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南房地産下半場,無房可賣的時代

經常在其他行業說起的一句話,當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放在海南地産行業,格外的貼切,當全島市場逐漸過渡到沒有住宅産品可開發的狀态後,才知道什麼才是房地産的終極發展形态。

滄桑十餘載,兩輪風起時

海南房地産下半場,無房可賣的時代

回看過去,過于久遠的90年代不用再提,近十餘年,海南又度過了一個房地産高速發展期,有過失落,也有過輝煌,但國際旅遊島、國際自貿港的發展口号,還是在耳邊不停徘徊。峰值時期,年成交額近2700億元,這個資料放在全國市場來看,不算什麼,但同期海南GDP總額約5000億元,房地産銷售雖不能直接計入GDP占比,但這個對比還是格外醒目的。海南已經建造了數不清的住宅産品。

政策調控,日漸成熟

海南房地産下半場,無房可賣的時代

其實每輪房價高漲,銷售額高漲的背後,都伴随着各類政府調控,但這些政策很多時候都分化成了兩類。

一類是不疼不癢型,這類政策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海南房地産發展的困境,隻是将核心沖突進行了轉移,用新沖突代替舊沖突,比如限制最小戶型面積,隻是将沖突轉移到客戶購買能力上。

另一類是掩耳盜鈴型,這類政策一出,最開始,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行業完了,經過多輪試探和博弈,在政策的監管執行力度上撕開了巨大的口子,同時因為政策的存在,衍生出許多灰色産業鍊條,比如限購政策,在實際的執行中,一個敢買,一個敢賣,另一個敢閉眼。

同時類似代辦落戶、代繳個稅的産業鍊條發展的日益成熟,限購政策的初衷早已不複存在。當然,任何政策在時間的考驗下,存在一定的瑕疵是必然的,天底下沒有完美的政策,隻能不斷地查漏補缺,從政策的整體發展線條來看,政策調控的水準是日趨完善的。

房産回歸居住本質

海南房地産下半場,無房可賣的時代

當下的海南,房産購買的屬性已經多元化,不再是一個單一的以純投資為導向的市場,不能說沒有價值,隻能說海南的房産價值已經調整為多元化,同時自住化的屬性日益增強,投資屬性減弱,呈現一種遞弱代償的狀态,這種狀态,勢必将房産投資回歸到居住本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