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古風流人物曆代名将-一代枭雄慕容垂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字道明,出生昌黎棘城(今遼甯義縣西北),鮮卑族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燕的開國皇帝,軍事将領,因其勇猛多謀而被後人稱為一代枭雄。史記慕容垂 13 歲便随父征戰,參加過大小數百次戰役,幾乎無一失利,是以創下“不敗神話”。

慕容垂從小聰明,深得父皇前燕王慕容皝的寵愛,這也引起後來成為燕主的慕容儁的忌妒。慕容儁非常讨厭他,有一次慕容垂騎馬摔斷了門牙,慕容儁便強迫他把名字改為慕容缺,其實就是想羞辱他。慕容垂不想就此挨羞辱,把慕容霸改為慕容垂。

公元 360 年,慕容儁死,其子慕容暐繼位。因慕容暐年幼,由生母可足渾氏與慕容暐的四叔、太宰慕容恪輔佐朝政。慕容恪十分敬重兄弟慕容垂,極力向慕容暐推薦慕容垂,說“吳王(慕容垂的封号)将相之才十倍于臣”。讓慕容垂在自己死後接替自己,将政事都交給慕容垂處理。368 年,慕容恪病死,慕容垂的堂叔慕容評出任太傅。

369 年,東晉大将桓溫出兵前燕,慕容暐及慕容評大驚,想逃回故都龍城避難。慕容垂臨危不懼,主動請戰,出師告捷,打退了桓溫,免去了滅國之災,這也是慕容垂的成名之戰。但這個大功,卻讓太傅摹容評十分嫉妒,在幕容暐面前極力饞毀慕容垂;太後可足渾氏平日對慕容垂也很反感,這時也跟着慕容評诋毀慕容垂,并和慕容評商量要殺掉慕容垂。慕客恪的兒子慕容楷和慕容垂的舅舅蘭建聽到消息,立即告訴了慕容垂,并勸慕容垂先下手為強,慕容垂笑了笑說:“骨肉之間怎能互相殘殺呢”。慕容垂不得已投奔前秦。

前秦天王苻堅得知慕容垂來奔,十分高興并親自迎接,苻堅的謀士王猛對慕容垂卻沒有好感,他勸苻堅及早幹掉慕容垂。苻堅不但沒有幹掉慕容垂,反而任命他為冠軍将軍、封賓徒候。王猛十分惱火,設計誣陷慕容垂。慕容垂感覺最終還會受到王猛的暗算,便偷偷逃離長安,向東逃跑,到了藍田時,被前秦的騎兵抓住。苻堅沒有責怪慕容垂,對他仍然十分信任。

前秦土崩瓦解後,慕容垂糾合鮮卑、烏桓等部和以前的殘部,建立了新的燕軍。他自己親率新組建的二十萬燕軍攻前燕舊都邺城,和苻丕進行了一年的争奪戰,公元 385 八月,苻丕棄守邺城,燕軍終成功占領邺城。次年公元 386 年,慕容垂稱帝,并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七年後,慕容垂率軍消滅西燕,統一了中原地區。

就在慕容垂四處出擊連連得勝的當口,北方又殺出了一個新對手,這就是同為鮮卑族的拓跋矽建立的北魏國。

拓拔矽本是慕容垂的外孫,開始時慕容垂派他去塞北活動,擴大地盤。可是後來,拓拔矽試圖擺脫後燕的控制,拒絕慕容垂要他貢獻名馬的要求,索性自立國家。在盛樂(今内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建立了統治中心,最初取名代國。後改國号為魏,史稱北魏。由此雙方結仇積怨。

公元 395 年秋,慕容垂遣其子慕容寶率步騎 8萬,從中山出發大舉伐魏。拓跋矽采取暫避敵鋒,誘敵深入的政策,率軍從都城盛樂西撤。慕容寶長驅直入,行軍 800 餘裡,如入無人之境,一直抵達黃河北岸,不見敵蹤,雙方隔河相持數月。拓跋矽派兵截獲燕軍信使,知慕容垂生病,令信使假傳慕容垂已死的消息。慕容寶數月得不到都城資訊,信以為真。

十月未,慕容寶見勢不利,趁夜燒船撤退,當時河水未結冰,慕容寶認為魏軍無能力渡河追擊,疏于戒備。到了十一月,暴風使氣溫急降,河水結冰,拓跋圭立即率精兵二萬餘騎渡河,追擊燕軍。

魏軍日夜趕路,在六日後,魏軍于參合陂西追及燕軍主力,慕容寶駐軍安營于參合陂旁河邊,對魏軍追兵已至毫無知覺。天明後,北魏衆軍居高臨下,縱馬沖殺,勢如破竹。後燕軍遭突襲,亂作一團,被魏軍斬殺四萬人。餘四萬人投戈棄甲,束手就擒。拓拔矽對這麼多後燕軍俘虜感到恐懼,遂将這些降卒也全部殺掉。慕容寶率千餘人拼死突圍,倉皇走脫。此戰以北魏軍大獲全勝而告終。

正在中山城内的慕容垂聞訊,氣病交加,誓報此仇。于次年四月,傾全國兵力,以 71 歲老邁之軀,抱病親征。大軍沿去年舊路行走,一路上到處是去年戰鬥中八萬死難戰士的白骨,竟堆積如山。軍士們見狀哭父哭兄,聲震天地。慕容垂慚痛交集,口吐鮮血,一下病情加重。速掉頭回軍,走至上谷沮陽(今河北懷來縣東),即病死軍中。慕容寶在路上嗣位。

對于慕容垂來說,他 13 歲率軍出征,71 歲死在軍中,一生經曆的戰事無數,卻以這樣一場凄慘的戰争結束了骁勇的一生。參合陂的哭聲,也和慕容垂的名字一起,流傳下來,直到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