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作者:廖昊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鑄魂育人

立德樹人

【編者按】

長期以來, 無錫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堅守教育初心,立德修身、潛心育人,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書寫了無錫教育立德樹人的精彩篇章。

無錫教育微信推出“鑄魂育人 立德樹人”專欄,展現無錫教育人的師德風範和教壇風采。

2021年江蘇省教育系統先進個人(優秀教師)

YOUXIUJIAOSHI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無錫市僑誼實驗中學

2018年9月,是陳慶麗離開校長崗位的日子,在教育這個行業她已經耕耘了32個年頭了。 在完成校長任職後,陳慶麗作出了出乎很 多人意料的選擇: 當一名普通的國文教師。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東林中學、廣豐中學、僑誼實驗中學,教師、班主任、教務主任、校長、教師……不管擔任什麼角色,在孩子們眼裡,她都是他們親愛的陳老師。

從教35年,陳慶麗常說:不管在哪裡,與成千上萬的學生相遇,就如同在花園裡與不同種類的花草相遇,在她的眼裡,生命的姿态各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學習國文的方式很多。陳慶麗在國文教學上常常獨辟蹊徑——

· 在敲雞蛋的實驗中開啟課堂,探究從外力擊破還是從内在突破的規律;

· 和學生一起在想象中,完成種種有趣的冒險:想象走進地球深處、爬到樹上、做泡在水裡的一條魚;

· 聊童年往事,畫思維導圖,為電影做推介,介紹曆史小故事……

陳慶麗和同仁建立了“紫藤學習共享空間”,帶領同學們認識魯迅、沈從文、汪曾祺、路遙、托爾斯泰、茨威格等作家,在閱讀時間讨論他們的文字,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名著閱讀,讓孩子明白閱讀的意義。僑誼實驗中學徐宇昊同學最喜歡“閱讀疑惑”項目,通過大膽嘗試,他走上了愛探究的道路。

朱語瑤同學 這樣說 ,陳老師那一雙眼睛中藏着汪洋大海。 在回答問題或交談時,陳老師的眼睛是閃着光的,她的眼睛很會尋找,在天空中,在海洋裡,在花海裡,在麥田中,找尋那個閃閃的亮點。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陳慶麗不僅是國文老師,也是學生的精神守護和養育者。

陳慶麗眼中的學生,就是每一個刹那都可以打開的花朵,她說,花都會綻放,隻是季節不同而已。

陳慶麗懂得:比起“那棵樹的生長”,“那棵不一樣的樹的生長”更為重要。她關注孩子的學業,更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幫助學生将内心世界打開、舒展,自我成長。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李瑩(畢業于1994年)

一晃已經快三十年過去了,還清晰地記得陳老師站在講台前的樣子,她總是衣着整潔優美,帶着微笑,用溫和的嗓音為學生朗讀、解釋、評點,記憶中她好像從來沒對學生闆過面孔。我更喜歡把陳老師比作 “春泥”,含着愛意與希望、寬容與包涵。

孫迅(畢業于2000年)

陳老師布置的作業與衆不同,每天“500字”,内容不限,體裁不限,創造無限;陳老師認為班級應該有班級精神,倡議“不斷擡高自己人生的杠杆”,至今仍然激勵着我們這個曾經的班級。

王興(畢業于2021年)

在陳老師的“閱讀空間”寫作,好像在冷的雨夜裡終于看到一個壁爐,斑駁的紅磚上散發着柴火的粗糙的香味,橘黃的火在那裡舞蹈跳動,那種溫暖,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安穩與輕松。

立德樹人,他們在路上│ 陳慶麗:對教育的一往情深

2020年10月,陳慶麗去青海循化支教送課,回到無錫,她一直牽挂那些孩子,不時給他們送去好書,與當地老師保持教研互動,還讓循化同學和僑誼同學往來傳書,天涯咫尺,情深“誼海”。

和學生相處在一起的幾十年間,陳慶麗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從不同的視角,了解不同的人、經曆和他們的故事,對學生的差異充滿了解,尊重屬于每個學生自己的想法,讓教育呈現無限的神奇和可能。

---------END---------

編輯:俞佳 邵夢婷 稽核:程宏強 許沁 釋出:丁丁

【來源:無錫教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