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全球的知名作家,相信村上春樹的名字一定榜上有名,不過他的出名可不僅僅是靠出色的文采,正确的三觀也是無數人喜歡他的原因所在,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就在日本首相都在參拜“靖國神社”之際,這個早已出名的作家卻公然承認了日本人當年在侵華戰争中的累累罪行,不僅如此為了贖罪。他還以自己做表率,不僅拒絕吃中國人的食物,甚至還堅決拒絕生下子嗣。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村上春樹做的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原來,村上春樹的正義行為和他的父親有着很大的關系,而他的父親正是當年侵華日軍的一份子。
1949年1月12日,村上春樹出生于日本京都,他的父親是一處寺廟的主持,母親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在這般的成長環境之下,村上春樹自然是深受影響,自小便深谙佛道,父親也會經常教他一些高深的佛法,是以在他的印象裡,父親就是一個十分善良的僧侶。
不過在之後,聽聞了鄰居家的閑言碎語,村上春樹明白了,父親的身份其實并不隻是僧侶而已,他曾經也是參加過戰争的,是“保家衛國”的英雄,而得知這一事情後,村上春樹便對父親更加的崇拜了,父親一看兒子對他當過兵的事情并不抵觸,也就放開了一些顧忌,将曾經侵略中國時的見聞和做法悉數告訴了兒子。
他說自己當年應征入伍之後,便開始了和中國軍隊的戰争,在他的“英勇作戰”之下,中國軍隊被打的節節敗退,他也是以抓了很多的俘虜,那些俘虜不斷地央求他饒過自己,但“深谙武士道精神”的他卻認為,這些俘虜已經失去了脊梁,于是便揮刀砍下了他們的頭顱,而且不單是俘虜,就連普通的中國老百姓,他都沒有放過隻要是敢于反抗的,都将遭到屠殺....
村上春樹的父親本以為自己将當初的“英勇”,告知兒子後兒子會對他更加的崇拜,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村上春樹不僅沒有繼續崇拜他,反而通過他的描述看清了中日這場戰争的本質,知道了他們日本人其實是侵略者,知道了自己的父親是殺人無數的劊子手,也知道了自己其實是出生于戰犯家庭的孩子。
知道了這些,年幼的村上春樹崩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性格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原先的他十分開朗活潑,喜歡和朋友們打打鬧鬧,也喜歡上樹打鳥下河摸魚,可現在他卻變的十分陰郁,隻喜歡在家裡默默的看書,用書籍來麻痹自己的罪惡感。
這般的變化在父親的眼裡,好像兒子是一夜之間長大了一般,他也就沒太在意,不僅不在意,他還自顧自地替村上春樹買了很多書籍,希望兒子今後能成為一名作家,對此村上春樹并沒有拒絕,不過和父親想的靠着出書賺錢出名不同,村上春樹為的可不是名利而是贖罪,是替所有日本人贖罪。
就這樣,為了這個目标,村上春樹開始了他的奮鬥,平日裡仿佛除了書籍什麼都不能打動他似的,而在這般的努力下,他也是不負衆望,一舉考上了早稻田大學的文學部戲曲專業。當得知兒子考上了名校之後,村上春樹的父親高興極了,趕忙過來擁抱慶祝,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村上春樹不僅沒有一絲開心的表情,反倒是直接推開了他,拿着行李徑直離開了。
村上春樹之是以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實在是受不了父親帶給他的愧疚感,他一看到父親就能想象到腥風血雨,讓他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乎為了減輕愧疚感,村上春樹這才選擇了離開,并且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上了大學之後,村上春樹終于是獲得了短暫的安甯生活,他在學校努力讀書的同時,還交到了一個女朋友,二人還合夥靠着貸款開了一家酒吧,日子過得很幸福,正因如此畢業之後二人便結婚了,日子雖然不富裕,但也算是樂在其中,那麼既然如此,村上春樹是怎麼踏入寫作這一行的,有了妻子為何又不想要孩子呢?
原來這都和村上春樹在酒吧的工作有關,作為酒吧的老闆,平日裡其實很清閑,店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大多也都是妻子在忙,閑來無事的他便想着讀書解悶,在這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古今名著,當然也包括他一直在意的日本侵華曆史方面的書籍,通過長時間的閱讀和調研,他發現了無數被日本政府隐藏的罪惡曆史,例如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等等,這讓他對日本政府産生了很濃的厭惡情緒,是以為了揭露這一切,他這才重拾起了曾經想當一名作家的夢想,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想象力豐富、文學基礎紮實的村上春樹,很快便上手了,并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靠着《且聽風吟》、《尋羊曆險記》等作品,他也以一名青年作家的身份快速走紅,當發覺自己的書很受歡迎之際,村上春樹便賣掉了酒吧,正式成為了一名專職作家。
為了尋找靈感,村上春樹帶着妻子開始了全世界的旅行,而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中國對于村上春樹來說着實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這裡他了解到了更多的曆史,也明白了日軍當年的罪行對這個美麗的國度傷害有多大,愧疚的心情瞬間充滿了他的内心,而這也就是他從不吃中國菜,即便在中國也隻吃日本罐頭的原因所在,因為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名罪人的兒子,中國人願意接待他已經是莫大的寬容了,自己怎麼有臉品嘗如此美味的飯菜呢?
而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也差不多,因為村上春樹實在是太愧疚了,他不想讓戰犯的血脈傳承下去,更不想将自己因為書寫日本罪惡曆史,進而賺到的财富傳給下一代,他想自此為村上家族的罪孽畫上一個句号,也想以此報複父親以殺人為豪的态度。
不過你以為這般的忏悔就結束了嗎?當然沒有,在這之後,尤其是父親死後,村上春樹為了獲得中國的原諒,不僅在2019年公然在世人面前,揭露了侵華日軍的罪行,希望日本的年輕人應該正視曆史,不要被日本政府欺騙,後來甚至還成為了全日本的“公敵”。
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在日本政府長達七十多年的隐瞞中,大多數的日本人早已忘記了他們對中國人做出的累累罪行,他們隻知道當年日本受到了兩顆原子彈的轟炸,認為自己也是受害者,在這般的态度下,突然有一位日本的知名作家,站出來将他們所有人都稱之為戰犯,這種從受害者突然變為加害人的轉變,自然讓很多人都難以忍受。
村上春樹自然也明白日本人的心理,他也沒有急着一瞬間改變所有日本人,讓所有日本人都向中國忏悔,他隻是希望大家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即便不說,在未來的某一天發自内心的認為自己的祖先确實做錯了,也是善莫大焉的好事。
不過很顯然,村上春樹的願望并沒有達成,近些年來不單大部分的日本群眾沒有意識到先輩的錯誤,在侵華戰争這段曆史上是百般的狡辯,就連日本政府也是越發的過分,他們先是在首相的帶領下多次參拜,供奉着多名戰犯的“靖國神社”,随後在國際上還跟随着美國的步伐,在貿易戰、輿論戰中堅定地站在中國的對立面,這等态度哪有一點悔過的意思呢?
是以村上春樹對此是既痛心又失望,他曾多次在接受采訪之際,表達了這種失望的情緒,也希望日本人能夠早日道歉,早日意識到錯誤,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種急切的态度反倒起了反作用,很多日本人在那些極端言論的影響下,在網絡上将“賣國賊”、“日奸”、“吃裡扒外”的帽子悉數扣在了已經七十二歲的村上春樹身上,不僅如此在現實中,村上春樹的家人也經常會收到恐吓信、刀片等事物。
面對這等威脅,很多喜愛村上春樹的粉絲都表示十分擔憂,都認為他應該柔和一點,可村上春樹卻始終沒有改變他的态度和想法,因為他認為“我們加害者哪有權利聽那些軟話,如果非要柔和的勸告,才能讓加害者醒悟的話,這和搖尾乞憐有什麼差別?我們日本人已經錯了七十多年了,若是再不嚴厲地批判他們,那麼他們将永遠忘記祖先的過錯,将永遠不會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