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嘉峪關市是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因1958年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而興起的一座新興的工業旅遊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嘉峪關市是中國四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
嘉峪關的飲食可謂百味荟萃。在這裡可以嘗到川味的麻辣燙、粉蒸肉、麻婆豆腐;江浙的糖湯圓、魚湯圓;陝西的大米面皮、粳粉釀皮、肉夾餅;新疆的烤羊肉串、粉湯羊肉;江蘇的蔥油餅;東北風味粘火燒、豆沙切糕、棗泥糯米糕;蘭州的清湯牛肉面、鍋貼餃子;臨夏回族的釀皮子、清真元宵等。這些美食主要彙集在振興市場美食一條街、鏡鐵市場美食一條街、大唐美食街。
炮仗面

拉面出鍋後不帶湯,用刀切成短條,倒入用粉絲、肉末、辣椒和少量菜做好的混菜鍋内混炒而成。出鍋前的制做等同于拉面的制做,出鍋後的混炒法又相近于炒面片的混炒,但口味與兩者各不相同。先長後短,先煮後炒、面菜混一。
搓魚子
搓魚子是當地人的叫法是搓魚面的俗稱。是甘肅張掖特有的漢族面食小吃。将面粉用鹽水和成面團,擀成0.5厘米厚的面張子,切成四楞面條,左手拿面條子,右手在面闆上将面條子分段搓成一寸長的、兩頭尖的面魚,叫搓魚子。因其成品的形狀中間粗、兩頭尖,酷似小魚而得名。做法略顯複雜,下功夫才可學會。
油爆駝峰
油爆駝峰是一道甘肅省的漢族傳統名肴。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油爆駝峰”是晉朝安隆年間,西涼王李暠離敦煌居酒泉時,酒泉廚師為李暠烹制的一味佳肴,距今已1500 多年,流傳甘肅各地。曆經各地名師巧手不斷改進提高,烹制愈為精細,刀工愈為講究,已遠非當年李涼公所食。此菜,注重火候,油溫适度,色澤銀紅旺油包汁,滋味鮮美,是西北地區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珍品。
粉蒸牛羊肉
粉蒸牛羊肉,有1000多年的曆史,以鮮肥牛、羊肉和面粉為原料,花椒、茴香等十三種西部産之調料磨粉腌制入味後,經武火、文火蒸制而成故稱“粉蒸牛羊肉”。食時,佐以生蒜。也可用發面荷葉餅夾食,食後,再品一杯熬制的磚茶,既助消化,又清心利口,回味無窮。
虹鳟魚
虹鳟魚肉質中富含豐富的動物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長期食用可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明目、健腦、養顔、強腎、加強營養平衡、促進患者傷口愈合和康複等顯著功效,故被譽為“水中人參”。現已研制開發出了魚頭、魚皮、魚片、珍珠魚卵、魚餃、魚丸等美味可口的虹鳟魚系列産品。
陳春麻辣粉
陳春麻辣粉的湯采用土雞熬制,在熬制過程中從調料到火候諸工藝都經過嚴格的把關,味道别具一格。在一九九二年首屆蘭州絲路節、一九九三年蘭交會和一九九四年第四屆中國藝術節舉辦期間,陳春麻辣粉被評為地方名優小吃和“中華老字号”。
絲路駝掌
絲路駝掌又名雪山駝掌,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肴,屬于甘肅菜。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駱駝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在戈壁沙漠中長途跋涉,主要憑借那四隻堅實的駝掌。由于駝掌全部是筋,其營養價值很高。但駱駝壽命長,一般很少宰殺,是以駝掌很難尋覓,它與熊掌一樣名貴。
菊花牛鞭
這可是一道好東西,以小公牛之牛鞭(牛沖)為主料,配以枸杞燒制而成。将鮮牛鞭用清水煮至柔嫩取出,順尿道剖成兩片,除掉尿道膜刮洗幹淨,剞上菊花花刀後改成段。雞腿一隻,蔥、姜、料酒等和改刀後的牛鞭一同放入水鍋中加熱煨制。勺内添植物油燒至6成熟,投入煨好的牛鞭走油撈出,勺内留底油,蔥、姜絲炝鍋,烹料酒,添雞湯,加處理好的枸杞,放入精鹽等調味品燒開,撇去浮沫,下入牛鞭花,燒至入昧後勾芡,淋明油出勺即裝盤。此菜造型美觀,口昧香醇,色澤鮮亮。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藥用價值,具有滋腎潤肺,強筋壯骨之功效。
燒殼子
裕固族别具風味的傳統面食,是将面做成燒鍋大小,蓋上燒鍋蓋,埋在燒好的羊糞火中,四面加溫,直到烤到黃亮,味香而脆。凡是遇到喜慶事,都要做燒殼子待客,手藝好的還可做出花卷、百葉、石榴、桃子等花樣不同的燒殼子。燒殼子是當地農村别具風味的一種傳統面食,它吃起來香脆可口,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