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民主堡壘:戰鬥在交通大學的中共地下黨1925-1949》封面
張永和是從雲嶺大山深處走出,遠赴北京、天津、上海求學,并在上海交通大學加入中國共産黨的雲南藉早期共産黨人,也是第一個由省外回雲南傳播革命火種的人。
上海交通大學編輯出版的《民主堡壘》一書中,有許多涉及張永和在上海交通大學的革命活動的記述,值得一讀。
上海交通大學具有悠久的曆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和中國共産黨的創始人陳獨秀都曾經到交大做過演講。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上海交通大學成為以共産黨員為核心骨幹的國民黨左派和共産黨人在學校中發展黨組織、推動革命的基地 。施存統、恽代英、賀昌等中國早期共産黨人經常到交大宣傳革命思想和開展革命工作。
在五卅運動前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産黨的滇籍交大學生張永和,是上海交通大學的第一個青年團員和第一個共産黨員。五卅運動期間,張永和積極投入學生運動,當選全國學聯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上海學聯執行委員會主任,在團中央恽代英、賀昌等的上司指揮下,直接參與發動群組織五卅運動,并在運動過程中秘密開展黨組織的建設工作。1925年8月,張永和利用暑假,代表全國學聯和上海學聯回昆明宣傳五卅運動,分别介紹雲南青年努力會的李國柱、陳祖武、嚴英俊、吳澄四人加入共産主義青年團,并将他們的組織關系帶回上海交團中央,經團中央準許創立了共青團雲南省特別支部,1926年1月又介紹李國柱轉為共産黨員,使李國柱成為在雲南省境内第一個入團的團員和第一個入黨的黨員,并使雲南省共青團的工作,直接納入了黨中央和團中央的上司。在上海交通大學,張永和先後介紹陸定一、陳育生等人加入共青團和共産黨。1925年底 ,在中共上海區委和徐家彙獨立支部的指導下,交大獨立建成中國共産黨支部和共産主義青年團支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是張永和,團支部書記為陸定一。交大中共黨、團支部是中國高校最早成立的共産黨、共青團組織之一。
我們将在本欄目分期刊發《民主堡壘》一書中,由交大文博管理中心副主任歐七斤老師(等人)所撰寫文章的相關内容,以飨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