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需要“新聲音”,吳永強:文藝評論要接地氣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文藝創作的新時代,也要有文藝評論的新聲音。11月1日,四川省文聯第八次代表大會、四川省作協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成都錦江大禮堂開幕。出席此次大會的有不少文化和藝術領域的評論家,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永強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文藝界要拒絕一種随感式、斷片式、碎片化和表淺化的文藝評論。

新時代需要“新聲音”,吳永強:文藝評論要接地氣

吳永強說:“省文代會和作代會是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這個形勢下召開的,今年又是建黨100周年,是以說這樣一個會特别有意義。”吳永強還專門提到開幕式上省文聯黨組書記平志英在向大會報告工作時對四川文藝五年成就的總結和回顧。

吳永強認為,平書記的這個工作報告,提出了全省的文藝工作者要更加自覺地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為譜寫四川文藝絢麗華章而不懈努力。“我們現在身處在一個現代和開放的社會,這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對傳統文化繼承和創新的要求。”

新時代需要“新聲音”,吳永強:文藝評論要接地氣

多年以來,吳永強撰寫了大量關于四川美術的文藝評論,他表示,這次文代會的召開也對評論家提出了理論修養的要求。“首先,文藝批評需要有力度,同時還要有學術高度。其次,我們應該建立中國文藝批評的一種話語體系,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

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吳永強也尖銳指出,“當下不少文藝評論還長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少評論家學了很多西方的話語體系,這脫離了我們文藝創作的現實,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我認為,這會把我們的文藝創作給帶偏。中國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底蘊,是以我們的文藝評論應該更接地氣。”

最後,吳永強還建議,四川的文藝批評家應該關注本土藝術大環境,這樣可以有“在場性”和“指導性”,同時,還能激勵更多的藝術家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