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袁紹,可以說是個最大的愚者,好牌打爛之最非他莫數。
袁紹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
袁紹容貌英俊威武,為人能夠禮賢下士,好多人都願意跟着他,而太祖(曹操少年時的稱謂)少年時就和袁紹有了交情。
袁紹從不聽屬下的谏言,為什麼大家還要投靠到他的府第呢?

袁紹的高祖父是漢朝的司徒,從高祖父那代開始,袁紹家族四代都位列漢朝三公,在當時的社會是顯赫一時。
靈帝死了,太後的哥哥大将軍何進與袁紹一起商議鏟除閹黨,但是何太後不同意。事情敗露後,宦官們【張讓等】诓何進進宮,反而把他殺了。
宮裡一片大亂。
宦官們挾持了少帝和其弟弟陳留王,逃到宮外,袁紹帶部隊殺了所有宦官救回少帝,之後董卓就叫袁紹去他府上商量,廢黜少帝立陳留王。
袁紹推掉董卓,說要回去和當太傅的叔父商量。
袁紹怕董卓看出端倪要殺自己,還佩劍橫握,躬身作揖然後揚長而去。一出董府,就立刻出逃翼州。
此時的袁紹,不愧是英雄人物。
但袁紹沒有聽從身邊人說話的習慣,他老是自拿主意,又沒有主張。行事上不聽從人勸,疑心卻是百分之百。
建安五年,太祖東征劉備,田豐建議袁紹從後面偷襲曹操,但是袁紹卻以兒子有病拒絕。田豐于是用手裡的杖敲擊地面說:此千載難逢之良機,卻以嬰兒生病為由不去争取,太可惜了。
袁紹揮軍南下,田豐勸說:曹軍雖少,但是很會打仗,不可小看,我方隻能拖他時間打持久戰。
袁紹聽了大怒,認為田豐是在擾亂軍心,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于是把田豐囚禁起來。
袁紹進攻黎陽,派顔良在白馬進攻劉延,沮授又建議說:顔良雖然骁勇善戰,但是脾氣暴躁,心胸狹隘,不能勝任這個重任。
但是,袁紹又沒有聽取,太祖為救劉延率軍和顔良激戰,顔良被殺。
袁紹過了黃河,又被曹操打敗,文醜被殺。
沮授建議說:我軍适合長期堅持打曠日持久戰,袁紹急功近利又不聽。他派人去運送糧食,沮授說可派人去增援防止太祖把糧食截去,袁紹還是不聽,烏巢被劫,袁紹戰敗渡河。
回來後,袁紹自己對身邊的人說:我沒有聽田豐的意見,被他看笑話了。
别人都說:這下好了,田豐要被重用了。
但是,袁紹卻為了不讓田豐笑話自己,把田豐殺了。
建安七年,袁紹憂傷而死。
袁紹死後,袁譚袁熙袁尚互相争鬥,最終,被公孫淵所殺。
曹操統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