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羅貫中誤導了?蔣幹并非“盜書小醜”,而是江淮名士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能力不行,但是名聲很大的人物,例如大将潘鳳、零陵上将邢道榮、司徒王朗,另外就是被周瑜利用之後坑了曹操的蔣幹!

但是在真正的曆史上并非如此,事實是怎樣的呢?大家好,這裡是莫黎君,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然是我國四大名著,但是一本演義,而非正史,很多都是羅貫中根據自己的意願書寫的,赤壁之戰就加入了很多虛構的成分,其中蔣幹盜書就是其中之一。

被羅貫中誤導了?蔣幹并非“盜書小醜”,而是江淮名士

先看一下《三國演義》中蔣幹是如何被周瑜利用的,南北兩軍在江邊對峙,曹操居然想要勸降周瑜,這時周瑜已經是東吳的大管家了,去勸降他豈不是自取其辱,于是這個任務落在了周瑜同窗好友蔣幹的身上,蔣幹渡江去見周瑜,周瑜卻另有打算,他想将計就計,利用蔣幹讓曹操對水師将軍蔡瑁産生懷疑。

于是在群英會上周瑜假裝喝醉,給了蔣幹下手的機會,蔣幹盜取了蔡瑁寫給周瑜的密信。蔣幹不辭而别,周瑜派大将追殺但被蔣幹逃脫,曹操得知蔣幹的精力之後對此事深信不疑,随即斬殺了蔡瑁和張允,曹操頓悟自己中計,而蔣幹自以為立了大功,到處吹噓。

被羅貫中誤導了?蔣幹并非“盜書小醜”,而是江淮名士

在《三國志》中卻是這樣描寫蔣幹的:“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這都是贊美蔣幹的話,大緻意思是蔣幹這個人行為舉止和樣貌都很好,最拿手的就是“才辯”,在江淮兩地,沒有可以勝過他的人,由此可見,蔣幹這個人非常有才華,江淮多名士,而蔣幹又是江淮才子之首,曹操也非常喜愛他的才華。

曹操想要勸降周瑜是真的,但是蔣幹和周瑜兩個人并不是發小關系,他們都是江淮名士,因為蔣幹善辯,于是曹操讓蔣幹渡江去勸降周瑜。

被羅貫中誤導了?蔣幹并非“盜書小醜”,而是江淮名士

蔣幹之才周瑜必然聽說過,是以周瑜親自到江邊迎接蔣幹,而且周瑜大概能猜到蔣幹此次前來的目的,為了表達自己的立場,而且不讓蔣幹難堪,是以立即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

面對周瑜這樣說,蔣幹并沒有被吓到,而是,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蔣幹說:“遙聞芳烈,故來叙闊,并觀雅規,而雲說客,無乃逆詐乎?”蔣幹說自己很早就聽聞周瑜的才華了,這次得到了與周瑜見面高論的機會,想要見識一下周瑜的真才實學,而周瑜誤解了自己。

被羅貫中誤導了?蔣幹并非“盜書小醜”,而是江淮名士

從這裡看,周瑜和蔣幹都是聰明人,周瑜在一見面就堵住了蔣幹的嘴,而蔣幹知道言辭不可能說動周瑜就立即轉變了說法,兩人在說明之後,也真正放下了自己的任務,周瑜與蔣幹高談闊論,而且邀請蔣幹參觀了東吳的軍事設施,東吳将士和東吳的美景,在臨别之際,周瑜和蔣幹依依不舍,周瑜說:“東吳之主把重任委托給我,這是我的家園,将士多雄壯啊,你看這景色多美啊,怎麼可能讓我們抛棄自己的志向和家園啊!”面對這些話,蔣幹笑而不語,但也被周瑜的德行折服了。

回到曹營之後,蔣幹把全過程告訴了曹操,曹操不僅沒有責怪蔣幹,而且更加贊賞周瑜的才華了。

被羅貫中誤導了?蔣幹并非“盜書小醜”,而是江淮名士

在真正的曆史上,蔣幹雖然是一個名士,但是是一個小角色,可能沒有人會記住他,但是在羅貫中的書中他變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代價是被醜化,是淪為一個小醜。

在曆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版本,但唯一不變的是小人物都在為大人物讓路,小人物的愚蠢都是為了襯托大人物的才華,蔣幹便是其中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