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校長不是官,但也不能成為“包工頭”

要做一個新時期的合格校長,必須要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同時也要有一顆愛才惜才的仁愛之心,更需要有與教師同進退,共榮辱的責任擔當。需要高屋建瓴時你如同一個設計師,需要事無巨細你又必須像一個管家一樣,為了這個不是自己的家,卻愛他勝似家的一個合格家長。

校長不是官,但也不能成為“包工頭”

最近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對當一個合格的校長提出了許多的要求和建議。

把校長比喻為高、大、上,能夠建造宏圖偉業的偉大開拓者,賦予了校長許多神聖的職責和使命。

校長能上能下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個上司者都需要與方方面面打交道,如果高高在上,以一副官老爺的姿态頗指氣使,說實話,這樣的校長很可能在本校内部面對一群一心一意專心教書匠來說,很可能非常具有滿足感。

但如果在外面你這樣做估計沒人買你的賬。我們都知道學校是純事業機關,這種機關的上司與行政機關和公務員機關的上司相比基本算不上進入仕途的行列,充其量你就是一個跑腿辦事的人,與普通教師相比稍微有一些話語權。

因為通常人們隻有孩子上學的家長或者有學生轉學的家長有時候會有求于校長,平時基本沒有更多的交集。

是以文章中這樣說:校長還必須是一個純事務性的工作者。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但是下面這段話就值得我們好好斟酌了:

校長也可以是一個包工頭,必須像包工頭一樣處理那些最煩、最俗的事情,與校内校外的三教九流打交道,對他們的每一點心思都要明察秋毫。

學校校長确實有加強、改造、提升學校軟硬體設施的責任,讓師生的工作學習環境更加舒适優化。

但現在學校内部的改造提升工程以及購買設施等等都需要進行公開招投标,而且不能有任何營私舞弊或者優親厚友之舉。

作為校長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為什麼要與那些最俗最爛的事情打交道?

隻要你認真貫徹教育方針嚴格管理學校,用心對待教師,以一顆人民教育為人民的真情對待所有的家長。即使遇到無賴,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

學校是一方淨土,容不得三教九流進入,或者與他們為伍,更不需要揣摩這些人的心思,迎合他們的喜好。

如果一個校長把心思都放在與這些人周旋,打遊擊戰還明察秋毫,那我們的學校會處在一種什麼樣的環境中?

而且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我們的管理有問題,學生或者教師處在這樣一種情形下,怎麼能夠安心工作和學校?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不與他們打交道,難不成他們會無事生非故意尋釁鬧事?個别現象是有發生,但不至于如此大費周折浪費精力吧!

面對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經常不得不選擇包容、忍耐,甚至是裝傻,否則,這個校長在學校就玩不轉。

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上不了台面上的事有很多。但對于一個校長來說,有哪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呢?一般就是工作沒做好,受到上級批評,管理不到位工作出現纰漏,或者是處理上下級關系不周全,引發沖突和沖突。隻要你問心無愧無需裝傻充愣,如果遇到教師蠻不講理,你可以選擇通過正當方法說服批評。

如果你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你選擇包容說明了你的大度與睿智。如果老師受到家長的欺辱而委屈的時候,你再裝傻充愣,推過攬功那就會失去人心,讓你自己的個人魅力受到質疑。

“聖人就是心靈純淨,不食人間煙火,而包工頭則是要在各色人等中長袖善舞,委曲求全,做校長難就難在這裡!

校長如果成為一個左右逢源,見風使舵,在各色人群中如魚得水,長袖善舞我們難以想象,這種人就是混迹于社會各界拉關系,結幫派之流。見上司阿谀奉承極盡吹捧之能事,見下屬趾高氣揚,鼻孔朝天似乎根本沒必要。

校長不是官,但也不能成為“包工頭”

包工頭這樣做目的隻有一個,那就利益第一,他們為了錢任何手段都可以使出來,甚至出賣靈魂,拉攏腐蝕。一旦目的達到了,也可以翻臉不認人,人前人後不一樣,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而被拉下水的人也不少。

包工頭與企業老總那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一個給人的感覺是沒文化,粗魯莽漢的暴發戶,隻認錢不認人。而後一個則給人以儒雅有品味,靠智慧與才能取勝。二者叫法不同,性質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校長成為那個包工頭,那我們的教師豈不是成為農民工?現在就有這樣一種說法:如今的國小教師農民工都可以當。

如果農民工都可以當教師,那何須如此大費周章設定各種條條框框招聘教師呢?街道上随便找一個農民工去站講台能行嗎?

我們不否認,現在的農民工最低都是國中或者職業高中畢業生,相對于當年的中師生來說,他們的教育程度确實不算低。

但是時代造就人才,那時候的中師生也是經過層層選拔考試進入師範學校進行專業學習培養出來的。

如今的這些人成為農民工也是在同樣的條件下,未能通過層層選拔考試而成為了農民工,是以說農民工是當不了教師的。

如今我們的校長要成為一個包工頭,用包工頭的做法去管理我們的學校,那就把教師全部訓練成手拿粉筆和教案的農民工,這太滑稽了。

是以筆者認為,校長就是校長,校長可以成為工程師,可以成為總管家,也可以成為一個大家長,甚至成為一個公公婆婆,或者把自己看成一個官威十足的上司,大家都能接受,因為隻要他一心為學校着想,為教師着想,為學生着想。

唯獨不能成為一個“包工頭”因為學校不是盈利機構。我們老師們可不想被人說成“農民工”。

沒有其他意思,因為學校教師農民工是絕對當不了的,如果學校任何人都可以随便進入的話,我們的教育未來堪憂。

教育部今年提出加強教師準入制度,希望也能夠加強對學校校長的嚴格選拔制度,不僅僅隻看能力,還要看人品。

能力差欠最多管理不夠精細化科學化,如果人品不行那可就危害大了,不僅僅危害一個學校,而且很有可能影響到整體的教育形象。

校長不是官,但也不能成為“包工頭”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立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