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期天下午,三毛寫完了一堆作業。
他拿起晾衣杆假裝是火尖槍,想象自己腳踩風火輪,扮起了哪吒。隻聽他從房間這頭“噔噔噔”跑到那頭。
扮完哪吒,三毛覺得不過瘾,順手抄起桌子上的葫蘆,大聲唱起來:“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個瓜!我就是葫蘆娃,啦啦啦……”
突然,三毛聽見“咚”的一聲,媽媽黑着臉開門走了進來。
“你搞出這麼大的聲音是要造反?去,再背二十個單詞!”媽媽怒目圓睜。
“媽媽,我這周上了五個補習班,快累死了,剛好不容易寫完作業。讓我玩一會兒吧!”三毛帶着哭腔說。
媽媽正要張口,突然手機響了。媽媽看了一眼手機,轉身走到門外接聽。
三毛跑到門邊偷聽。
“爸,您不要再袒護他了,您這樣會害了他!他不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了,他已經一年級了……”
“他是我兒子,我不心疼嗎?有什麼辦法?現在内卷那麼厲害,有孩子八歲就能做高中數學競賽題了,您孫子還隻知道哪吒和葫蘆娃!不努力行嗎?”
“當初給他取個小名叫三毛,就是聽說‘貴人不頂重發’,圖個幽默吉利。現在看來養起來‘貴’倒是展現得淋漓盡緻!”……
媽媽越說越激動,嗓門越來越大。
三毛趕緊溜回桌邊背起單詞,生怕媽媽會炸毛。心中納悶着:“内卷”是個什麼東西?
第二天到了學校,三毛問周圍同學什麼是“内卷”?“聽說這東西可厲害了,就是這東西讓我們那麼累。”三毛說。小朋友們讨論一番後得出結論:“内卷”是個人!一個厲害的人!
有好幾個小朋友被“壓迫”得受不了了,因為過着全年無休的日子。三毛和大家商量之後決定離家出走,要去找到“内卷”,告訴他不要給小朋友布置太多任務。
幾個小家夥在大街上逢人就問是否認識“内卷”?大人們哈哈大笑,告訴他們“内卷”不是人。
小朋友們急了,争辯說“内卷”是個厲害的人。這時,蘇教授注意到了這群上課時間在街上遊蕩的孩子。
蘇教授耐心與孩子們交談,問清了緣由。溫和地說:“我們都不知道‘内卷'在哪裡?要不我們去問問警察叔叔吧。”“對對,有困難找警察叔叔!”三毛眼睛一亮。
蘇教授帶孩子們到了最近的派出所,警察剛好接到報案說幾個孩子失蹤了,立刻聯系了家長們。
第一個沖進警局的家長是三毛媽媽,她和剛走出警局門的蘇教授撞了個滿懷。
“蘇老師,怎麼是您?是您送我兒子他們過來的嗎?”三毛媽媽很驚訝,蘇教授是她當年的研究所學生導師。
“你倒是還記得我,隻怕我教你的東西已經忘幹淨了吧?”蘇教授說。
“啊!?”
“我給你們講過,中庸之道講究不偏不倚,過猶不及。你怎麼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走起了極端?讓孩子要努力上進,争取到最好的資源這沒錯,但也得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别忘了,你教育的初心是什麼?是要讓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
三毛媽媽看着蘇教授遠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在接到三毛那一刻,媽媽摟着兒子痛哭起來。三毛趕忙擦去媽媽的淚水,說自己馬上回去寫上課作業。
“不,兒子!今天媽媽先帶你去遊樂場。晚上回去再把今天缺的課補上,好嗎?”
三毛愣住了,回過神後,使勁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