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山仰止 | 楊承宗擴充閱讀:

作者:風雲之聲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有嚴先生在前,我覺人生如登山,雖則道路崎岖,然而前有明确目的,後有巨大支援,令我頗有不虛此生之感。

高山仰止 作者 | 楊承宗

高山仰止 | 楊承宗擴充閱讀:

圖1 1998年春節合影 楊承宗(前排右)

師從慕光先生六十年,我常意識到先生以深遠的科學預見指點我工作,讓我攀登,他在後頭支援我、幫助我,祝賀我的成功。

細雨潤無聲。先生從來不輕表态,從不頤指氣使,從不高談闊論,也從不放棄已定的主張。有嚴先生在前,我覺人生如登山,雖則道路崎岖,然而前有明确目的,後有巨大支援,令我頗有不虛此生之感。

二十年代後期,嚴先生在法國時去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的居裡實驗室,與正在該室學習的鄭大章先生過從甚密。1933年冬鄭先生在瑪麗·居裡夫人主持下取得博士學位,翌春回國。嚴先生時任國立北平研究院實體學研究所所長,即在北平研究院下設立鐳學研究所,延聘鄭先生任研究員,嚴先生任所長,在中國首先開展放射化學研究工作。

1934年夏,瑪麗·居裡夫人逝世。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華北,北平風雨如晦,中國放射化學工作在極端困難條件下艱苦發育。是年秋我初到鐳所,在嚴、鄭兩先生指導下學習放射化學。36年初,奉嚴先生命,我到上海以“中法大學鐳學研究所”名義建設放射化學實驗室。1937年七七事變日軍侵華,鄭先生被困北平,幸嚴先生坐鎮昆明,指揮若定,鄭先生以心病之身脫身南下,到上海恢複指導我們放射化學實驗研究工作。

高山仰止 | 楊承宗擴充閱讀:

圖2 中國科大第三教學樓

1940年春,上海《字林西報》披露歐洲發現鈾裂變現象,人類利用原子能的前景漸趨有望。

我們所在的上海法租界在日本軍隊武力侵占下從孤島成為淪陷,鄭大章先生心力交瘁,不幸病逝蘇州,放射化學研究處境更加困難,而慕光先生從雲南支援鐳所仍然不絕。

日本軍隊戰敗投降。1945年冬,慕光先生從昆明回到上海而北平。46年初夏,我忽然收到從北平轉來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裡實驗室伊·約裡奧-居裡教授當年4月2日來信說:她支援我向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申請公費,以為我可獲得代理研究員的待遇,并将高興地接受我到居裡實驗室等等。于是,我順利地于1947年初到達巴黎,進入居裡實驗室學習。

其實我未申請。多年以後,才知我之能以法國科研中心公費去法乃嚴先生發起向伊·約裡奧-居裡夫人推薦,又緻函當時已在居裡實驗室工作的錢三強同志請其就近紹介。慕光先生從不向我直接提起此事。

幸而不辱厚命。1951年秋我将回祖國,出于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時任世界和平理事會主席的弗·約裡奧-居裡先生誠懇告我:“回國請轉告毛澤東主席,你們保衛和平,必須反對原子彈,而如要反對原子彈,必先自己有原子彈。原子彈并非如此困難,原子能的原理不是美國人發明的。”我到北京即将此金言告訴錢三強同志轉上國家有關上司。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次核試驗成功。

高山仰止 | 楊承宗擴充閱讀:

圖3 1964年10月16日中國首次核試驗成功

我國的原子彈試驗遲早會成功,中國自會盡心盡力為中國的核事業作應該作的貢獻。但是,嚴慕光先生提倡并支援我國放射化學遠見卓識影響巨大,确有專家認為,從巴黎傳來約裡奧-居裡先生的一席肺腑言,使我國進入核大國的行列提前了若幹年。

景行行止。嚴慕光先生提倡和支援我國放射化學學科發展的功績,将永記我心中。

高山仰止 | 楊承宗擴充閱讀:

圖4 楊承宗先生

注:

[1] 本文來源于《中國科大教學評論之嚴濟慈紀念專輯》,原始文稿源自浙江省東陽市嚴濟慈陳列館展出楊承宗先生手稿。

[2] 楊承宗(1911-2011),著名化學家,新中國放射化學創始者,中國科大放射化學與輻射化學系首任系主任,1978-1984年任中國科大副校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擴充閱讀:</h1>

望桃李春色,仰蠟炬高風 ——回憶吾師嚴濟慈先生的教育工作 | 中國科大教務

讀好書,來科大!看優秀校友曹原對學弟學妹們的啟示!| 中國科大教務

紀念嚴濟慈先生專輯:談談讀書、教學和做科學研究 | 中國科大教務

“又紅又專”育英才——訪中國科大首屆校友、原副教務長丁世有 | 中國科大教務

背景簡介:本文2021年8月7日發表于微信公衆号 中國科大教務(《中國科大教學評論之嚴濟慈紀念專輯》|| 高山仰止),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