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年人與孩子交友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個求舒服,一個求心安兒時的擇友觀成年人的擇友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随着年齡的不斷增長,自己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能夠成為交心的朋友卻越來越少,再反觀自己的童年時期,仿佛那個時期有不少玩得好的好朋友。

其實這是我們的一種錯覺,事實并非你我所想,或許另有原因。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兒時的擇友觀</h1>

首先,童年的時候,大家還都隻是一顆小樹苗,沒有堅定的思想和立場,也沒有什麼邏輯和是非之分,那個時候的我們交友一般隻是秉承着“舒服”這個概念,比如某個人看着長得令我舒服,或者某個人遊戲大得很跟他一起玩遊戲會很舒服,又或者某個人欣賞我的興趣這樣也會令我很舒服...

成年人與孩子交友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個求舒服,一個求心安兒時的擇友觀成年人的擇友觀

雖然這些友誼能讓我們暫時享受陪伴的樂趣,但它實際上隻是一種膚淺的,粗略的友誼,它是一種經不起考驗的友誼。

記得在上國中時,我有一個當時我認為玩得非常要好的朋友,因為我們興趣愛好都基本相同,而且正好又是前後桌,所有我們表現得相當投緣,我們無論幹什麼都總要在一起。

但有一次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們産生了隔閡,從那以後關系慢慢疏遠,我們從最初的形影相随慢慢變成了誰都不理誰,還進入了冷戰的狀态。雖然最後和解了,但是關系還是不如從前了。

成年人與孩子交友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個求舒服,一個求心安兒時的擇友觀成年人的擇友觀

因為這件事我有一段時間還難受了好久,心裡一直覺得多麼要好的一個朋友,關系就這樣變淡了,真的太可惜了,可後來我才慢慢明白,小時候的好朋友其實多半都是我們不成熟的自以為是,因為一塊糖,一支畫筆,甚至一個悠悠球都有可能絕交,這樣的友誼真的不是純潔而是膚淺和粗鄙,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成年人的擇友觀</h1>

小的時候我們擇友一般隻需要考慮好不好玩,舒不舒服就可以了,哪天這個人惹你不開心了,你不跟他玩就可以了,其實那個時候的我們試錯成本極低,但是長大了就不一樣了,我們需要考慮的因素更複雜也更成熟。

1、保持初心,甯缺毋濫

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分化出這樣兩類人,他們一類人朋友滿天飛,搞房地産的,開電影院的,幹酒吧的,哪哪都是他的朋友,平時聚會喝酒大魚大肉随叫随到,但是關鍵時刻聯系他們卻總是不再服務區。

成年人與孩子交友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個求舒服,一個求心安兒時的擇友觀成年人的擇友觀

還有一類人,他們總是風塵仆仆,沉默寡言,生活中的朋友看上去好像也就那麼一兩個,但是每當關鍵時刻,比如生病,買房,買車他們的那些個朋友都能幫上忙。其實這就是朋友之間的選擇問題了,有些人選擇朋友的數量,有些人則選擇朋友的品質,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既然選擇了一方就要放棄另一方,顯然,品質永遠是要比數量重要的。

一個人孤獨總比交到朋友舒服,有句話說:所謂大人就要忍受孤獨,為什麼要忍受孤獨,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有限,而且朋友之間還會存在上當受騙的故事,這是從童年蛻變到大人的第一課,是以在沒有遇到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之前,我們最好還是提升自己,保持初心,甯缺毋濫。

成年人與孩子交友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個求舒服,一個求心安兒時的擇友觀成年人的擇友觀

2、攜手共進,積極陽光

想必大家都看過香港經典電影《古惑仔》,裡面的山雞和陳浩南可謂是被年輕一代人追崇的偶像友誼,他們一起打架,一起喝酒,一起泡吧...其實我們的青年們被誤導了,山雞和陳浩南的故事隻是小說漫畫裡的情節并不适應于現實社會。

如果兩個品行極差的人走到一起,他們隻會互相影響變得越來越差,越來越堕落,所謂的兩肋插刀的友情也隻是一時之勇。真正好的友誼,是兩個積極向上的人互相吸引,這樣的友情才能經得起時間和現實的考驗。

互相磨合,學會包容。成長是一個劇烈變化的階段,是以很多人會覺得失去好友是一個人成長必然會經曆的缺失,事實上并非如此,失去好友真正的原因是你沒長大,沒有學會朋友間的包容,更不懂得朋友間的磨合。

成年人與孩子交友之間最大的差別:一個求舒服,一個求心安兒時的擇友觀成年人的擇友觀

人會慢慢地長大,人也會越變越複雜,随着身邊環境的改變,我們的心理也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我們對朋友之間的友誼會變得更加的依賴和重視,一旦有一些暫時沒有滿足我的這些心理的情況出現我們就會覺得是他\她變了心。

其實他們隻是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長出了一些自己的一些棱角而已,隻要你與他們學會互相的磨合,了解并接納這些棱角,相信你們的友誼還是會繼續走下去,而且友誼會越來越堅固,

真正好的友情其實就像釀酒一樣,如果你隻是走馬觀花式的圖一個暫時的舒服那麼你将很難喝到味美醇厚的酒,要用心和時間去慢慢經營,最後才能品嘗到他真正美好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