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作者:縣東巷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上一篇寫了武魁海和魏文亮師徒二人的故事,主要是講師父是怎麼把徒弟寵上天的。今天咱們說說徒弟魏文亮是怎麼孝敬師父的,這個故事裡既有仗義,有溫情,還有笑聲。

魏文亮出生在曲藝世家。父親魏雅山彈三弦,由于健康問題20多歲緻盲;魏文亮的母親是老鴛鴦調的演員。在舊社會,絕大多數曲藝世家都窮得叮當響,魏家也不例外。魏文亮7歲的時候就跟着父母闖關東,賣藝求生。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1947年在錦州,一家子撂地演出。小不點的魏文亮唱了一段從母親那裡學來的《發四喜》。别看魏文亮人小,但這段唱得字正腔圓,大家都喊好。這時,在圍觀的人群中有一個人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小男孩,覺得他是個說相聲的好材料,于是動了收徒弟的心思。

這個人叫張文斌,他也是北京人,以說相聲為生,此時他也正流落在東北謀生。等魏家演完了,張文斌主動找到魏氏夫婦說明了想收徒的意願。魏氏夫婦同意了,因為他們覺得讓孩子多一門技能對于以後的謀生一定是有好處的。這次“收徒”沒有“引保代”,也沒有師徒契約,因為大家都在流浪謀生,是以一切從簡,魏家請張文斌吃了頓餃子就算定下來了。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從相聲角度來說,張文斌沒什麼名氣,據說還是個海青,而且相聲技藝也不高。但張文斌有個好處就是會得多,也會教徒弟。徒弟聰明,師父會教,是以很快魏文亮就學會了幾個段子,而且撂地一說還真能賺到錢!這小孩子的相聲逐漸有點名氣了。不久之後,一個“大棚”(帶棚子的演出場地,可以遮風擋雨)的管事的找到魏家,請魏文亮去他們那裡演。魏家和張文斌求之不得,趕緊應下來。果不其然,魏文亮在大棚子裡火了!

實話說,小孩子說相聲,隻要有點樣子就容易出效果,這是孩子的優勢,直到如今也是這樣。當時的魏文亮不但長得可樂、可愛:小個子,大腦袋,上了台站在凳子上演出;而且學的幾段相聲還非常瓷實,是以台下反應熱烈,沾包袱就響。觀衆都很喜歡這個小家夥,于是取名“小怪物”。曾在棚子裡看過魏文亮演出的班德貴也對他贊不絕口,可見當時魏文亮還真有兩把刷子。

張文斌教會了魏文亮說相聲,魏家人也反過來給他以回報。張文斌是個光棍,是以魏家就給他在自己租住的房子旁邊也租間房住,而且在衣食住行上都給予照顧。魏氏夫婦也省吃儉用,存錢要給張文斌娶個媳婦。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正當大家覺得生活有些希望和奔頭的時候,張文斌卻突然病倒了,而且很快就病入膏肓。眼看張文斌不久于人世,但一件事讓他遲遲閉不上眼,因為他膝下無子。魏家了解張文斌的心思,在他去世前,魏文亮跪地磕了三個頭說:“您是我師父,也是我爹。我是您徒弟,也是您兒子!”張文斌聽此言才閉上了雙眼,而且露出了笑容,含笑九泉。張文斌的後事肯定得由魏家操辦,而且魏文亮以兒子的身份打幡。這是父母還健在時,盡的第一次“長子孝”。

魏家回到天津,接下來就出現了上一篇文章裡的魏文亮姐弟救場,引出了武魁海廢除諾言找上門去收徒弟的故事。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對于武魁海是怎麼寵徒弟的在上一篇裡寫了,這裡不再贅述。反過來,徒弟魏文亮對于師父也是關心備至。無巧不成書,武魁海跟張文斌一樣也是個老光棍。徒弟魏文亮總是嚷着師父趕緊給找個師娘,但怎奈師父其貌不揚,又不修邊幅,每次相親都以失敗告終。

有一次武魁海又要去相親,徒弟趕緊給師父做了一身華達呢的中山裝,而且把自己的手表也帶在師父的腕上,滿心希望師父這次能夠成功。但是,事與願違。武魁海依然改不了不修邊幅的毛病,雖然一身新衣服,帶着大手表,但他卻蹲在路邊一根接一根的抽煙,一會抽了一地煙屁股。這時候恰好馬三立路過,武魁海趕緊給三叔打招呼。馬三立問:你這人模狗樣的在這幹嘛呢?武魁海說:等對象呢。馬三立看看他這一地煙屁股,一臉的褶子,哈哈一笑說:吹了。果不其然,這次又吹了。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後來武魁海生了病,不能演出了,魏文亮十分着急。聽幹爹高鳳山說北京有位在世的華佗,他就趕緊帶着師父跑到北京名醫的家裡請人家看病。老中醫号了脈,看了舌苔等,嚴肅地跟武魁海說:“武先生,你抽煙太兇了。我可以先開幾副湯藥給你,但你必須得戒煙。否則不是我吓唬你,你過不了半年......”這時候,武魁海出了名的軸脾氣出來了:“您說不是吓唬我,我看你就是吓唬我啊。我鄰居老頭抽煙抽一輩子了,今年93了,不還挺好嗎?”老中醫聽完,臉一沉說:“我還得去見一位朋友,對不起,不送了。”人家下了逐客令。師徒隻好出來,魏文亮借口上廁所,又跑回老中醫家賠禮道歉,請求人家開了藥方。老中醫開了藥方,師徒倆回到天津。雖然武魁海按時吃藥,但煙是一點沒少抽。魏文亮将他的煙藏起來,武魁海就大喊大叫,胡鬧一氣。終于,武魁海病入膏肓撒手人寰,終年隻有59歲。

師父去世,魏文亮這個徒弟又成了“長子”。他給師父置辦了最好的棺木、壽衣,出殡的時候依然是他執長子禮,身穿重孝給師父打幡。

後來魏文亮的父母相繼去世,魏文亮理所當然的為父母穿孝打幡。一個“兒子”四行“長子孝”打過四次“幡兒”,大概僅魏文亮一人了。

「相聲故事」魏文亮:我這輩子“打幡兒”打過瘾了

後來,魏文亮自己說:“兩位老師對我也是真好,我的這些本事,做人也是兩位老師一言一行教的。那年年三十了,人家的孩子都跑出去放爆竹。我卻仍得在屋裡背貫口,前面還要放一張白紙,唾沫星子還不能濺到紙上。後來這兩位師父百年之後都是我發送的”。說到這,魏文亮諧趣地說,“我這一生打幡兒也是過瘾了,打了四次。兩個師父,父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