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10月31日,我便常常想起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生年不滿一甲子,卻先後三次平叛,且每次都以攻心為上,以奇兵奇謀勝之。為患數十年的匪患、民族沖突,還有聲勢浩大的藩王之亂,都被他輕松化解。

你說他是軍事奇才吧,他實際上是一位文臣,是一位三次科舉考上進士的讀書人。
他的文章有三篇入選《古文觀止》,是明代入選文章最多的作家。他的書法剛健潇灑,不輸于同時代的書法大家,但他“以人掩其書”。
當然,他最有影響力的還是他的思想。他提出“心即理”“緻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觀點,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
從他之後的曆代名人幾乎都受到心學的影響和激勵,如張居正、海瑞、曾國藩、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等。中國近現代兩位重要的政治人物毛澤東、蔣介石也都敬服于他。日本海軍大将東鄉平八郎也甘願“一生俯首”拜倒在他的學說之中。
曾國藩稱他“矯正舊風,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在中國,實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大人物隻有兩個半:一個是孔子,一個就是他,半個是曾國藩。
他的名字呼之欲出,他就是明代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他本名王雲,後改名守仁,浙江餘姚人,因築室于家鄉陽明山中,世稱陽明先生。
王陽明生于1472年10月31日(農曆九月三十),卒于1529年1月9日。史稱“終明之世,文臣用兵緻勝,未有如守仁者”。以他的文治武功、思想學術造詣,他堪稱“大明第一偉人”。
時至今日,這位影響中國思想界,也深刻影響日本社會發展的大人物,在中學曆史課本上未及一字。而美國學者杜維明稱“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中國真的應該好好敬重一下這位先哲與偉人,他的知行合一學說也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值此陽明先生誕生550年(虛歲)之際,作此短文紀念之,也向這位心中偉人、完人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