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作者:廖昊

分水嶺記

作者:蘇栓斌

世之分水嶺者多矣,獨甯武分水嶺奇偉哉!

《山海經》雲:“管涔之山,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淮南子》曰:“汾出燕京。”《詩經·魏風 ·汾沮洳》雲:“彼汾沮洳,言其采莫。”《水經注》雲:“汾水出燕京,燕京亦管涔山之異名也。天池,在縣西南四十裡天池山,乃桑幹河源之最遠者。天池東七裡山巅,有元池,俗謂之雌雄海子。”《甯武府志》載:“分水嶺,在縣西南四十裡,嶺東為恢河源,嶺西數裡為汾河源。”史典之述備矣。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巍峨雄奇的管涔山主峰蘆芽山

管涔山,自呂梁起脈,盤礡驣骧,巍峨卓峙,雄踞朔方。山大喬木,萬裡林集,古木參天,茂林陰翳,千峰競秀,萬壑湧流。分水嶺,古稱橫嶺,管涔山之東延山巒也,橫貫于管涔山、雲中山川谷間,擔兩山、分二水、通天池、達河海。山為晉山之祖,水乃兩河源頭,挺秀雲表,鐘靈毓奇,不可限量,俱濬于是。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兩河源頭分水嶺

汾河為三晉巨川,遍流晉境,千裡碧如玉,萬筏下河汾,直至西南汾陰注入黃河。桑幹乃晉京大川,永定河上遊。出管涔山之分水嶺北麓天池,經甯武府南,出甯武軍山口,伏流百裡,彙金龍七泉,流繞雁同,一路向東,入永定河,直達神京。又東流,至天津府城北三岔河口,東南流百二十裡,入渤海。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永定河源頭天池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桑幹河别源公海(元池)

峻極管涔山,一嶺生兩川。生物多樣、地文遺迹、自然景觀,遍布其間。雲杉、油松、落葉松、鬼箭愁林海茫茫;公海、嶺海、馬營海、琵琶海鑲珠嵌玉;冰洞、溶洞、矽化木、支鍋石地質奇迹;黑鹳、原麝、金錢豹、褐馬雞萬古栖息。蘆芽山雲海氣象萬千,古長城遺迹逶迤磅礴,遊牧文化與農耕文明相融,森林植被與草原地理交錯。更有甚者,靈山異水,佛教文化獨秀。蘆芽佛祖道場;慧遠淨土初祖;延慶寺龍華盛因;萬曆藏孤本獨樹;萬佛洞大千世界;太子殿鳥獸遨遊;清真山魚龍聽法;龍泉寺石罅流蝦。山水同佛法天合之作,自然與人文交融如畫。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古木參天管涔山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地質奇迹矽化木

神奇甯武,風雲際會,人文曆史,名聞天下。史前台骀首治汾洮,樓煩部族春秋立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漢嶺上立縣設關,北魏開辟狩獵苑林。炀帝立宮避暑,李淵樓煩守郡,宋遼以嶺為界,甯化軍州重鎮,大明制關甯武,清府煙市輻辏。同盟會奮起反封建,共産黨上司打日寇,張初元勞武結合,軍火田殺敵無數。浴火重生大中華,改天換地新甯武。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管涔山古長城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桑幹河源頭

而今,欣逢盛世沐春風,民族複興啟新程。山水林田湖草沙,金山銀山佑華夏。飲水思源,尋根問祖,親近自然,康養避暑。吾從何來,又往何處?管涔山,分水嶺,華北之水塔,高原之肺腎,水豐質好景美,人與自然共生。人類文明發祥之靈區也。

是為記。

蘇栓斌撰文 甯武縣林業局立石

公元二零二一年歲次辛醜中秋吉辰

編輯:吳光宇

稽核:杜振東

甯武文學|分水嶺記

【來源:甯武你好】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