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埴土、黏埴、埴固、埴墳、擿埴、摘埴索塗、冥行擿埴

作者:思維什錦店

埴土,◆黏土。○《莊子·馬蹄》“陶者曰:‘我善治埴。’”陸德明釋文引晉司馬彪注:“埴土可以爲陶器。”

黏埴,◆黏土。○《六韜‧戰車》:“[太公]曰:‘圯下漸澤,黑土黏埴者,車之勞地也。’”

埴固,◆堅固。○《墨子‧尚賢中》:“則此言聖人之德章明博大,埴固以脩久也。”○《淮南子‧泰族訓》:“重者可令埴固,而不可令淩敵。”

埴墳(埴墳),◆《書‧禹貢》:“厥土赤埴墳。”○[孔]傳:“土黏曰埴。”後以“埴墳”指輕粘土和壤土。○[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稻宜》:“土脈堅緊者,宜耕壟,疊塊壓薪而燒之。埴墳鬆土不宜也。”

擿埴,◆見“擿埴索塗”。

摘埴索塗(摘埴索塗),◆盲人以杖點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為。○[嚴復]《救亡決論》:“凡舟車之運轉流行,道裡之險易澀滑,岩牆之必壓,坎陷之至兇,摘埴索塗,都忘趨避。”○[孫中山]《<民報>發刊詞》:“姱詞以為美,囂聽而無所終,摘埴索塗,不獲則反覆其詞而自惑。”擿埴索塗(擿埴索塗\擿植索塗\擿埴索途),◆謂盲人以杖點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漢][揚雄]《法言‧修身》:“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李軌]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雖用白日,無異夜行。夜行之義,面牆之諭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上》:“方之蒙袂輯履,有憤于[黔婁],擿植索塗,見稱于[揚子],差不同耳。”○[清][唐孫華]《題眼醫何藏之小照》詩:“擿埴索途竟何適,階前咫尺迷西東。”亦省作“擿埴-擿埴”。○[清][錢謙益]《恭謁孔林先聖廟一百韻》:“冥途紛擿埴,錮疾扇淫詖。”擿埴索途,◆見“擿埴索塗”。

冥行擿埴,◆[漢][揚雄]《法言‧修身》:“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李軌]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雖用白日,無異夜行。”後以“冥行擿埴”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摸索。○[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五章:“若愚者乎,既不能考大地萬物之理,又不能收今古諸聖之華,擿埴自喜,冥行自誇。”如:幾十年來,我冥行擿埴,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成就,卻也小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