗的名义,让明朝守关将领打开边关大门,好让瓦剌大军进去大肆抢掠。
无奈这些明朝守将即使亲眼看到明英宗站在瓦剌大军之中,仍然是固守城池,坚决不开城门,也先率领的大军多次都无功而返。
也先无奈,只好暂停这种“巡视”,继续让伯颜帖木儿看守明英宗。
四、 英宗异相
也先不是没动过要杀掉明英宗的念头,但是奇怪的是,他刚刚动了这个念头,他的马立刻就被雷电劈死,吓得他即使在心里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更奇怪的是,也先有时候夜里出去,会看到明英宗住的大帐被一片红光笼罩,远远看去就像龙盘在那里一样。
也先认为这些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正是人们传说的“真龙天子”!
也先虽然霸道,但是却还有些淳朴,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主意:要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明英宗。
明英宗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对于这样的提议,明英宗婉言回绝了:“朕尚流亡,岂可玷辱公主?日后回京,当婚聘之。”
明英宗在敌营之中显然仍然保持着自己帝王的风度和威仪,并没有做出俯首屈从的样子。
这样的态度居然让对方折服。
和明英宗打了几次交道之后,也先对明英宗更加钦佩,平时就经常设宴招待明英宗,在酒宴之上他对明英宗行的是君臣之礼。
也先对待明英宗这么尊崇,他弟弟伯颜帖木儿对明英宗更是礼遇有加,和朱祁镇相处得如师如友。
明英宗在瓦剌的一年,虽然是俘虏的身份,可是各种待遇却和贵宾没什么两样。
其中原因可以说有朱祁镇的个人魅力,也可以说是瓦剌部落的人很憨厚,而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明朝当时的强大,和一直没有示弱的强硬态度。
五、 代宗即位
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明朝宫廷内外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很快就平稳下来,在以于谦为首的大臣们的建议下,明英宗的弟弟,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是为明代宗。
朱祁钰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先知道自己手里这份筹码可利用的价值正在逐渐降低,他恼羞成怒,继续率领大军攻打北京,却被早有准备的于谦击败。
眼看着手里这张牌越来越没用,也先只好派人去向明朝求和,表明自己愿意放回朱祁镇。
只是此时的明代宗朱祁钰却不愿意见到哥哥回来:哥哥在,他只能是郕王,最高也只是监国;哥哥不在,他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但是即使身为皇帝,朱祁钰也不能完全凭着自己的意志行事,还有满朝的文武大臣,以及深宫里的太后、皇后等人,于是他不得不先后派出大臣李实、杨善等人出使瓦剌。
六、 国书暗藏玄机
李实出使瓦剌的时候,带了明代宗朱祁钰的一封国书,不过令李实震惊的是,国书中居然一个字都没提要接朱祁镇回来的事。
李实吃惊之余,担心是内阁大臣书写时写漏了,于是连忙跑到内阁去询问,结果在半路正好碰到朱祁钰的亲信太监兴安。
李实向兴安询问国书的事,却被兴安大声训斥道:“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拿着国书走你的吧,管那么多干什么?
李实明白了朱祁钰的真实意图,于是他见到朱祁镇时,在朱祁镇哭诉在这里吃穿都不适应、迫切想回京的时候,他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然后把朱祁镇训斥了一顿,就离开了。
七、归来
把朱祁镇接回来的是都御史杨善,为此杨善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家产。
杨善出使瓦剌的时候,明代宗仍然没提要迎回朱祁镇的事,杨善深知帝心,没有强调迎驾的事,而是偷偷用自己变卖家产的钱买了一些奇珍异宝,准备作为送给也先的见面礼。
有趣的是也先此次和杨善的谈话,他居然十分关心明英宗回到明朝之后的处境,直接问杨善:“上皇归将复得为天子乎?”
朱祁镇回国后,还会是皇帝吗?”
杨善答道:“天位已定,难再移。”
景泰帝(朱祁钰)已经即位,怎么能够再更换呢?
也先虽然对朱祁镇不能再当皇帝有些失望,但还是让杨善把朱祁镇接走了。
朱祁镇走的时候,和他相处了整整一年时间的伯颜帖木儿居然依依不舍,他陪着朱祁镇走了很远的路,然后才洒泪而别。
八、南宫生活
结束了在塞北一年的俘虏生活,朱祁镇终于回到北京。
一年前出北京的时候,他是率领20万大军的皇帝,可是归来的时候,他却是只有几位大臣相陪的俘虏。
虽然朱祁镇曾经热切地盼望着能够回到北京,甚至表示哪怕是做个普通百姓也好(愿为黔首),或者给祖宗看坟墓也行(守祖宗陵寝),但是他显然低估了他的兄弟,朱祁钰的胸怀和手段。
钱皇后的影视形象,网络图
回到北京后,朱祁镇被锁在南宫长达七年时间,南宫大门的锁被灌注铅水,即使有人带着钥匙来也不能打开。供应的饮食和衣服严重不足,更别提会有采买东西的银两了。
忠实地陪伴在朱祁镇身边的只有钱皇后。为了丈夫能够顺利归来,在丈夫被困瓦剌的日子里,她日夜磕头祈祷,每天都为远在边疆的丈夫哀泣,没有安稳地睡过一觉。
恶劣的环境让她的腿受了重伤,再难以治愈,日夜哭泣伤了她的眼睛,可是钱皇后竟然丝毫不以为意,固执地不接受任何治疗,宁愿承受这些痛苦以换取丈夫的归来。
如今,朱祁镇回到了她的身边,可是她身体的残疾却再也无法治愈,她成了一个又瘸又瞎的女人。即便如此,她仍然日复一日地带领宫人赶制绣品,好让人带出去变卖,用来贴补家用。
昔日养尊处优的帝后二人,在南宫中相依为命,直到迎来七年之后的“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坐上奉天殿的宝座,再次成为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