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北魏曆經了孝文帝元宏的漢化改革以後,漢人士族的地位得到了飛速攀升。可在武将圈子裡,鄙視鍊依舊十分嚴重。

為啥?因為北魏立國,靠的是鮮卑将士們強大的武力值,在北方鮮卑将士所到之處,幾乎戰無不勝。是以他形成了一個固定思維,那就是鮮卑人的戰鬥力,明顯要強于漢人。

比如說北魏後期的大丞相高歡,打心眼裡就更喜歡鮮卑将士,他手下有個著名的漢将叫高敖曹,戰鬥力爆表,人稱小項羽。可高敖曹出去打仗的時候,高歡也不免叮囑上一句:要不多帶點鮮卑士兵?氣得高敖曹差點罵娘。

是以說羊侃他們家在北魏的小日子,其實并不好過,誰讓他們是武将世家呢!羊侃的爺爺和父親,都是給北魏打工的武将,到了羊侃這一代也不能免俗。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7">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h1>

羊侃爺爺羊規本來是給南朝劉宋打工的,後來無奈投降北魏,成了北魏的刺史。他的内心很糾結,到了北方被欺負了才知道,還是南朝好啊!

在這種家庭氛圍的渲染下,羊侃老爹羊祉打心眼裡也不想給北魏幹活,可一不小心就做到了侍中,成了北魏皇帝的親信。

羊祉内心糾結啊,這就好比在無間道裡,正派跑到反派那兒做卧底,結果一不小心成了反派的老大,你說尴尬不尴尬?是以羊祉整天唉聲歎氣地教育兒子羊侃:

你小子将來有機會,一定要到南朝去效力啊!

羊侃從小接受這種家庭教育,你覺得他會對北魏有什麼好感嗎?是以他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要回歸南朝。

可他在北魏是越混越好,小日子别提多舒坦了。由于他武力值爆表,是以戰功赫赫,被北魏封為征東将軍,钜平侯。這要換一般人,是不可能願意南下的,畢竟都封侯了,家族子孫世代都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又何必瞎折騰呢?

但是羊侃并不是一般人,他始終牢記爺爺和父親的遺憾,又對北魏武将圈子非常沒有好感,是以南歸成了羊侃最大的夙願。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35歲這一年,羊侃接納了一個人,名叫徐纥。徐纥在北魏也算是個風雲人物,曾經協助胡太後鸩殺孝明帝元诩,爾朱榮入京以後,徐纥就想着快點跑路。

于是他就找到了羊侃,兩人一拍即合,打算起兵南下回歸南梁。北魏孝莊帝元子攸一下就急了,連忙加封羊侃為骠騎大将軍、司徒、泰山郡公,反正能給的好處都給了,就是希望羊侃别糊塗了!

可惜羊侃為了表明志向,居然斬殺了北魏使臣。梁武帝得知自己在北方還有這麼牛的粉絲,立刻承諾會派遣援兵來接應羊侃。

侃乃率精兵三萬襲之,弗克,仍築十餘城以守之。朝廷賞授,一與元法僧同。遣羊鴉仁、王弁率軍應接,李元履運給糧仗。魏帝聞之,使授侃骠騎大将軍、司徒、泰山郡公,長為兖州刺史,侃斬其使者以徇。---《梁書》

結果援兵不曉得是不是迷路了,始終沒能跟羊侃遇上,直接導緻羊侃的部隊死傷慘重。在手裡的軍隊還剩一萬多人的時候,羊侃發現士兵們似乎都很傷感,應該是不願離開已經買好學區房的北魏,是以羊侃便讓士兵們都走了。

南歸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應該帶上這些人。是以羊侃南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個光杆司令。梁武帝倒也沒嫌棄羊侃,将其任命為安倍将軍、徐州刺史。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5">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h1>

北魏鮮卑将領,一直都看不上這幫漢人将領,是以時常嘲諷。一般漢人将領還真的沒有實力去反駁,可羊侃是個例外。

羊侃的武力值實在是太高了,十來歲的時候,就拉得開六石強弓。32歲那年,羊侃跟着蕭寶夤平定秦州叛亂,羊侃直接一箭射殺敵方大将莫折天生,進而擊潰叛軍。

由于羊侃臂力驚人,而且身輕如燕,攀岩走壁如履平地。是以大家都戲稱他為老虎。可北魏君臣們有不少不相信的,便打算讓羊侃露一手瞧瞧。

羊侃知道,這是為漢将立威的好機會,于是他便将雙手放在了地上,沒多久地上就出現了10個一指深的坑,這可把在場的所有人給吓傻了。羊侃不免咯咯一笑:我雖然姓羊,可我一點兒也不面。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到了南梁以後,梁武帝也聽聞羊侃武力值很高,是以也想讓他露一手看看。羊侃騎着駿馬,手持長槊,展現了自己精湛的武藝,吓得周圍人幾乎都爬到了路上一邊看一邊躲避。

梁武帝不免大笑:你們這幫癟犢子,這麼多人爬樹上,這棵樹能吃得消嗎?

果然沒多久這棵樹就被這幫人活生生給壓斷了,而羊侃手持的長槊,也被大家戲稱為折樹槊。

你以為他僅僅是戰鬥力爆表嗎?其實羊侃還是個十分有名氣的音樂家,經常自己編曲,讓手底下的姬妾翻唱,紅極一時。

這要放到現在,羊侃絕對是文能譜上一曲迷疊香,武能上演一場新戰狼。文武雙全,堪稱傳奇。

提到他的姬妾,那不得不順便提上一嘴,羊侃的私生活極其豐富,家裡的姬妾都是才貌雙全的江南美女。他甚至讓家裡的姬妾組了一個組合,合起夥來表演樂曲給他聽。

好家夥,南梁女團就這麼誕生了。這裡面比較優秀的女團成員,主要有擅長彈古筝的陸太喜,擅長舞蹈的孫荊玉,擅長高歌一曲的王娥兒和屈偶之。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4">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h1>

羊侃到了南朝以後,幹活别提多賣力了。畢竟自己是光杆司令,梁武帝還如此器重,他自然要好好表現一番。

第一,羊侃平定福建叛亂。

當時福建地區民風彪悍,當地人隔三差五要起來鬧事,梁武帝派去那麼多太守,沒一個能妥善搞定這事兒的。

羊侃來了以後,将叛軍中為首的那幫人給收拾了一頓,順道宰了兩個叛軍首領,瞬間就把叛亂給安定了下來。自此福建地區再無叛亂。

第二,與侯景鏖戰。

53歲那年,羊侃遭逢了侯景之亂。這是梁武帝48年皇帝生涯中最緻命的一場叛亂。直接導緻了南梁的滅亡結局。

可是在這期間,羊侃的表現卻可圈可點。可以說,如果梁武帝能夠聽從羊侃的建議,或許這場災難就能避免了。

侯景叛亂初期,羊侃曾建議梁武帝:老大,一定要死守采石,這地方是建康的門戶。此外還可以派繞道奪取壽春,以此讓侯景首尾不能相顧。

這主意倒是不錯,可惜大家夥兒都覺得侯景在鬧着玩,壓根不敢進建康,是以梁武帝放棄了這麼一個好機會,直接導緻侯景兵臨城下。

侯景來了以後,梁武帝才意識到羊侃的正确,連忙讓他帶兵平叛。因為其他人都不管用啊,南梁都城建康已經47年沒怎麼經曆過戰火了,城内的這幫将領壓根不知道打仗是什麼情況。

羊侃挑大梁以後,先假裝得到了一封援軍的書信,以此穩住了建康人心。此後又多次擊退叛軍,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當犒賞手下人。雙方的較量就此正式拉開序幕。

首先,侯景見拿不下建康,便用尖頂木驢攻城,羊侃得知以後,随即用火攻将這些尖頂木驢給燒了。

其次,侯景在城牆的東西兩面建造土山,隻要土山高度超過台城,就能順利地攻入城内。結果羊侃卻偷偷派人在地上挖道地,一直挖到土山底下,導緻土山崩塌。

再者,侯景又制造了高達十幾丈的登城樓車,打算從上面向城中射箭。羊侃隻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這個呆子,登城樓車這麼高,可地上的壕溝卻很松軟,我們隻需要等着,這些玩意兒肯定完蛋!結果沒多,這些登城樓車果然都倒了。

這個時候,侯景無計可施,便将健康給團團圍住。朱異等人主張出城進攻,可羊侃卻覺得這個時候應該固守城池,因為這明顯是侯景的誘敵出城之計。

可惜梁武帝急切求勝,又沒有聽從羊侃的話。結果出去了一千多人,還沒跟對手交鋒就紛紛逃竄,落水死傷者超過半數。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7">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h1>

别看羊侃平日裡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關鍵時刻卻能夠做到大義凜然。當時羊侃的大兒子羊躭被侯景給抓了,并且送到了建康城下,以此威脅羊侃。

羊侃卻呵呵一笑:我舉家南下,冒着被滅族的危險,想要報答南朝的恩情。如今豈會因為一個兒子而放棄忠軍報國?你快宰了他吧!

羊躭:這是親爹嗎?

侯景見羊侃比較激動,覺得過幾天等他冷靜下來,效果應該會好一點,于是過了幾天,羊躭又被押到了陣前。

羊侃一看:喲呵?這孩子還活着呢?既然你們不肯殺他,那我就親自動手吧!

說着,羊侃就是一箭射向自己的兒子羊躭,結果沒射中。

羊躭:這。。。我可以罵爹嗎?

侯景倒也感覺羊侃是個大英雄,是以留了羊躭一條小命。此後下了一場大雨,導緻城内的土山垮塌。

侯景逮着機會,立刻讓大軍攻入了建康城。羊侃當時已經病重,卻依舊在前線指揮作戰,他讓人用火把切斷了叛軍湧入的通道,此後又在城内築起了一座新城,以此抵擋叛軍。

初,侃長子躭為景所獲,執來城下示侃,侃謂曰:“我傾宗報主,猶恨不足,豈複計此一子,幸汝早能殺之。”數日複持來,侃謂躭曰:“久以汝為死,猶複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因引弓射之。賊感其忠義,亦不之害也。---《梁書》

雖說這麼做,的确可以拖延一陣子,可羊侃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54歲的他已經無法再為梁武帝效力了!臨終前,他的耳畔似乎又想起了爺爺和父親的教導:

歸來吧,歸來喲,浪迹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别再四處飄泊。

羊侃:南北朝的音樂才子,卻也是武功卓絕的猛将,一生都有南歸夢一、羊侃常年有個南歸的夢。二、羊侃是個武力值驚人的音樂家。三、抵禦侯景,羊侃沒有辜負梁武帝的信任。四、大義凜然,羊侃無愧一代名将。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0">結局:羊侃的兒子滅了侯景。</h1>

羊侃去世以後,沒幾個月梁武帝就吃不上飯了,隻能在台城等死。而侯景也順利殺入了城中,将梁武帝活活給餓死了。

南梁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躲在建康城裡的百官,慘遭侯景屠戮。整個南梁的舊勢力,基本都被侯景給消滅光了。

此後另一位大英雄陳霸先走上曆史舞台,這哥們打仗異常勇猛,把侯景痛扁了一頓。在侯景敗退的路上,羊侃的另一個兒子羊鲲親手斬殺了侯景,也算是了卻了羊侃的一樁夙願了。

參考資料:《梁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