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1976年,在修建南疆鐵路時,在新疆天山腹地的烏魯木齊縣南山礦區阿拉溝與魚兒溝地區發現85座古墓群,經考古研究,這些古墓群存在的時間是公元前5世紀,對應着華夏的戰國時期,古墓群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30号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的黃金制品。

其中有8塊虎紋金牌、4條虎紋金帶、1塊獅形金牌飾以及金珠、金花等大量的黃金制品,合計200多件,30号墓地也被稱為黃金古墓,這座古墓的黃金飾品數量是考古出土同類型古墓中最多的,墓地主人是一名美麗的女性。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阿拉溝古墓出土的獅形金牌飾

這片遺址推測是古代車師國的貴族墓地,因為遺址所在地就是古代車師國的大緻範圍,車師首次進入華夏視野是在西漢時期,是張骞出使西域後報告給漢武帝的,車師最初的名字不叫車師,而叫姑師。

《史記 大宛列傳》: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鹽澤去長安可五千裡。匈奴右方居鹽澤以東,至隴西長城,南接羌,鬲漢道焉。

這是《史記》中首次出現姑師的名字,也就是車師的前身,是和樓蘭一起說的,樓蘭和姑師的城鎮都有城郭,也就是有城牆和護城河,并且靠近鹽澤,鹽澤就是今天的羅布泊,還說鹽澤離長安大約有五千裡。匈奴的右邊正處在鹽澤以東,直到隴西長城,匈奴的南邊與羌人居住區相接,阻隔了通往漢朝的道路。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車師在西域的位置

《漢書 西域傳》: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從《漢書》的記載來看,車師的地理位置重要,當時從漢朝出玉門關、陽關到西域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是南路:從鄯善(西漢後期改名為樓蘭)沿着南山北面,順塔裡木河向西走可到莎車,再向西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可到大月氏、安息(今伊朗)。

第二條是北路:從車師前王廷沿着北山南面,順塔裡木河向西走可到疏勒,再向西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可到大宛(今烏茲别克斯坦)、康居、奄蔡(今烏茲别克斯坦大部和哈薩克斯坦西南部)。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古代絲綢之路

可見到東漢時期,姑師已經被改名為車師了,車師的都城在交河城,也就是今新疆吐魯番的西北,交河城的遺址今天還在,這是一座完全由土建成的城池,而且是向地下發展的城池,整個城池是從高聳的生土台地表面向下挖出來的,最深的地方有十多米深,1994年考古還發現了地下寺院和車師國貴族墓葬,出土過一批珍貴的文物,其中還有漢代的五铢錢。

據史書記載,交河城最早就是由車師人建立的,曆經兩千多年的風雨,其遺址仍然儲存下來,直到今天。從史書的記載來看,車師國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裡扼守絲綢之路的北道,東南邊是漢朝涼州的敦煌,南邊是樓蘭,西邊是焉耆,西北是烏孫,東北是匈奴,那麼車師人來自哪裡?

車師人一般被認為是吐火羅人,吐火羅人是原始印歐人種,是白種人的一支,是最早定居于中亞及新疆的民族之一,生活在中亞的帕米爾高原及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山、塔裡木盆地、吐魯番盆地等地,樓蘭人據說也是吐火羅人。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吐火羅人

從出土遺址來看,前文所講到的阿拉溝和魚兒溝遺址古墓中出土的58具骨骼經過檢測,絕大多數是歐羅巴人種,也就是白人,另外還有少量的蒙古利亞人種,也就是黃種人,還有少量的混血人種,也就是歐羅巴人種與蒙古利亞人種的混血人。

比如在離樓蘭不遠處的小河墓地發現了小河公主的幹屍,屍體清晰可見同時具備白人與黃種人的外貌特征,也就是混血人種,經過DNA測試,發現其父系基因屬于歐印人種,母系基因屬于北亞人種,車師就是緊靠樓蘭,是以兩國風格相似。

也就是說車師有白種人,也有黃種人,還有黃白混血人種,其最初可能是白種人的吐火羅人建立的,然後不斷與亞洲的黃種人融合,開始有了混血人,因為車師在當時所處的位置正是絲綢之路的要塞,這裡也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彙處,南來北往的人在這裡交流與融合。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樓蘭小河公主複原圖

由于直到漢朝,華夏才知道車師,在此之前,車師也許早就建立了,沒有沒有文字記載,沒人知道車師建立于何時,前文所說的阿拉溝與魚兒溝遺址存在時間是在戰國時期,很可能這時候車師已經存在,并一直不斷地演化與融合,直到漢朝才開始與華夏打交道,而車師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也就成為匈奴與漢朝争奪的要地,雙方在這裡經常發生戰争。

公元前108年,因為車師攻殺漢使,親近匈奴,漢武帝派出将軍趙破奴率軍數萬人攻打車師與樓蘭,征服了車師并且俘虜樓蘭王,車師與欄蘭均臣服于漢朝。公元前99年,車師再次歸屬匈奴,漢武帝派出攻打車師,匈奴右賢王率軍救援,漢軍失敗退回。

公元前90年,漢武帝大規模對匈奴用兵,主戰場在西域以北,漢将馬通經車師北上,并再次降服車師。漢昭帝時期,車師再次歸屬匈奴。公元前68年,漢宣帝派出鄭吉率領西域屯田兵及臣服漢朝的西域諸國兵力,一共萬餘人攻打車師國,再一次迫使車師投降漢朝。匈奴聽說後,派兵救援車師,但被漢軍擊退,車師王烏貴逃到了烏孫。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車師國都交河城遺址

車師就這樣一直在漢朝與匈奴之間左右搖擺,一會投靠匈奴,一會投靠漢朝,作為小國的車師來說,根本沒有選擇餘地,隻能選擇眼前的利益,哪方強大就投靠哪邊,但這樣反複投靠,實際上兩邊都得罪了。

公元62年,漢朝立車師前太子軍宿為車師王,而匈奴立兜莫為車師王,雙方互相對抗,就這樣車師國就一分為二,漢朝所立被稱為車師前國,其地在渠犁(今新疆庫爾勒市)一帶,後來又回到了交河城,匈奴所立被稱為車師後國,其地在塗谷(今新疆吉木薩爾縣)一帶。

車師本來就不強,還分成了兩個小政權,公元60年,漢朝在西域設定都護府,并徹底将匈奴勢力逐出了西域,就連匈奴負責西域的日逐王都投靠了漢朝,漢朝開始正式統治西域,還在車師前國設定了戊己校尉,并在車師前國國都附近屯田,屯田的目的一方面是為經過此地的漢使、漢軍提供糧食與補給,另一方面是監視處于戰略要地的車師及西域諸國。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吐火羅人活動區域

根據《漢書》的記載,車師後來又分裂出另外兩個小政權:車師都尉國和車師後城長國,車師都尉國人口隻有333人,軍隊84人,車師後城長國人口有960人,軍隊隻有260人,這根本不能稱為國,因為實在太小了。後來四個車師政權又演變為六個,合稱車師六國,分别是:車師前部、車師後部、東且彌、卑陸、蒲類、移支,這是後話了。

而車師前國人口有6050人,軍隊1865人,車師後國人口有4774人,軍隊1890人,就算是把這四個政權全部加在一起,車師在西域也隻能算一個中等偏下的小政權,可見車師力量一直就比較弱,隻能在漢朝與匈奴之間搖擺,能繼續在西域存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漢後,西域開始混亂起來,車師前後王在混亂中相繼被殺,并且投靠了匈奴,王莽晚期中原大亂,更加無力控制西域,漢朝設定在西域的都護府也被滅亡,西域各國也開始各自為政,直到漢光武帝劉秀重建立立了東漢後,車師前國、後國與樓蘭等國請漢朝恢複西域都護府,但是劉秀不同意。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漢朝與匈奴不斷争奪西域的戰争

此時,車師後國在匈奴的支援下吞并了附近的一些小政權,人口達到一萬五千餘人,軍隊達到三千多人,國力增加了差不多一倍左右,然而東漢并沒有忘記西域,直到漢明帝時期,公元73年,漢明帝派出四路大軍深入大漠攻打匈奴,為收複西域做準備。

第二年,漢明帝派出窦固、耿秉、班超、耿恭、關寵等人率軍進入西域,在蒲類海(今新疆巴裡坤湖)附近擊敗匈奴白山部後,攻打車師,車師前國與後國相繼投降,随後漢軍主力回國,任命耿恭、關寵為戊己校尉,耿恭駐守車師後國的金蒲城(今新疆奇台),關寵駐守車師前國的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而班超帶着36個人繼續向西域深處進發。

公元75年,北匈奴卷土重來,攻打耿恭與關寵,車師前國與後國再次投靠匈奴,并與匈奴一道攻打漢軍,關寵全軍覆沒,耿恭後來轉移了疏勒城堅守一年之久,而東漢的援軍則在第二年到達,耿恭被漢軍救援回國,到達玉門關時,耿恭及其手下隻剩下13個人活着,這就是東漢曆史上鼎鼎大名的十三壯士歸玉門的故事。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東漢重開都護府

此時在西域隻有班超和他的36個手下,班超在西域借力打力,憑借智慧、勇敢相繼征服了樓蘭、于阗、疏勒、龜茲、焉耆等國,并且重開西域都護府,車師也再次臣服東漢。公元90年,窦憲率軍大破北匈奴,創下了燕然勒石的戰功,此舉令西域震動,車師前國與後國均派出王子到漢朝當人質。

就這樣,車師在漢朝與匈奴的拉鋸戰中如牆頭草一般,哪邊強就投靠哪一邊,直到逐漸滅亡,公元450年,相當于華夏的南北朝時期,匈奴圍困車師達8年之久,車師王棄城逃走,從此車師二字就消失了,其地被并入高昌,車師在華夏的曆史上也就消失了。

車師滅亡的主要原因還是國力弱小,其鼎盛時期的人口也不過萬餘人,軍隊不過三千人,這點人對于漢朝或者匈奴來說,都是極其弱小的,這也讓車師選擇了牆頭草的政策,這也是小國生存的無奈,而大國隻要想滅亡車師,也是很容易的。

車師人來自哪裡,其政權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滅亡的,一文說清楚

車師消失在戰争中,隻留下遺址

之是以車師能在曆史上存在近千年,那是因為當時西域的政治環境如此,不以滅國為目的,無論是漢朝還是匈奴,起初都不想滅亡車師,隻想讓車師臣服于自己,漢朝與匈奴對西域的管理,都是在當地設定都護府來監管的,如果滅亡了這些政權,會引發西域的群體恐慌,并把諸國推向自己的敵人。

車師的滅亡是在中原政權無暇顧及之下發生的,南北朝時期,西域的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彼此各自為政,兼并戰争也一直持續,而車師的滅亡也不過是其他的政權取代了車師而已,如同中原政權的改朝換代一樣,相同的是,車師的城池及土地一直儲存了下來,不同的是,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可能換了好幾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