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今年的主題是“承諾戒煙,共享無煙環境”。
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釋出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中顯示,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2018年,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26.6%,其中男性吸煙率為50.5%。我國每年100多萬人因煙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動,預計到2030年将增至每年200萬人,到2050年增至每年300萬人。與2012年原衛生部釋出的舊版報告相比,這次報告新增加了電子煙的健康危害章節。

近年來,除了普通煙草外,電子煙憑借能幫助戒煙、危害更小的宣傳口号一下風靡了市場,各大商場、地鐵商鋪乃至路邊小店中,電子煙門店或櫃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前段時間,南京 9 名大學生吸食網購電子煙後,因出現頭暈心慌、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等症狀而入院搶救的新聞就曾引起大家的關注。在一些青少年那裡,抽電子煙還俨然成為彰顯時尚、釋放個性的象征。
在我國,電子煙的使用呈明顯增長趨勢,使用電子煙可能緻人更容易使用卷煙,這一現象在青少年中尤為明顯
《2015中國成人煙草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電子煙的使用率僅為0.5%,且絕大部分是偶然使用。
《2018中國成人煙草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電子煙的使用率已經上升到0.9%,使用電子煙的人數約為1035萬,其中年輕人使用比例相對較高,15~24歲年齡組為1.5%,在所有年齡段中是最高的。
《2019中國中學生煙草調查》顯示,國中學生的電子煙使用率為2.7%,普通高中學生為2.2%,職業學校學生為4.5%。
一項納入91051名青少年的Meta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後成為卷煙使用者的風險是從不使用電子煙者的2.21倍。電子煙除了會吸引青少年使用卷煙外,本身亦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不良影響。2016年《美國衛生總監報告》中關于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的報告顯示,電子煙中的尼古丁會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青春期使用會對青少年的注意力、學習、情緒波動和沖動控制産生影響。
電子煙并非無毒無害,長期吸食會對健康産生危害!
電子煙中多含有成瘾物質尼古丁。青少年接觸尼古丁可能影響大腦發育,導緻學習障礙和焦慮症。由于電子煙産品魚龍混雜,生産缺乏監管,很多電子煙的實際尼古丁含量要遠超标簽含量,對人體的危害難以預料。
電子煙加熱後釋放的氣溶膠可産生甲醛、煙堿、亞硝胺、苯等緻癌物,且随着電子煙的功率和霧化溫度增加,緻癌物質的釋放量成倍增長。
電子煙的煙霧中存在數十種重金屬,以鎳和鉻含量最多。
電子煙中的調味劑加熱後可增加自由基的釋放量;氣溶膠裡的2,3-丁二酮可加重呼吸道發炎,嚴重時還可堵塞所有小氣道,形成“爆米花肺”。
吸食電子煙可能造成急性肺損傷、急性嗜酸性粒細胞肺炎、彌漫性肺泡出血、過敏性肺炎、機化性肺炎、類脂質性肺炎和嚴重哮喘等多種疾病。
大多數使用電子煙戒煙的成年人,并不會停止吸煙,而是繼續同時使用電子煙和抽卷煙,會出現兩種或多種煙草産品導緻的健康危害疊加。
一項在北京居民中進行的電子煙調查結果顯示:34.7%的吸煙者使用電子煙後,出現咽喉刺激或咳嗽、口幹、惡心等不良反應。
電子煙的“香味”和包裝上的卡通圖案亦會增加兒童誤食電子煙煙液的可能。
《iScience》刊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電子煙中的化學物會破壞腸道屏障,并引發體内發炎,進而可能導緻各種健康問題。
很多人把電子煙當成“戒煙神器”,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目前為止,沒有明确證據證明電子煙能夠幫助戒煙,WHO不建議将電子煙作為輔助戒煙工具。而美國疾控中心則明确警告:電子煙含有尼古丁等多種有害物質,使用電子煙不僅有害,吸食過量可緻死,而且吸食電子煙的人,将來還會更有可能吸食卷煙,成為新煙民。
是以,電子煙無助于戒煙,戒煙需要科學的方法!
圖檔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