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作者:張筇

提到開山挖隧道,可能你想象的是一群人在深山中開鑿,提到挖掘機,或許在你的想象中就會出現一台四五米高的機器。

可是你知道嗎?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台隧道挖掘機,長達110米、直徑高達17.5米,其重量更是超過了7000噸,宛如一隻吞土的怪獸,而它的名字就叫做Bertha。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談到這個挖掘機界的“巨無霸”,可能很多朋友都會很好奇,這種機器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又究竟是哪個國家才會研究出這麼一台堪比小山的挖掘機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為大家一一解惑。

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有關超大型挖掘機的研發是相當有必要的,畢竟挖掘機向來都有着“工程界的晴雨表”一稱。

有了先進的挖掘機,人們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工程效率,這既是對技術工程的一種革新,也是推動國家基建事業發展的有力武器。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這台名為“ Bertha”,譯作“伯莎”的超大型盾構隧道挖掘機,雖然是美國的财産,但實際上卻是美國在2012年委托日本制造出來的。

在剛剛制作完成後,這一款超大型機器就被投入到了西雅圖地下隧道的挖建工程中。在經曆了4年時間後,SR99号隧道工程順利完成,長達15公裡的老化高架橋線路被全部改建成了隧道的一部分,也正是這次隧道改進,讓人們意識到了這款挖掘機的強悍實力。

通過簡略計算,人們發現伯莎的挖掘速度大概在3.6米每小時,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可笑?

一台上百米長的挖掘機,每小時竟然隻能挖幾米的深度。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可是倘若你對工程學有一些了解,那麼你就會知道,這非但不可笑,反而是一項頗為了不起的創舉,因為挖隧道可不僅僅是簡單的挖隧道。

倘若你是想單純挖個洞,這自然簡單,可是如果你想像伯莎這樣挖掘出一條隧道,那麼你不僅需要想辦法去支撐那些被挖空的土壤層,同樣還得具備抵抗地下水、處理挖掘下來的廢土等一系列的能力。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也正是因為存在着這些挖掘上的困難,是以在過去,勞工們挖掘隧道的速度大概都隻能維持在1.2米每小時,而伯莎的挖掘速度卻足足是人們過去的挖掘速度的三倍,這難道不是一種了不起的創新嗎?

如此強悍的挖掘能力,來自于伯莎複雜而精密的内部設計。

我們這裡截取刀頭這一小小的部分來進行分析。

據說伯莎的刀頭,足足使用了260種不同合金盾構刀片,這些刀片以獨特的順序排列群組合,最終建構出如此強悍的伯莎挖掘機。

當然了,對于一個110米長的巨型挖掘機來說,它的刀片長度自然也是短不了的,伯莎挖掘機上的刀片,每個都超過一名成年人的身軀長度,這也就意味着其中最短的都在兩米左右。

你能想象260多種跟你一般長短的刀片,揮舞起來是什麼樣的效果嗎?根據機器使用者以及現場目擊者的回報來看,這種機器一旦開動起來,就宛如一頭吃土的巨獸,光吃不排、威力絕倫。

其實說它“光吃不排”也不準确,因為實際上這款機器的尾部上是安裝了一條管道的,這條管道就專門用來處理排出的石頭的。

隻不過由于機身過長,是以人們通常難以發覺。至于那些挖掘過程中出現的碎土,則是被這款挖掘機沿途拼接起來了。

而這也是為什麼它可以實作3.6米每小時的挖掘速度,實際上它是一邊挖一邊加強的,可以說這款挖掘機挖到哪裡,跟在其身後的勞工們就會将隧道固定到哪裡。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如此優秀的一頭挖掘巨獸,是否有缺點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款挖掘機的缺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需要全程緊密監視,二則是維修相當複雜。

之是以要對這麼一隻“巨獸”全程監視,倒不是因為畏懼它“叛逃”,而是因為它的挖掘能力實在太過強悍了。

倘若你不能實時看護、及時叫停,那麼這款挖掘機是很容易挖到一些危險的地方去的,比如說城市裡埋伏在地下的一些管道,或者說是其他地下設施。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至于維修複雜就更好了解了,由于當時為了確定其挖掘能力,日本工程師們将這台挖掘機設計的過于龐大與複雜。

是以倘若真的是挖掘機刀頭部分出現了故障,那麼就必須及時停工,在軟土層開拓出一片空間,然後打一個吊井,将挖掘機刀頭整個拆解下來、通過吊井運到地面上去,将損壞的部分進行拆卸與更換,再将其通過吊井運下來、安裝好後才能恢複其挖掘能力。

客觀來說,這也是這款挖掘機目前較為棘手的一個問題。

挖掘機界的“巨無霸”

不過自打2012年這款挖掘機被提上日程開始,美國與日大學學家們就一直在研究着如何對這款挖掘機進行改進,也提出了一些相當有針對性的建議。

雖然目前仍舊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果,但是兩國對更新版挖掘機的研發的确是有很大進步的。

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這款伯莎挖掘機隻要一天就可以挖開一座小山,而這種挖掘能力對于世界各國都是頗為寶貴的。

倘若它能夠實作完全自動化,那就更完美了,想必各國一定會紛紛效仿、定制這款超級挖掘機。

而倘若真的有那麼一天,那麼對全人類來說,這都是一件幸事,畢竟這意味着勞工們在挖掘隧道的時候不用再承擔太大的風險,貧困地區的經濟建設也可以走上更加高速的道路,我們堅信那一天就在不久的将來。

END

#我要上 頭條##挖掘機##隧道#@環球時報新聞@極目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