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治家安童是如何在18歲就能勝任中書右丞相

安童是元代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于1248年出生在蒙古的劄剌亦兒部,父親是霸突魯,母親是弘吉剌氏。安童出生在一個大家族,是勳臣之後,與世祖又有椒房之親,是以安童一開始就世襲了怯薛長一職,那時候還是一個13歲的孩子。安童雖然年紀輕輕,但是他的才能卻突出。皇後誇贊安童年少有為,是個輔國之才,深得世祖的賞識。安童也常常參與國家大事的讨論。

政治家安童是如何在18歲就能勝任中書右丞相

圖檔來源于網絡

元史中安童的記載

1263年,世祖大勝阿裡不哥,俘虜了上千名俘虜,安童就建議世祖以寬待政策招撫支援者,通過這種方式來俘獲人心。這個建議深得世祖的心,那年安童年僅16歲,在政治上已經有如此深謀遠慮的見解。

1265年,安童出任宰相一職,同時還有史天澤與他一起任職右相。但是後來與阿合馬的沖突,世祖偏向阿合馬,在這政治戰争中,阿合馬勝利了,獨當國柄,在朝中更加猖狂的結黨營私,安童則調離了相位,被貶至西北邊。後發生了叛亂,安童被送到了海都拘禁,海都對于安童還是善待的,還給了他官職,後來安童再次回到了元廷。

安童歸朝再相,大力支援盧世榮的改革措施,安童兩次任相過程中,衲用賢臣,親厚儒臣,政刑寬平,采用的是仁和處事方法,制止濫用死刑,是以人們常以賢相稱呼安童。但是他的以儒治國的方針沒有完全貫徹,因為在任期間出現了很多的反對聲音。

1293年,安童在大都去世。

<b>趣曆史官方微信号:qulilshi_v5</b>

曆史上的安童

曆史上的安童生活于元代,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曾2次拜相,拜相期間采用仁和寬平的執政理念,衲用賢臣,制止用死刑,被人們稱之為賢相。安童崇尚漢法,是以他的治國方針是貫徹以儒治國,顯然他的政治生涯中沒有實作。

政治家安童是如何在18歲就能勝任中書右丞相

中統元年,有功元勳都受到了世祖的追祿,安童出生于勳臣之家,是勳臣之後,又是皇親國戚,是以年紀輕輕的安童就被任命為宿衛長,其官爵職位在百官之上。安童的姨媽是昭睿順聖皇後,一次兩姐妹兩人相伴在宮中遊玩,遇見世祖,世祖問起安童,兩人紛紛誇贊安童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有輔國之才。世祖對安童也是青睐有加,每每商讨要事都會讓安童參與,安童也虛心求教,讨教治國政策,那年安童才13歲,他不與一般孩童般嬉戲玩耍,而是和一群政客們在一起讨論治國之道。

1263年,阿裡不哥集結舊黨發動叛亂,抵制新政,世祖大敗阿裡不哥,并俘虜了上千相關人士,并打算下令處死這群餘黨判孽。但是安童卻反對這種做法,認為這群人隻是忠于自己的主子,現在皇位還沒坐穩,就大開殺戒不利于自己,還不如皇恩浩蕩,寬恕重任,讓他們臣服于自己的腳下,方為萬全之策。世祖聽後對安童更加器重。

安童18歲的時候就當上了中書右丞相,成為了朝廷一把手,縱攬天下事,安童不僅聰明敏銳,辦事也不失沉着幹練,為官期間,啟用賢達老臣,但是收到了阿合馬這批奸臣的迫害與彈劾,安童被罷免相位,但是多年後安童再次任相,為整個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就是曆史上的安童,一個真實的安童。

安童與阿合馬的沖突

安童18歲的時候就當上了中書右丞相,中書省相當于現在的國務院,中書令是中書省的一把手,而安童正好擔任的是中書右丞相,是全國最高行政機關的一把手。阿合馬主要掌管整個國家的财賦,後被任命為中書平章政事,阿合馬深受世祖的信任與器重,所有的事情直接上奏皇帝,可以不通過安童這一個關卡,而且世祖每每都偏袒阿合馬。

政治家安童是如何在18歲就能勝任中書右丞相

這裡就形成了兩個幫派,一個以阿合馬為首,一個以安童為首。阿合馬在朝中結黨營私,為了削除安童的權勢,于是就密謀啟奏皇帝彈劾安童,理由是安童威望過高,要成立一個尚書省來遏制勢力的瘋長,這個提議受到了朝中大臣的極力反對,這個計策沒有實作。

阿合馬又想出一個新計策,阿合馬是國家的财政部長,管理着國家的财政大權,他增加冶鐵稅額,征收鹽稅,此舉讓百姓們生活困苦,不僅如此他還買官賣官,收受賄賂,在朝中結黨營私,導緻整個朝綱紊亂,不正之風盛行。阿合馬的所為所為直接阻礙了安童的工作進展,導緻改革不能繼續,以儒治國的治國方針不能實作。

這些罪證都報給世祖後,世祖對于阿合馬隻是進行批評并沒有采取任何的舉措來阻止,這惹怒了王著,于是将阿合馬騙到廟裡然後砸死了阿合馬。

阿合馬死後,安童清除餘孽,内外清理一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