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映的《大壞狐狸的故事》是由本傑明·雷内與帕特裡克·英伯特共同執導的一部影片,曾于2018年獲得盧米埃爾獎最佳卡通片以及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卡通片,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3分。
它改編自導演本傑明·雷内的同名繪本,影片的畫面保留了導演繪本清新淡雅的風格,和好萊塢迪斯尼動畫的濃墨重彩的工業風相比,别有一番樸實自然的趣味。
影片中有三段溫馨而又滑稽的法式小故事:
送子記:送子鳥把一個人類小寶寶送給小豬、兔子和鴨子,讓他們幫忙送到人類母親的家裡;
大壞狐狸的故事:狐狸想吃肥美的大母雞,奈何母雞太強大,狐狸隻好偷走了三隻小雞蛋,等孵出小雞再吃掉;
聖誕節的故事:聖誕節前,鴨子和兔子不小心把聖誕老人“殺死”了,隻好代替聖誕老人去送禮物。
我們今天講訴的是其中的《送子記》:小豬、兔子、鴨子幫送子鳥送寶寶的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故事:小豬和不靠譜的兩個小夥伴兔子、鴨子幫送子鳥送人類寶寶,途中多次遇險</h1>
在西方的傳說中有一種專門送孩子的鳥,人稱“送子鳥”。據說,送子鳥落在誰家屋頂做窩,誰家就會喜得貴子。是以,在歐洲的鄉村,經常能看到在房屋的屋頂煙囪上搭着一個平台,那是專門為送子鳥準備的。
這些送子鳥中有一隻偷懶不負責任的,它假裝被小豬家的蘋果樹撞斷了翅膀,要求小豬幫它去送一個人類小寶寶,小豬感到責任重大,不願接受這個任務,而不靠譜的兔子和鴨子卻想都沒想就接下了這個任務,打算用發射的方式把寶寶送回家。
在我看來,小豬剛開始之是以不願接受送寶寶的任務,是因為他對這方面不熟悉,他怕因為自己的緣故讓寶寶到不了家,他是個冷靜的小豬,但同時,他也是個不敢突破自我的小豬。
而兔子鴨子和他的性格恰好相反,他們做事情有熱情,可是做事不太靠譜,幫小豬除個草還能把胡蘿蔔給除了,他們是空有熱血卻經常把事辦遭的那類人。
小豬救下寶寶後,再也不敢把寶寶留給兔子和鴨子,無奈之下,隻好跟他們一起踏上了送子之路。在路上他們分别遭遇了大灰狼、嗜血屠夫、鳄魚,曆盡各種險難,還陰差陽錯救了動物園裡的眼鏡猴,最後他們把眼鏡猴和寶寶都送到了快遞公司,準備把他們分别寄回家。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際,卻發現寶寶和眼鏡猴的收貨位址對調了,還好最後有驚無險把寶寶送到了家。
小豬一旦接受工作就迅速進入工作狀态,而兔子和鴨子卻情況不斷,他們意見出現了分歧,在溝通之後,兔子和鴨子在的工作态度有所好轉,最終三人齊心協力完成了任務。
至于那隻送子鳥,明明是自己的工作,卻找各種理由推诿,最後當然沒有好結果,被小豬用發射火箭的方式不知道發到哪裡去了,這其實在現代職場中就意味着被炒鱿魚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人性:四隻小動物隐喻着職場中不同性格的人</h1>
小豬:小豬這樣的人,在職場中其實是辦事最踏實的人,他們隻要接受了某樣工作,就會一絲不苟的去完成。但他們也有不足之處,他們往往隻願意做自己分内的事,習慣呆在舒适區不想輕易做出改變,缺乏開拓精神,是思想比較固化的那一類人。
兔子和鴨子:這一類人,具有開拓精神,對待工作有熱情,但他們往往做事不仔細調查,也不學習相關知識,光是憑着一腔熱情去做,是以往往會把事情搞砸,但當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不足之處後,會有意識地去改正自己、提高自己,這類人,未來可期。
送子鳥:像送子鳥這類的人,在職場上是會被淘汰的那一類,自己最基本的本職工作都不想做,想辦法找各種理由推給别人做,這樣的人,在任何一個企業都難以生存。
結語:
《大壞狐狸的故事》這部電影的三個故事都很诙諧有趣,表現了關于善良,勇敢、友情等溫情的主題,營造出一個美好、天真、自由的世界。
其中的《送子記》這個小故事,在溫馨诙諧的情節中蘊藏着工作生活的道理,讓我們在輕松的觀影過程中對我們所應有的人生态度也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