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洋河股份投資虧損1.6億,未到期資金重倉恒大、寶能

作者:王曉搞笑短視訊

文|張可心

編輯|楊潔

10月26日晚,洋河股份釋出2021年第三季度财務報告,資料顯示,報告期内公司實作營業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1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5.51億元,同比下降13.1%。受此消息影響,10月27日洋河股份開盤即陰跌1.5%,最後收盤時跌幅有所收窄,收于179.39元/股,總跌幅0.58%。

有細心的投資者在雪球上為洋河股份“打抱不平”稱,雖然其第三季度内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下滑嚴重,但扣非淨利潤卻表現強勁。資料顯示,洋河股份報告期内扣非淨利潤為16.8億元,同比增長23%。一位投資者向AI财經社表示,在其看來,這說明“公司經過近兩年管道調整,複蘇迹象已經非常明顯。這次淨利潤下滑隻是因為投資失利,主業還是明顯向好的”。

但也有投資者對此持不同态度。據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資料,報告期内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于1.6億元的投資虧損。對于洋河股份近年來大手筆的投資舉動,在今年初公司的一次投資者調研活動中,有投資者便公開提出:“貴公司拿出過百億元進行理财,是否有較詳細的使用計劃和預期收入?因為計入當期損益的理财收益會大幅影響當期利潤,造成股價不确定性增強,作為小股東都不敢投資了。”

10月28-29日,洋河股份股價略有回升,最新股價收于186.18元/股,較27日收盤整體上漲3.8%。

洋河股份投資虧損1.6億,未到期資金重倉恒大、寶能

“白酒圈理财大佬”

有持續跟蹤洋河股份投資情況的投資者表示,洋河股份三季度的投資虧損,主要源于其對中銀證券的投資。

2020年2月26日,中銀證券發行上市,洋河股份合計持有7894.78萬股。今年第三季度,中銀證券的股價從6月30日的20.59元跌至9月30日的15.02元。是以,僅中銀證券一項投資就給洋河股份在第三季度帶來超4億元的虧損。公司這一季度的淨利潤則同比下滑13%。

高端白酒企業基于可觀的毛利率及營收規模,被業界比喻為“印鈔機”。賺錢之後,不少公司往往也把投資作為另一條“生财之道”。但比起茅台、五糧液、泸州老窖等企業來,洋河股份是白酒圈内更為著名的“投資大佬”,因為其不僅敢于大手筆投資,也有着不錯的投資收益記錄。是以,不少業内人士都曾稱,洋河股份戀上了“錢生錢”的遊戲。

在2017年,洋河股份曾拿出了總計155億元進行委托理财,僅有17.3億元存于銀行。2017年公司财報資料顯示,這155億元委托理财的資金中,有72億元用于購買銀行理财産品,68億元投入信托理财産品,其餘部分則用于投入券商和其他類别理财産品。

彼時,洋河股份的投資風格還相對穩健。到了2019年,洋河股份“膽子”更大了,購買理财産品時也更加偏重于信托理财産品。

2019年,洋河股份總計投入185億元進行委托理财,其中信托理财産品投入104億元,占比56%;而同期其投入銀行理财産品的總金額為79億元。至2020年,洋河股份總計投入的160億元委托理财金中,信托理财産品占比更是進一步提高至76%,總投入121億元,僅有39億元投向銀行理财産品。在這一年,就有投資者發出疑問,表達對公司買入過多信托産品下,可能存在的财務爆雷隐患。

此前,洋河股份所投資的産品無一爆雷,所有本金均如期收回,洋河股份也沒少嘗到投資的甜頭。如2020年,洋河股份正處于管道調整以及疫情影響的雙重壓力下,公司全年營收211億元,同比減少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卻仍能保持1.35%的微漲,就主要歸功于當年近24億元的投資收益。這些收益中絕大部分源于交易性金融資産,和2019年的10億元收益相比,增長明顯。但若去除該部分影響,洋河股份全年扣非淨利潤隻有56.5億元,同比減少14%。

但是投資場上沒有常勝将軍。在今年第三季度,洋河股份便不小心“栽了個跟頭”,也引發了更多投資者的擔憂。

重倉恒大、寶能

“扣非淨利潤增長明顯是不錯,業績複蘇這個說法也能夠得到認同。但即便投資收益不屬于經營主業,但總不能過去吃紅利的時候我們一味歡天喜地,現在投資失利的時候又假裝看不見,刨除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吧?”有投資者向AI财經社表示,“更何況自去年開始,洋河股份持有的信托産品中不少涉及恒大、寶能等,更加令人擔憂。”

據洋河股份2020年财報顯示,公司購買了不少地産信托産品,其中恒大相關的11個,寶能相關的2個,還包括萬達、融創等總計42個信托産品,總金額約50億元。具體來看,11個恒大相關的信托産品購買總金額高達14.6億元,涉及地産項目分布在蘇州、成都、貴陽、徐州等地;其中,參考年化收益率最高的達到了8.4%。

此前,恒大債務緊張之時,史玉柱便曾在微網誌公開表示過,“地産商出事,對銀行傷害并不大,損失最大的是買地産商發行的理财和信托産品的投資人”。目前,洋河股份還有4個恒大相關信托産品未到期。

洋河股份近年來所持有的信托産品,主要來自于中源信托、中航信托以及民生信托三家,而這三家在2020年和2021年均傳出過“踩雷”的消息。

洋河股份投資虧損1.6億,未到期資金重倉恒大、寶能

今年8月,洋河股份還頗為令人意外地參與了一場“明星”投資。8月5日,洋河股份釋出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江蘇洋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河投資”)以自有資金12.8億元,受讓民生信托持有的上海雲鋒新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雲鋒新呈”)10%份額,成為雲鋒新呈的有限合夥人。

雲鋒新呈成立于2016年2月,基金管理人為上海雲鋒新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鋒創投”)。值得一提的是,雲鋒新呈可謂“衆星雲集”,有限合夥人中包括史玉柱控制的巨人投資、美的集團掌門人方洪波、劉永好控制的新希望投資集團以及蘇甯集團等。據公開報道,雲鋒新呈位列螞蟻集團投資人之列,一衆公司大多通過包括雲鋒新呈在内的雲鋒系列基金,投資螞蟻集團。

對于該筆投資,洋河股份表示,雲鋒創投乃國内一流投資機構,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人民币,專注于新經濟行業,重點布局網際網路、科技、物流和醫療健康等領域;且目前雲鋒新呈已進入管理退出期,底層資産明确清晰,其投資的小鵬汽車、光雲科技等項目均已上市并實作了較為理想的投資回報預期,其餘項目也有明确的投後管理和退出政策。

12.8億元受讓民生信托過去10億元的份額,僅28%的溢價率讓外界對洋河股份刮目相看。而頗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筆交易完成不久後,洋河股份轉身斥巨資從泛海系手中拿下不少民生信托的股份,成為了盧志強的白衣騎士。8月10日,據北京銀保監局官網,已準許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民生信托5.9455%股權轉讓至洋河股份。一旦交易完成,洋河股份将成為民生信托第四大股東。

2021年,民生信托曾出現兌付問題。在今年7月中旬與投資者的溝通會上,民生信托表明已出現227億元兌付缺口,其中逾60億元難以回收。引入洋河股份,民生信托看來是有意借其提振市場信心。但不少投資者擔心的是,洋河股份為什麼明明知道民生信托頻頻風控出現問題,卻還義無反顧跳入這個“坑”?

今年以來,洋河股份可謂資本市場“最慘白酒股”,其霸占多年的“白酒市值老三”的名次被泸州老窖以及山西汾酒超過。公司股價也自今年初達到265.6元的高點後,一路下滑,截至10月29日僅報收186.18元,總市值2806億元,落後山西汾酒近千億元市值。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