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作者:趣史研究社

事實上,蔣介石軍事指揮的才能平庸,号稱“小諸葛”的桂系将官白崇禧曾經評價蔣介石說:“蔣介石的戰鬥力相當于一個步兵排長。”

但蔣介石在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時期培養出五大虎将,他們畢業後在國家軍隊中發揮自己的價值,他們在保家衛國的戰争中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崛起承擔起曆史的責任。

赫赫戰功讓他們威名遠揚,這五大虎将到底是誰呢?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蔣介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第一虎将林彪</h1>

林彪1906年出生于湖北黃岡,是黃埔四期的學生。林彪接受過系統的私塾教育,有良好的文化基礎,是以在作戰理論等需要動腦筋的學科上評分均是“優良”。

但是林彪體質虛弱,長期沒有進行鍛煉的他适應不了軍校的體能訓練,這也導緻林彪在軍校讀書期間,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軍事和政治上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

當時林彪的成績沒有完全達到好學生的門檻,是以沒被分在軍官團,而是被打入預備軍官團第三連,作為預備人才。但是他畢業後跟随中國共産黨的上司,在軍事上取得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經過戰争實踐的磨煉,他是名副其實的虎将。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林彪

從黃埔畢業後,林彪在著名的葉挺獨立團當見習排長,他跟随其中參加了北伐戰争,這樣的經曆使林彪獲得了一定的實戰經驗。

1927年,林彪參加南昌起義,跟從朱德、陳毅到井岡山根據地,在這裡林彪開創了自己的黃金時代。林彪在抗日戰争時期曾經立下了汗馬功勞,平型關戰役的勝利讓林彪聲名鵲起。

日軍曾發出狂妄的言論,說三個月内結束侵略中國的戰鬥,這番話激怒了我軍的将領和士兵。林彪善于排兵布陣,在對敵我雙方全方位深刻了解後,他往往能打出以少勝多的戰役。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平型關大捷

1937年,林彪率領部隊在平型關附近設下埋伏,他為了阻止敵軍不斷派兵增援,林彪就在平型關旁邊一條叫喬溝的地點單獨設定攔截點,阻擊敵人進一步的功擊。

他還分别派遣幾個勢力強勁的團部在腰站位置将敵人切成幾部分,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連,這樣可以分别消滅他們。

通過攔頭、斬腰和截尾的方式阻止敵人趁機擴張戰果,通過精密的布局,林彪率領部隊一舉殲滅了敵軍千人。這次戰鬥的勝利精準打擊敵人之前的嚣張言論,極大增長了我軍在抗日戰争中的威望,林彪的名号更加為人所熟知。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第二虎将陳明仁</h1>

林彪曾經敗在一名國民黨将領的手下,在1947年6月發生的四平之戰可謂是林彪軍事生涯中頭一次大敗仗,讓部隊的元氣大損。

這位打敗林彪的人物就是陳明仁。陳明仁曾經在家鄉當國小老師,面對國難危機的時刻,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走向了從軍的道路。

1903年陳明仁出生于湖南醴陵,他是黃埔第一期的學生。抗日戰争時期,陳明仁又參加了桂南會戰、昆侖關大戰和回龍山反擊戰等重大戰役,25歲時,他就官至兵團司令,還曾經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成為國民黨軍隊中的一員大将。

後來陳明仁被蔣介石擱置,他滿懷憤恨地離開東北戰場。經過幾番周折,陳明仁看清了蔣介石的本質,另謀新的出路,對中國共産黨投誠。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陳明仁

新中國成立之後,毛澤東請陳明仁到自己的家裡做客,毛澤東鼓勵陳明仁繼續帶兵,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并用調侃的口吻說道:“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喲!”

陳明仁想起四平之戰那次勝利,便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心中羞愧,連連稱自己不敢當。

陳明仁歸入解放軍之後,受到了黨中央進階上司人的重視,他曾經擔任湖南省軍區司令員等重要職務。

晚年因病離休之後,陳明仁還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總理親自過問他的病情狀況和救治方案。他的兒孫在他的教導之下,在新社會努力工作和學習,最終成為建設祖國的有用人才。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第三虎将王耀武</h1>

王耀武1904年出生于山東泰安,他本來隻是在公司打雜的普通勞工,他聽說黃埔軍校正在招生,這便燃起了他心中的激情,最終他成功被黃埔軍校錄取,成為第三期的學生。在黃埔軍校的時間裡,王耀武非常珍惜這個能學習的機會,學校裡的教員十分看重他。

人們普遍認為在國民黨将領中張靈甫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殊不知,張靈甫是王耀輝一手提拔的學生。讓74軍在抗日戰場上取得卓越成就的不是張靈甫,而是擔任軍長一職的王耀武。

在抗日戰争中,參戰的國民黨各部,以74軍取得的勝利戰績最突出,王耀軍就是帶領這支隊伍的長官,74軍還獲得了軍中的最高榮譽——飛虎旗。王耀武在打仗時懂得分析形勢,并且提前做好戰略規劃,指揮軍隊則頭腦清楚,敢于迎難之上。

淞滬會戰時候,王耀武奉了指令在吳淞口附近守衛,避免日軍從海上入侵祖國,他還巧妙地利用自然條件,在夜晚的時候對敵人進行突襲,借此機會一舉将日軍的首領擊斃。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凇泸會戰

他治軍時賞罰分明,對自己的要求卻很嚴格,是以軍隊的戰士對他很服氣,在王耀武的指揮下,屢屢取得勝利。王耀武擔任軍長時,曾經帶領部隊到滇西作戰,他提出組建敢死隊的想法,用車輪戰的方式,輪番對日軍發起進攻,成功将日本人全部消滅。

在回龍山時,遠征軍進攻時遇到阻礙,境況十分危急,陳明仁當即立下軍令狀,向長官保證如果攻略不下,就付出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正式保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陳明仁成功攻克回龍山的敵人。

蔣介石曾經稱贊王耀武:“善武用兵,有指揮才能。”王耀武在軍事上的才能有目共睹,更可貴的是他頭腦清晰,在關鍵時刻能明辨是非,是當時國民黨軍隊中少有的有大局觀念的人。

王耀武在抗日戰場上積極發揮着作用,面對蔣介石意圖挑起的國内戰争則消極對待。王耀武主張能夠和平建設新中國,此後他在全國政協任相關職務。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王耀武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第四虎将陳赓</h1>

陳赓1903年2月出生于湖南湘鄉,他後來走上從軍的道路,是受到祖父的影響。他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生,和蔣先雲、賀衷寒并稱為“黃埔三傑”,可謂成名甚早。陳赓在第二次東征中頭腦機警、行動迅速,機緣巧合還救了蔣介石性命。

陳赓在抗日戰争中大放異彩,他率領386旅給日軍造成嚴重的打擊,日軍視386旅為死敵,急欲除之而後快。據統計,386旅是抗日戰争中殲滅敵人總數最多的八路軍部隊。

當時陳赓在一個叫神頭嶺的地方預備打一場伏擊戰,他到實地視察之後才發現那是一片黃土坡,與預想之中的不同,并不是一個合适的伏擊地點。

回去後,大家紛紛表示應該放棄這裡,另選位址,陳赓則利用反向思維,提議到:“敵人恐怕也認為神頭嶺不是個設埋伏的好地方,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陳赓

陳赓的奇思妙想果然用對了地方,不久之後386旅就在神頭嶺打下一個大勝仗,消滅了日軍1000多人,簡直讓敵人恨得牙根癢癢。

陳赓的性格十分豪爽,做事情不拘小節,軍中流傳許多關于他的趣事。

1943年的一天,陳赓和其他軍政幹部一起坐在台下聽毛澤東作報告,過了一會,陳赓沒有解釋就突然站起來,直接奔着主席的方向走過去。

毛澤東對陳赓突然的舉動感到不解,他問:“陳赓同志,有什麼急事?”

陳赓還是不說話,徑自取過毛主席的杯子,急忙喝了一通才報告說:“天太熱,借主席一口水,現在沒事了!”現場的軍政幹部們才反應過來,哄堂大笑。

毛主席也隻得無奈地拿他沒辦法,微笑點頭示意他回去。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第五虎将胡琏</h1>

胡琏1907年出生于陝西華縣,那時候吃不上飯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父母沒有忽視對于他的教育,一家人就省吃儉用供他讀書。好在1925年胡琏不負衆望,成功當選為黃埔第四期的學生。淞滬會戰時期,胡琏奉命守衛上海,當時日本軍隊為了突破這一關卡,用飛機。

炮彈瘋狂轟炸上海北面的區域,胡琏迎難而上,帶領手下的士兵用手榴彈炸掉日軍的坦克,為了守住陣地短短一個晚上抵抗住日軍十多次的沖鋒,他優秀的作戰能力讓日軍寸步難行,最終守住了陣地。

胡琏和胡宗南同為國民黨的将領,被人們并稱為“二胡。”人們對于胡琏的軍事才能很是認可,稱他為“金門王”。胡琏性格彪悍,行事作風也很潑辣。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胡琏

毛澤東曾經評價他“狡如狐,猛如虎。”在解放戰争時期,胡琏率領3萬精銳部隊在中原、華東戰場和解放軍對峙,在和劉伯承、陳毅等中國共産黨知名将領的正面對抗中不落下風。後來他追随蔣介石敗退台灣,擔任金門防衛司令。

不過随着蔣介石在台灣待的時間越久遠,攻回大陸的希望就越發渺茫起來。胡琏逐漸被蔣介石厭棄,晚年的他主要從事一些閑散的職務,他也能在晚年平和的生活中整理自己的著作。很多人知道他打仗十分出色,但這都是胡琏飽讀兵書的結果。

他曾經說:“我這輩子就幹了兩件事,打仗和讀書。”胡琏讀的書大部分是以史為主,退休之後他曾以68歲的高齡到台灣大學的曆史研究所學習相關知識。晚年他心中牽挂家鄉,可惜沒有機會回去,直到1977年,胡琏病逝在台灣,結束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培養了五大虎将,他們都是誰?第一虎将林彪第二虎将陳明仁第三虎将王耀武第四虎将陳赓第五虎将胡琏

峥嵘的戰争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先輩的軍官們利用自己的鮮血和汗水為我們赢得一個嶄新和平的祖國。我們在評判曆史人物的功績時,應該采用客觀的态度,從正反兩方面看待一個人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貢獻。

當代青年也應該肩負起屬于自己的曆史責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不斷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