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延津農商銀行司寨支行行長鄭鋒銳帶領行内從業人員如約來到延津縣大龐固村進行信使用者回訪工作,村支書鄭進武召集村民齊聚村委參與活動,這次活動主要是為了宣傳金融知識,了解村民秋收秋種情況,對接農業産業資金需求,為信使用者提供各項服務。
大龐固村南頭的趙某聽了村裡的喇叭宣傳,也和家人來到了村委參加活動,眼看場面歡欣踴躍,也舉手問出了一直困擾在自己心頭的問題:“鄭行長,我當時也參與評定了信使用者,為啥大家都評上了,我沒評上,我們家附近的鄰居家家戶戶門口都挂了信使用者的大紅牌,就我家沒有,為啥呀?”
聽到趙某的疑問,鄭行長忙為他查詢了落選信使用者的原因。經落實,趙某的弟弟15年前在信用社(改制前)申請了一筆2000元的貸款,趙某為其弟弟做了擔保,該筆貸款至今尚未歸還,作為擔保人的趙某的信用也受到影響。信使用者的必要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信用,趙某自然在參與信使用者評定時受到了影響。趙某聽了原因,也是撓頭不解。“我幾年前問過我弟弟這筆貸款的事,他說他歸還了啊,你們咋查了說沒還,咋回事啊?叫我喊他過來問問。”
趙某一通電話将弟弟叫了過來,再問及那筆貸款的事,弟弟的表情卻慌張躲閃起來,原來他當年出于僥幸心理并未歸還該筆貸款,但又擔心哥哥責問,就幹脆撒了個謊,說還了錢。
得知了事情真相,趙某當場就嚴肅教育弟弟說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當初父母教育咱的話你都忘了嗎?這麼多年了,你欠款不還不說,還把我蒙在鼓裡,咱村裡都評上信使用者了,就咱兄弟倆因為信用問題沒評上,你不覺得臉上沒光嗎?不講信用不但影響你自己,還影響子女,聽我的,明天你就去銀行把欠款還了。”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第二天一早,趙某便與弟弟來到了司寨支行把這筆欠了15年的老貸款本息全額結清,支行從業人員辦理相關手續後,趙某特别欣慰地說:“把錢還給銀行,真是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我們父母一輩子不愛欠别人的東西,村裡哪個不說二老人品好,這誠信的寶貴精神不能到我們兄弟倆這一輩給弄丢了。”在場的從業人員也對趙某這種堅守誠信的品質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