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33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继承国王。亲政后,宣称自己要像罗马的恺撒那样去称霸世界,并自称“沙皇”。从此世界上有了三个皇帝,中国的人皇,日本的天皇,俄国的沙皇。

俄国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
公元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由于人皇的八旗军战胜了沙皇俄国强大的骑兵,大清与沙俄经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以此划定两国边界。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沙皇没有继续往东边的北太平洋扩张,清俄两国边境也基本有了100多年的和平。
雅克萨之战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皇发现再也不用惧怕人皇的八旗军了。大清朝廷已经迅速腐朽堕落,不仅战胜不了沙皇的哥萨克骑兵,而且正在东南沿海到处被海上强国英法等欺负。沙皇迅速制定了对策:只要大清东南沿海一有事,沙皇便可以趁着人皇无法打两线战争之机,再也不需要出动一兵一卒就可以占领大清大片土地!
1858年起,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机,沙皇先后强迫人皇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两个一纸条文,沙俄吞并了大清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把边界推到了与朝鲜接壤的地方。大清失去了北边的“香港岛”——海参崴,失去了第一大岛——库页岛(面积为台湾岛的两倍),此外还有这些土地和岛屿对应的北太平洋的大片领海,从此大清有南海、东海,却再无“北海”,国土面积逐步退到了1000万平方公里以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沙皇趁机出动了17万俄军,占领了全部满洲地区,歼灭了东北所有的清朝驻军,并对东北的民众进行残忍的屠杀,《辛丑条约》后,各国相继撤军,而沙皇借口占领满洲的这部分俄军不属于八国联军,拒绝撤军,赖在满洲不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沙皇入侵中国东北
然而沙皇继续“东扩”的野心仍然不会停止。在沙皇看来,长城应该是大清和沙俄的天然分界线。从大清最西部开始,沿着长城,从新疆、蒙古、满洲以及继续向东延伸的朝鲜、日本,通通都要纳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他的头衔除了沙皇,还要再兼上“大清大皇帝”和“日本天皇”。总之,三皇归一,一统亚洲东北部。这就是传说中的“黄俄罗斯梦想。
为了尽快实现“黄俄罗斯梦想”,沙俄需要修建一条贯穿东北亚的铁路,作为将来的快速运兵通道。1891年,西起莫斯科,东至海参崴,全长接近1万公里(全世界最长,目前也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修建。围绕这条干线,规划中还有许许多多支线,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长城脚下,方便将来一旦能把清俄两国国界推到长城时,以这些铁路线来掌控长城以外的地区。
规划中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从1891年到1903年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将俄国与中国、朝鲜甚至间接地与日本连接在一起。然而这时日本天皇怒了,我的的大东亚共荣圈岂不是被扼杀于摇篮之中了。
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是:征服中国,则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则先必先征服中国。如能征服中国,则其余所有亚洲国家及南洋诸国,均将畏惧于我、臣服于我。就这样沙皇和天皇的雄心梦想发生了碰撞,产生了火花。
1893年,睦仁天皇在得知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在1903年将要通车的报告后,愤怒的决定,日本必须对沙俄一战。
于是,天皇精心挑选好了一个开战的日子——1904年2月8日。这一天,日本在大连港外一举击败了毫无防备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从而完成了“珍珠港事件”的预演。接下来的战争对俄国人来说是一件耻辱的事,俄国巨人被日本侏儒打得一败涂地。虽然俄国士兵和海军具有一贯的勇敢和顽强精神,但日本还是在远东击败了俄国海军,包围并最终占领了大连港。尽管在沈阳和其他一些地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日本军队最终还是将俄军的主力逐渐压缩到了满洲北部地区。最后,在1905年5月27—29日的对马海峡战役中,日军彻底消灭了由日诺夫伊·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率领的波罗的海舰队。
对马海战后不久,在美国的斡旋下,日俄双方实现了停火。但是沙皇在遭受了多次重大失败后仍然野心勃勃,加紧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最终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落后的俄国在一战中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屡战屡败,伤亡数百万人,最终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起义的人民推翻,一家都被囚禁在西伯利亚。
1918年7月17日凌晨,沙皇被苏维埃政府秘密处决。黄粱美梦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