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前,《指令與征服》和《紅色警戒》這兩款遊戲占領了大大小小的電腦房,而不久後,《帝國時代》的出現打破了它們的“壟斷”,這是款在當時玩法較為新奇的RTS遊戲,它的某些理念比如兵種、資源與勝利觀等等都與當時市面上流行的RTS遊戲有所不同。
此後不久,RTS遊戲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從《星際争霸》的火爆,再到《魔獸3》的統治,在MMO成為PC端遊戲市場頭牌之前,這種有着聯機功能的單機RTS遊戲相較于在歐美更加流行的FPS遊戲則更受國内玩家的追捧。
《帝國時代》初代遊戲截圖
然而随着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PC 漸漸成為了各大網遊的專用平台,低上手成本、能帶來更多成就感的MMO逐漸取代了曾輝煌無限的RTS遊戲,體環境封閉、難于精通等等特色曾是其最大的流量和賣點,在時代的變遷下反而成為了RTS遊戲無法擺脫的陰影。
現如今,相較于市面上多種多樣的遊戲品類而言,RTS遊戲毫無疑問已經沒落了,而在這段跌宕起伏的RTS興衰史中,《帝國時代》系列就像帆船一般,在時而平靜時而洶湧的海面上航行。從全效工作室(Ensemble Studios)制作的《帝國時代1》的一炮而紅,到其趁熱打鐵推出堪稱系列最佳的《帝國時代2》,再到未遇伯樂的《帝國時代 3》——将兩代前作的内容、系統和特色集為一體,可惜并未獲得與其品質相當的存在感。
《帝國時代3》遊戲截圖
就在3 年後,制作《帝國時代》系列的全效工作室被其母公司微軟關閉,而微軟遊戲的戰略目光也全面聚焦在自家的主機平台,直至今日。
但實際上微軟并沒有放棄PC,《帝國時代4》時隔16年重新登陸PC,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也許這并不能算是RTS遊戲的文藝複興,但這瓶蘊藏着“文明曆史”的陳年佳釀如今聞起來仍像當年一樣新鮮香醇。
遊戲由水雷社開發、Xbox Game Studios(更名前為微軟工作室)發行,于10月28日登陸Steam平台,遊戲支援簡體中文。據Steamdb資料統計,共有1211名玩家發表了評論,其中差評為226條,好評率達到81%,目前國區售價248元人民币。
行媒方面,IGN給出了較高的9分,Metacritic同樣給出了82分的好評。
經典與現代的碰撞交融
微軟找到了業内知名的RTS開發商水雷社(Relic Entertainment)來制作《帝國時代4》,看得出微軟這次誠意滿滿。水雷社旗下的作品從最初的《家園》系列,《戰錘40000:戰争黎明》系列,再到戰争題材的《英雄連》系列都深受玩家好評,作品不多,但個個都是“精兵”。
“《帝國時代4》是适合所有玩家的一代,它能為新手玩家帶來愉快的遊戲體驗,内含專供學習即時戰略遊戲精華的教程系統,以及特别設計的戰役故事模式,讓新手玩家能輕松完成設定、獲得勝利。”開發者說道。
《帝國時代4》的玩法和操作方式較前三代差别不大,對于老玩家而言甚至不需要适應時間就能快速上手,而對于完全沒接觸過《帝國時代》系列甚至RTS類型遊戲的新玩家,依然能靠着主線中第一個戰役“諾曼人(英格蘭文明)”來熟悉和了解整個遊戲,這個共10關的單人戰役堪稱保姆級别的教程,小到點選機關、采集,大到到兵種的克制規則及建構部隊和指揮作戰,它非常全面地介紹了玩家能在遊戲中可能會用到的所有操作。
雖然《帝國時代4》沒有《文明6》中那麼複雜的系統和機制,但玩家隻要體驗過戰役就能明白本作内容的豐富度。遊戲中現有的戰役劇本共包含“諾曼”、“英法百年戰争”、“蒙古帝國”、“莫斯科崛起”四大劇本,全部加起來有35個關卡。
此外,《帝國時代4》還給打通戰役的玩家們準備了很紮實的紀錄片作為收尾,其中影片對兵器、铠甲、民族習性等等的内容都講述的十分詳細,甚至玩家還能看到相應的專家學者來介紹和解釋,這為整個遊戲戰役的推進提供了極具說服力的證據。
遊戲開始于1066 年盎格魯撒克遜新王哈羅德與諾曼底公爵威廉之間爆發的關鍵之戰“黑斯廷斯戰役”,這場戰争一直持續至1217 年的第二次林肯戰役,在這段曆程中玩家将作為親曆者的身份參與其中著名的戰役,遊戲中顯眼的任務辨別配搭配清晰的中文語音指引有助于玩家在短時間内熟悉遊戲。
雖然畫面品質沒有帶給玩家們很大驚喜,但遊戲中較“現代”化的3D環境中的基礎功能是應有盡有的:對于有高低差的地形,往高處移動時機關速度會降低,被玩家放置在高處的遠端兵種射程和視野會增加,蔭蔽處的部隊不容易被敵人發現等等。機關間的實體碰撞效果、武器傷害判定計算的十分精細。
平衡性與多元化取勝玩法
目前版本的《帝國時代4》中共有8個勢力供玩家體驗,這8個勢力雖然在遊戲中後期的發展方向都不盡相同,但大體而言是較為均衡的。或許是為了照顧新玩家的遊戲體驗、給老玩家“補課”,《帝國時代4》在實際遊戲中防守方占據一定的優勢,例如英格蘭勢力,其很早就可以造出石牆,而在前期缺乏攻城器械的情況下,AI的基礎兵種很難對石城造成有效的傷害,而箭塔能夠有效減緩敵人進攻的節奏,這對于很多不夠了解遊戲系統的新手玩家來說較為友好。
這為《帝國時代》的三種勝利方式埋下了伏筆。在遊戲中仍舊有三種方法取勝,第一種是傳統的“征服”,簡單來說就是把地圖上的所有敵方标志性建築摧毀殆盡;第二種是“奇觀取勝”,世界奇觀修好後玩家需要保證其10分鐘内不被摧毀,而奇觀一旦落成,全圖敵人都會對它發動猛攻;第三種是玩家派遣僧侶占領地圖上的所有聖地,它們會随機分布在地圖上,被玩家占領後敵人也可以重新将其占回來。
慢節奏、豐富的資源及多元化的取勝條件帶給《帝國時代4》的玩家們更自由的遊戲體驗:可以建造嚴絲合縫的城牆和密密麻麻的箭塔把城鎮“包成粽子”後,再在中心區域建造奇觀取勝;也可以快速訓練出封建時代(二階段文明)的兵種,通過切斷他們的資源供應鍊來快速擊敗那些默默發育的對手,“征服”取勝。
RTS的時代早已過去,而有勇氣做完一個RTS并将其置入市場本就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而《帝國時代4》毋庸置疑是近些年來最值得深入了解的曆史題材 RTS遊戲之一,其遊戲内容所蘊藏的潛力依舊出衆,雖然目前文明的種類不多,畫質也沒有太大提升,但瑕不掩瑜,它扛起了“帝國”大旗,終成為了很多老玩家們心中期待的那個《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