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博物館,是集收藏、陳列、征集和研究代表自然與人類文化遺産的場所。說到博物館想必大家都應該有去過,對于遊客來說他們最想看的當然是一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因為這不僅是該館最為重要的文物,同時也代表博物館的館藏實力。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也是國内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很多遊客來到杭州也想一睹代表着浙江的最高館藏文物。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十大博物館之一,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看看,浙博的“十大鎮館之寶”。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2020年8月拍攝于浙江杭州。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經過九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已形成孤山館區、文瀾閣、武林館區、西湖美術館、黃賓虹紀念室、沙孟海舊居、文保科研基地等七個景區,館藏文物達到十萬多件。而遊客最想看到的浙博十大鎮館之寶,基都集中在位于杭州市中心武林廣場北側的武林館區内。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建築面積二萬多平方米,共分為三層,一層的《越地長歌——浙江曆史文化陳列》是重要文物展示區。該展館以年代發展為主線,逐漸展現浙江的曆史人文發展,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這第一件展示的鎮館之寶是: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又稱“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

這件展品看着并不起眼,可它大有來頭,已經有近7000多年的曆史,是原始象牙雕刻的藝術珍品。牙雕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陰線雕刻出一組圖案,中心為一同心圓,外圓刻有光芒,形似太陽。1978年出土于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為國家一級文物。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再往裡走,曆史似乎離我我們近了一些,這裡有展示着第二件鎮館之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不僅代表了浙江的曆史,同時實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史。

這件玉琮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内徑3.8厘米。重量6500克,形體寬碩大,紋飾獨特繁瑣,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為國家一級文物。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随着曆史的發展,我們來到了春秋時期,這裡展示着浙江省博物館第三件鎮館之寶:春秋伎樂銅屋。整個銅屋通高17cm,面寬13cm,進深11.5cm。完整展示了春秋時期音樂舞蹈的場景。為國家一級文物。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這一件是: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這把劍雖不如“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但二千多年曆史仍能儲存如此完好,也實屬罕見。此劍為銅質,全長52.4cm,正面刻有:戉(越)王、背面刻有:者旨於睗的字樣。據了解,者旨是諸暨,於睗是勾踐兒子與夷,這把劍是勾踐兒子越王與夷的劍。為國家一級文物。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所繪的《富春山居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畫是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以富春江為背景,全畫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此畫被收藏家吳洪裕所得,他極愛此畫,臨終前竟下令将此畫焚燒殉葬,所幸被其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來。不過這幅畫也被燒成了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被稱為《無用師卷》,現收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為《剩山圖》,就是我們眼前看到了這幅。這也是浙博最為外人熟知的鎮館之寶,許多遊客就是奔着它來的。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博的鎮館之寶之一:北宋彩塑泥菩薩立像。出土于浙江溫州白象塔,佛像通高64厘米,形态畢肖,敷彩描金,精彩絕倫,極具絢爛之美,是彩塑的典範之作,是泥塑中的珍品。為國家一級文物。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江省博物館珍藏有多把唐代古琴,其中這把落霞式 “彩鳳鳴岐”七弦琴被認為是鎮館之寶之一。此琴通長124.8cm,額寬16.3cm,肩寬18.8cm,尾寬12.5cm,厚5.4cm。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彩鳳鳴岐”造型古樸典雅,背面有冰裂斷和小流水斷,美麗而别緻。龍池上方刻有“彩鳳鳴岐”琴名字,下為近代琴學大師楊宗稷的三段鑒藏贊美銘。此琴為楊宗稷“半百琴齋”中最珍愛的一把,并收錄于《琴學叢書》,在民國時期古琴界有着超凡的地位。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清金箔貼花花轎,館藏于武林館區三樓的“十裡紅妝——甯紹婚俗中的紅妝家具”館内。此轎為清代甯波式花轎,是由象山、奉化、甯海等地的十位工匠老師傅,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打造完成,總共耗費了一萬多個工時,是以又被稱為“萬工轎 ”。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萬工轎長150厘米、寬90厘米、高27厘米。整個轎子全部采用榫卯結構聯結,沒用一枚鐵釘,共雕刻有250個人物、花鳥蟲獸,有着“天下第一轎”的美稱,彰顯着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

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浙江最高等級館藏文物,每件都堪稱國寶

浙江省博物館一共有十件鎮館之寶,除了以上八件,還有二件分别是2001年出土于西湖雷峰塔地宮的“五代十國吳越國純銀鎏金阿育王塔”,現館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另一件是“元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由于此行前往,龍泉窯青瓷館處于閉館中,未能拍攝到,希望下次再去能一睹真容,到時再展現給廣大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