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33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繼承國王。親政後,宣稱自己要像羅馬的恺撒那樣去稱霸世界,并自稱“沙皇”。從此世界上有了三個皇帝,中國的人皇,日本的天皇,俄國的沙皇。

俄國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公元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由于人皇的八旗軍戰勝了沙皇俄國強大的騎兵,大清與沙俄經平等協商,簽訂《尼布楚條約》,以此劃定兩國邊界。在此後的100多年時間裡,沙皇沒有繼續往東邊的北太平洋擴張,清俄兩國邊境也基本有了100多年的和平。
雅克薩之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争後,沙皇發現再也不用懼怕人皇的八旗軍了。大清朝廷已經迅速腐朽堕落,不僅戰勝不了沙皇的哥薩克騎兵,而且正在東南沿海到處被海上強國英法等欺負。沙皇迅速制定了對策:隻要大清東南沿海一有事,沙皇便可以趁着人皇無法打兩線戰争之機,再也不需要出動一兵一卒就可以占領大清大片土地!
1858年起,趁着第二次鴉片戰争和太平天國運動之機,沙皇先後強迫人皇簽訂《瑷珲條約》《北京條約》兩個不平等條約。通過這兩個一紙條文,沙俄吞并了大清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并把邊界推到了與北韓接壤的地方。大清失去了北邊的“香港島”——海參崴,失去了第一大島——庫頁島(面積為台灣島的兩倍),此外還有這些土地和島嶼對應的北太平洋的大片領海,從此大清有南海、東海,卻再無“北海”,國土面積逐漸退到了1000萬平方公裡以下。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沙皇趁機出動了17萬俄軍,占領了全部滿洲地區,殲滅了東北所有的清朝駐軍,并對東北的群眾進行殘忍的屠殺,《辛醜條約》後,各國相繼撤軍,而沙皇借口占領滿洲的這部分俄軍不屬于八國聯軍,拒絕撤軍,賴在滿洲不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沙皇入侵中國東北
然而沙皇繼續“東擴”的野心仍然不會停止。在沙皇看來,長城應該是大清和沙俄的天然分界線。從大清最西部開始,沿着長城,從新疆、蒙古、滿洲以及繼續向東延伸的北韓、日本,通通都要納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他的頭銜除了沙皇,還要再兼上“大清大皇帝”和“日本天皇”。總之,三皇歸一,一統亞洲東北部。這就是傳說中的“黃俄羅斯夢想。
為了盡快實作“黃俄羅斯夢想”,沙俄需要修建一條貫穿東北亞的鐵路,作為将來的快速運兵通道。1891年,西起莫斯科,東至海參崴,全長接近1萬公裡(全世界最長,目前也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開始修建。圍繞這條幹線,規劃中還有許許多多支線,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到長城腳下,友善将來一旦能把清俄兩國國界推到長城時,以這些鐵路線來掌控長城以外的地區。
規劃中的西伯利亞大鐵路
從1891年到1903年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将俄國與中國、北韓甚至間接地與日本連接配接在一起。然而這時日本天皇怒了,我的的大東亞共榮圈豈不是被扼殺于搖籃之中了。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是:征服中國,則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則先必先征服中國。如能征服中國,則其餘所有亞洲國家及南洋諸國,均将畏懼于我、臣服于我。就這樣沙皇和天皇的雄心夢想發生了碰撞,産生了火花。
1893年,睦仁天皇在得知西伯利亞大鐵路将在1903年将要通車的報告後,憤怒的決定,日本必須對沙俄一戰。
于是,天皇精心挑選好了一個開戰的日子——1904年2月8日。這一天,日本在大連港外一舉擊敗了毫無防備的俄國太平洋艦隊,進而完成了“珍珠港事件”的預演。接下來的戰争對俄國人來說是一件恥辱的事,俄國巨人被日本侏儒打得一敗塗地。雖然俄國士兵和海軍具有一貫的勇敢和頑強精神,但日本還是在遠東擊敗了俄國海軍,包圍并最終占領了大連港。盡管在沈陽和其他一些地方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日本軍隊最終還是将俄軍的主力逐漸壓縮到了滿洲北部地區。最後,在1905年5月27—29日的對馬海峽戰役中,日軍徹底消滅了由日諾夫伊·羅日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上将率領的波羅的海艦隊。
對馬海戰後不久,在美國的斡旋下,日俄雙方實作了停火。但是沙皇在遭受了多次重大失敗後仍然野心勃勃,加緊了對巴爾幹半島的争奪,最終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落後的俄國在一戰中面對裝備精良的德軍屢戰屢敗,傷亡數百萬人,最終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起義的人民推翻,一家都被囚禁在西伯利亞。
1918年7月17日淩晨,沙皇被蘇維埃政府秘密處決。黃粱美夢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