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之前跟大家聊過東學黨起義引發了中日兩國出兵北韓,進而引發了甲午戰争,但是在此之前,還有兩次戰鬥。
這兩場戰鬥,是甲午海戰之前,大清朝和日本在海上、陸上分别爆發的兩次軍事沖突。兩場戰争的結果呢,也是以清朝全面戰敗而告終。
但是當時清軍的武器裝備并不比日本差,那麼為什麼會以慘敗收場呢?從這兩場戰役中,我們又能看出清軍暴露的那些問題呢?
今天咱們來聊聊豐島海戰和成歡之戰。
豐島海戰
1894年7月25号這天的淩晨,天剛蒙蒙亮,執行完運兵任務的清朝軍艦濟遠号和廣乙号正悠閑地在豐島海面上行駛,此時船上的官兵們還沉浸在美夢之中,但是一發炮彈打破了這安靜的一切,被炮擊的官兵們急忙跳上甲闆,眼前的這一切讓所有人都驚呆了。
在他們面前的,是飄揚着太陽旗的日本聯合艦隊——吉野号、浪速号和秋津洲号,三艘戰艦不宣而戰,開炮射擊。
論排水量,濟遠号和廣乙号加一起才三千多噸,日本軍艦呢?三艘一共一萬一千多噸,根本就不是日本軍艦的對手,現在是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了,咋辦呢?隻能跟他們拼了。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到廣乙号管帶程璧光了,當他發現日本的軍艦來者不善的時候,當機立斷馬上組織了有效的反擊。雖然廣乙号在日本軍艦面前就是個小船,但是這艘船的來頭可不小,它是由大名鼎鼎的福建船政局咱們中國人自己生産的巡洋艦,配有魚雷和速射炮。雖然口徑隻有47mm,但是它還是毫不猶豫地開炮反擊。
那日本軍艦的炮口徑是多大呢?不好意思,整整比廣乙号大了三倍。日本的三艘戰艦全部配備了150mm的速射炮,雙方高下立判,廣乙号也很快就敗下陣來。
程璧光也知道,硬拼肯定拼不過,于是下令廣乙号全速沖向日本的吉野号,他想的是等到逼近之後,再用魚雷将丫擊沉。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廣乙号還沒靠近吉野号就已經被另外兩艘戰艦打得是千瘡百孔,失去了戰鬥能力。
正在雙方交戰之時啊,中國租用的英國運兵船高升号和運送武器的操江艦也來到了豐島海面,一看這陣仗,二話不說,腳底闆抹油——溜了溜了。
結果這一切都被日軍看在眼裡,到嘴邊的肥肉咋能不吃呢?于是日軍放棄已經幾乎被打爛了的廣乙号,轉過頭來追擊沒有戰鬥能力的高升号和操江艦。廣乙号這才避免了被擊沉的命運,脫離了戰場,最後擱淺在了海岸上。
說到這,大家就會問了:“不對啊,聊了這麼半天,好像少了點什麼啊,對啊還有一艘大清戰艦呢?您是不是給忘了啊。”各位朋友,不是我把它忘了,是它啊,早跑了。
按理說另一艘戰艦濟遠号的裝備是優于廣乙号的,但是管帶方伯謙呢,不但沒有第一時間反擊,還趁着日本軍艦追擊高升号的時候溜之大吉了。
但是吉野号不會那麼容易放過它,一路就窮追不舍啊,怎麼辦呢?挂白旗吧,挂白旗也不好使,還追,那挂日本國旗吧,還追。最後方伯謙實在是沒辦法了,隻能下令開炮還擊,這才擺脫了吉野号的追擊。
再說另一邊,雖然日本的浪速号追上了高升号,但是高升号畢竟是英國人的船。順便說一句,這個浪速号的艦長,就是後來的日本海軍元帥,被稱為“軍神”的東鄉平八郎。
東鄉平八郎不想、也覺得沒必要跟英國人過不去,是以就派了一艘小船,去跟高升号的英國船長說:“你們這艘船,大日本帝國要例行檢查,麻煩您跟我們走一趟吧。”
但是船上還有九百多大清國的官兵呢,領頭的叫高繼善,他肯定不願意和日本人走。但是英國船長說你們兩國打架,不關我的事情啊,船我不要了,讓我走呗。高繼善一把抓住英國船長,小樣,想走可不行,你們這幾個洋人走了,小日本還不分分鐘送我們喂魚啊。
結果雙方就一直從上午九點僵持到了下午一點。後來日本人可能實在是等煩了,就突然向高升号發射了魚雷,結果魚雷沒炸,這下雙方都很尴尬,那咋辦?打呗。于是“手無寸鐵”的高升号被擊沉,九百多大清官兵除了200人幸存之外,全部葬身大海。
順便說一句,那個英國船長在戰事一開的時候跳海逃跑了,最後被日本人撈了上來。
而另一邊滿載裝備的操江艦也沒能逃過日本人魔爪,整整一船的裝備都被日本人收入囊中,當然不久的将來它們還會出現在甲午戰場上。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豐島海戰,以大清的慘敗而告終。
但是日本絕不會僅僅打了海戰就完了,他們的目标又對準了中國的駐朝陸軍。
成歡之戰
25号剛剛打完豐島海戰,28号日軍就向駐守在北韓牙山的清朝官兵下手了。
而駐紮在牙山的就正是光緒帝派來鎮壓東學黨起義的葉志超,他手下有三千八百多名淮軍,都是李鴻章的嫡系部隊。而日軍方面派來的是大島義昌大将和他手下的四千日軍。
您現在如果去牙山這個地方會發現,牙山什麼都沒有,易攻難守,是以葉志超部下聶士成和就勸他放棄牙山,埋伏在牙山附近的成歡驿,打小日本個措手不及。
但是葉志超不是這麼想的,他覺得清軍的大部隊都在平壤,憑啥我在成歡這個地方就跟日本人玩命啊,于是他跟聶士成說:“好,你說打是吧,你留下打,我在你後面支援。”
其實按道理來說,當時這支部隊配備的是清一色的連發槍,又有加特林和阿姆斯特朗炮支援,對面的日本人手裡拿的是什麼呢?還是美國南北戰争用剩下的破單發步槍,而且三千八對四千,人數上也不算太吃虧吧,再加上成歡這個地方的地形有利,可以說是很有希望打赢的。
但是咱也不知道老葉是咋想的,鐵了心要往後稍,于是就給聶士成留了兩千人,自己一溜煙跑公州去了。結果一下優勢變劣勢,最後也隻能戰敗。那說好的支援呢?等聶士成到了公州才發現,葉志新早跑的沒影了。
這就是甲午海戰在正式開始之前,清軍在海上、陸上的兩次慘敗。
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場戰争都出現了非常相似的一幕,是什麼呢?主将逃跑,副将迎敵。濟遠号管帶方伯謙跑了,廣乙号管帶陳璧光迎敵;葉志超跑了,留下聶士成打阻擊。咱們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大戰在即主将先跑路,能打赢就見鬼了。
結語
如果說豐島海戰是因為日軍偷襲,再加上咱們的軍艦确實不如人家的好,輸了還說得過去的話,那麼成歡之戰,真的是把老祖宗的臉都丢盡了。
咱們知道,不管是現代戰争還是古代打仗,都講究的是戰術和戰略。咱們可好,要不是穿着軍裝,還以為是社會流氓打群架呢,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之間毫無配合,那還打什麼仗啊,擺個擂台一對一它不香嗎?
就是打群架,咱也打不過。你說槍啊炮啊都是外來的玩意,使不習慣,那大刀長矛總行了吧,結果不打白刃戰還能挺一會,一上刺刀,大清的勇士們輸得更慘。
咱們就一點讓人家刮目相看,就是隊列整齊劃一,軍姿站得可直,正步踢得可好嘞。這樣的軍隊拉到甲午戰場上,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甲午戰場上,更多問題就又暴露出來了,以後有機會的話,再跟大家聊聊甲午海戰吧。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康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